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止血时间及预后效果的影响

2018-07-17张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干预

张军

【摘要】目的:探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对患者止血时间和预后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资料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止血时间以及预后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阴道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出现贫血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止血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干预;止血时间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95-01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紊乱引起,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紊乱以及不规则阴道流血等,存在病程时间较长以及危害大的临床特征,目前临床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同时,为了降低止血时间,改善预后,会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饮食控制、药物指导和跟踪随访等,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1]。本文回顾性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资料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止血时间以及预后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资料50例患者全部接受入院常规检查,表现为月经量过大、过少、贫血以及经期异常现象,50例患者全部排除外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和全身性脏器功能障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中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1岁,平均372±63岁,25例患者中属于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生育期功能性子宫出血7例,更年期性子宫出血13例;对照组患者中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1岁,平均374±62岁,25例患者中属于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例,生育期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更年期性子宫出血14例。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每天大便之后采取温水清洗外阴部,保证个人卫生,防止出现感染;确保护理各个环节遵守无菌操作,按时进行开窗通风,对于病区卫生进行认真打扫,给予患者舒适并且整洁住院环境;根据患者实际临床表现与体征变化给予观察,倘若出现发热和腹部疼痛等不适现象,需要马上汇报医生采取处理对策。

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因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需要接受性激素类药物治疗,此药物非常特殊,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方法以及应用时间,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在进行药物发放之后,当场监督患者服下,当停药之后,需要观察是否存在阴道出血以及出血特点,性激素会引发患者产生呕吐和乏力等不良反应,此时需要给予患者维生素口服治疗,缓解不适,针对症状严重患者,需要及时汇报医生采取处理对策;因为患者对于疾病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当身体出现不适感,会使患者出现恐惧、消极、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引发失血性休克,护理人员对此需要告知患者功能性子宫出血产生因素、治疗方案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认知程度,可以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食用能够改善贫血症状的食物,包括动物肝脏与豆制品,严禁使用酸辣冷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增强患者免疫力,避免长时间子宫出血,加重贫血症状[2]。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止血时间以及预后效果。

14统计学处理根据SPSS150统计软件开展计算,其中所得P值决定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患者阴道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出现贫血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在妇科疾病发病率中占15%左右,长时间出血会引发休克,倘若没有及时为患者开展止血措施,严重者会危及到生命安全,功能性子宫出血严重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工作与生活[3]。在女性第一次月经直到更年期闭经时间内会具有功能性子宫出血风险,经期不规律和月经异常属于主要表现症状,给予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常规护理,知识为其开展简单的用药指导、观察病情以及监测体征,没有在整体上为患者的心灵与身体提供呵护,护理方法单一,效果不佳。由于现在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不断提升,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不但需要关注患者病情,还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层面,使患者感受到舒适,改善其生活质量与预后效果[4]。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回顾性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资料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止血时间以及预后效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阴道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出现贫血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由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会存在不安以及焦虑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保持有效焦虑,舒缓其情绪,为患者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介绍药物的治疗效果、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会引发的不良反应等情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止血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谢永香.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1):227-227

[2]贡月琴.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干预对缩短止血时间及改善预后的作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4):89-90

[3]隋春菊.护理干预对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并发负性心理情绪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242-243

[4]樊娟娟,王新玲,乔江玲,等.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价值初评[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21):196,198

猜你喜欢

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干预
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FSH、LH、E2浓度的影响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研究
妈富隆联合归脾丸、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
妈富隆联合归脾丸、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