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作业批改方式的转变
2018-07-16孙迪娜
孙迪娜
摘 要:纵观学生作业万象,批改标记五花八门,订正若有若无,批改错误时有发现。认为教师作业的批改对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消化、学生独立学习与工作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做到既能达到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真正使学生在课堂内外获得可持续发展呢?考阅大量资料,结合作业批改经历进行浅谈。
关键词:作业定义;课堂作业;批改主体;批改方式
作业是学生为完成学习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两种。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与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与习惯,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业的批改方式是很有讲究的,纵观周围老师的批改方式,无一例外基本都是:优、良、差,顶多字写得好的学生再加☆;对的打√,错的打×。笔者刚进入教师队伍时,也是如此。下面先看笔者刚开始的作业批改及身边教师批改作业案例:
片段一:
四年级学生:第一单元词语抄写,学生每个生字抄四遍。总共大概50个,学生完成时间估计15分钟。
老师:每本打一个√,并根据字迹的好差写上优、良、差。教师批改时间1分钟。
片段二:
一年级学生:抄写拼音10个,每个拼音两排,学生完成时间估计20分钟。
老师:每个本子打一个√,并根据字迹的好差写上优、良、差。教师批改时间1分钟。
片段三:
五年级学生:课堂上完成一篇作文,第一次用时40分钟,第二次修改用时20分钟。
教师:每本批改3分钟,整个班级第一次批改完成至少用1个半小时。第二次批改至少用1个半小时。
片段四:
六年级学生:课堂作业本作业,课内完成时间二十分钟。
教师:课后每本批改对的打√,错的打×。单独订正,时间不一。
上述片段中,明显可以看出,学生课业负担重,教师批改量大,批改方式单一,学生作业反馈不及时,机械作业,毫无效果。为此,笔者综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从批改主体、批改过程、作业展示这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批改主体——多样化
在传统观念中,批改作业的主体只能是教师,学生是不能“染指”这项工作的,而家长更不可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但是教师、学生、家长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关系,要使三者之间紧密相连,就得改变他们之间的传统关系。
1.教师指导批改
教师指导学生批改作业,是在学生批改之前,教师统一批改符号,怎样写评语,怎样给分数,怎样分等级等,教师根据不同的题型,不同的年级,用不同方法、不同形式,灵活进行指导。
2.学生批改并修正
学生的批改可分为自改、同桌互改、小组互改等形式。在批改中,根据学生各方面水平的高低,进行好差结合、男女结合,确保各组实力均衡。保证作业批改的质量。同时发挥学生之间的“传、帮、带”的作用。特别是听写、抄写作业,通过互相批改、自改,使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更加牢固。而学生在互批作文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家长批改
低年级学生的作业往往是口头作业,如何落实检查呢?就需要家长的批改,如读拼音,读课文,家长在旁边听着,根据孩子读的情况,进行等级评分或写上评语,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积极性,并和教师进行潜在的沟通。
二、批改过程——公平化
在学生互相批改的过程中,没有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分别,采用统一的批改标准,每个学生都是小老师,所以学生个个都特别认真和自豪,充分享受做小老师的乐趣。并且这种乐趣一直延伸到做作业的快乐中去,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作业展示——丰富多彩
传统的作业经老师批改后发回学生手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打分或者等级或者评语看好就不会在意,即使自己的作业非常优秀。那么如何发挥学习中的“裙带”作用呢?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案例1:把书写非常端正漂亮的抄写作业经过复印后贴在展示栏上。
案例2:把课堂作业中全部正确的作业经过复印后贴在展示栏上。
案例3:听写作业全部正确的学生名单以红榜形式进行张贴表扬。
通过这些作业展示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作业比先前写得更认真了,學生中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好风气。
通过改变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主动性,使每个成员都能在多维的深层次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相互感染,无拘无束地表达看法,提出优点,指出不足,不断地修正,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身的价值,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的效果,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课标要求,这也是我们教师所希望的,让我们一起来尝试吧!
参考文献:
[1]郑利霞.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生评价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21):3-4.
[2]邢松奎.浅谈语文作业批改中评语的妙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236.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