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

2016-03-17李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疗效护理

李玲

【摘要】 目的 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4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 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止血时间、贫血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不同程度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 可有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 降低贫血几率,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161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为功血, 是由神经功能引起内分泌失调而引发的病症, 是女性常见病;病发时期可在青春期、正值生育年龄或围绝经期;病发后患者会出现子宫出血、经期量大、出血时间长或伴有贫血、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1]。临床在采取相应治疗的同时, 为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 对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显著。本文就本院4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对比和探讨, 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42例, 均经相关检查后确诊, 排除心肝肾功能重症损伤、妊娠或哺乳期等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9~45岁, 平均年龄(32.17±13.43)岁, 病程3个月~3年, 平均病程(1.70±0.51)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0~44岁, 平均年龄(31.75±12.56)岁, 病程2个月~3年, 平均病程(1.61±0.42)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在便后及时清洗外阴部, 保持其干燥清洁, 避免发生感染;同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勤更换并清洗床单被罩及个人衣物, 加强卫生注意, 防止皮肤感染并提高阴部的卫生。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 在注意个人卫生清洁的同时, 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和饮食护理。具体如下。

1. 2. 1 心理护理 患病后患者会出现焦虑、害怕或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 护理人员需耐心、友善的与患者进行沟通, 通过详细了解采取对症心理疏导方法进行劝导;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给予相应的疾病知识讲解, 如病发因素、治疗方法及护理效果等, 尽量减少其疑虑;不断鼓励患者要有信心, 并告知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对病情的恢复有较大帮助, 从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

1. 2. 2 用药指导 临床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多以性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说明需控制剂量及用药次数, 因此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要遵医嘱按时用药, 不能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作用, 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不良状况;用药后需定时检查患者的情况, 对出现严重呕吐或乏力等情况需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1. 2. 3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子宫出现不规则长期出血,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 所以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肠胃消化能力, 给予对应性指导, 并告知患者应以高蛋白、高热量、含铁元素高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 以清淡饮食为宜, 可进一步缓解其贫血症状, 还应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强或生冷、凉的食物。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贫血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本院自制调查量表, 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止血时间和贫血程度比较 对照组止血时间为(9.05±3.15)d;轻度贫血10例(47.62%), 中度贫血5例(23.81%)。观察组止血时间为(5.02±1.35)d;轻度贫血3例(14.29%), 中度贫血1例(4.76%)。观察组止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不同程度贫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对护理非常满意5例, 基本满意11例, 不满意5例, 满意度为76.19%;观察组对护理非常满意13例, 基本满意7例, 不满意1例, 满意度为95.24%;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妇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临床症状就是子宫不规则出血, 因而造成患者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乏力或食欲不振等症状, 影响正常生活状态。引起女性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原因主要根患者病发年龄段有关, 青春期病发主要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成熟有关, 围绝经期病发则与卵巢功能自行退变有关[3]。临床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性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但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42例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 结果采用综合护理的止血时间、贫血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者, 说明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可行性。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 加强其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 从而保持乐观心态积极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 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减短出血时间[4];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有效提高患者机体营养供应, 缓解贫血状况。

综上所述, 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可有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 降低贫血几率,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改平.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探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21):98-99.

[2] 李京肖.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 10(10):593.

[3] 李萍, 李家玟. 5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吉林医学, 2015, 36(2):328-329.

[4] 闫晓凡.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9):170.

[收稿日期:2015-10-21]

猜你喜欢

疗效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