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夜读”播音处理方式

2018-07-16龙玲

科技传播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处理方式新媒体

龙玲

摘 要 随着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新媒体的兴起,“夜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播音方式,已渗透在中华这块广袤的大地上,上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下至各自媒体,以其亲切自然贴地气的播音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笔者作为一名基层广电旗下的新媒体工作者,以亲身经历浅述一下“夜读”这种新型播音方式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新媒体;夜读;处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3-0057-02

1 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2 汉寿县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

汉寿县广播电视台于2012年9月26日开通“好朋友9·26电台”、红网汉寿县分站,2014年开办“汉寿广电”公众微信号,2015年开办“汉寿微政务”公众微信号,2016年开办“掌上汉寿手机台”(即手机客户端,也称手机App)。至此,汉寿县广播电视台这个兼具电视、广播、新闻网、公众微信号、手机App多种媒体平台,新老媒体兼具的融媒体初具规模。

汉寿县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成立于2017年元月,囊括了红网汉寿分站(汉寿新闻网)、红网汉寿手机报、掌上汉寿手机台和微政务公众微信号等新媒体。“夜读”是掌上汉寿手机台的一个板块栏目。

3 夜读

3.1 概念

“夜读”,是新媒体出现后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栏目,顾名思义是在夜晚发布的栏目,可以是诗歌、散文、故事……当受众认可后,还可以延伸为可以互动的情感类谈话栏目。一般发布时间是在晚上八点至十点左右。

3.2 汉寿新媒体之“夜读”的产生

新媒体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不少县市也开办了掌上App。如何在传统媒体“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基础上,更好、更活地做好宣传,让受众接受新媒体、离不开新媒体?

在新媒体成立初期,笔者就在台里组织的“如何做好新媒体之我见”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开辟“夜读”栏目,吸引汉寿本土各大家参与合作,把它做成掌上汉寿手机台的品牌栏目。

3.3 关于“夜读”的探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发布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18至29周岁群体的手机阅读接触率最高,达到89.6%。

“喜马拉雅FM”“蜻蜓听书”“懒人听书”……近两年,一批可以听书的软件在移动客户端大量涌现,这种解放双眼的阅读方式吸引了不少人,很多年轻人从“边走边看”的“低头族”转变成“边走边听”的“听书族”。

与单纯借助声音的有声书相比,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作为一种新媒体则具有更多元的阅读功能。结合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形式的推送文章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多维感官享受,深受年轻人的追捧。

对于文化人来说,夜读是一件充满趣味的事情,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凿壁偷光、囊萤以照的记载,这些都讲的是我国古代文人夜读的事情。夜读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怀,是每个人在跟自己对话的过程,通过跟自己的对话,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通过独立思考,得到更多新的思考。

而城市跟乡村的夜读又有所不同。乡村的夜,十分的静谧,不是说没有一丝声音,而是强调除了自然的声音外没有其他声音的打扰。黄昏开始后的紧密,让人不自觉地进入到了读书的氛围,通过跟自己的对话,通过对优秀文化的阅读,吸收到其他人的优秀思想、文化精髓。古代描写夜的文章和诗集有很多,都是在万籁俱静的夜晚,通过对周围的环境、事物的描写抒发作者自身的思绪。而城市的夜读,或是在房间靠近窗户的位置,一本書,一盏灯。远离了白天城市的喧嚣,远离了周围嘈杂的一切,跟自己的心灵交流,通过夜读,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得到提升。

文化这一个词语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涵,但我们现在所说的广播栏目传播的文化,是指以我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为主方面的文化。比如这几年热播的《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栏目就是在通过节目的宣传,充分的展示我国优秀文化内涵,把过去的优秀文化通过新的角度的解释,富裕文化现实意义。在我国中央的相关文件中也对广电文化的传播提出相关要求:要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向大众传播,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引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这一文件的提出为我国广播电台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广电发展奠定了文化基调,注入了新的活力,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

4 “夜读”的播音处理方式

笔者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摸索,借鉴当前做得好的“喜马拉雅FM”“蜻蜓FM”“蜻蜓听书”“懒人听书”等平台的做法,根据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研究适合人们收听“夜读”这个时间段的声音处理方法。

4.1 “夜读”之播音基调定位

笔者认为,因“夜读”发布时间的特殊性——晚8点至10点。这个时间段是人们放松心情、昏昏欲睡的时候,这时候需要听到的是贴耳、亲切的声音。因此,“夜读”的播音方式的处理应该是一种介于播音与聊天之间的新型播报方式,不能像播报新闻、录制专题一样权威大气、中规中矩,也不能像聊天一样懒懒散散,要贴耳、亲切、亲和。

4.2 根据“夜读”的需要调整播音处理方式

因笔者音色较亮,平时说话分贝较高(不熟悉的人接听电话时还以为是20多岁的小女孩)。笔者认为这样的声音只能使人兴奋,不能满足“夜读”的需要。为了满足栏目需要,笔者在录制时,改变了平时的说话习惯,发声位置靠后,声音基调降低,这样,声音就圆润柔和了不少。

在语速的掌控上,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录制文章的类型和需要来调控,比如说描写欢快的情绪语速就要适当加快、音调适当提高,描写沉痛的情绪语速则需适当放慢、音调适当降低……

“夜读”文章中还会有人物对话,要求播音员有把控人物角色的能力,恰如其分地诠释。比如说孩子说话一般是欢快的、声音是稚嫩的,需要发声靠前、喉咙略挤、音调略高,老人说话一般比较沉稳,需要降低音调、声音靠后、靠下……

“夜读”作为新媒体旗下的一种新型播读方式,已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如何吸引年轻人的方面,要从年轻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他们的关注点、喜好入手。在“夜读”内容中加入年轻人喜欢的因素,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收听“夜读”。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仅看重文章的具体内容,主播人员的语言技巧、讲话风格等方面也是他们会重点关注的点。在夜读的内容中加入新元素,并通过对播音员的培训,学习幽默、风趣的语言技巧,提高整个节目的质量。

5 汉寿县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夜读”之影响力

汉寿县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中心建成仅仅一年多,“夜读”所属的“掌上汉寿手机台”上线也仅仅一年多时间。从“夜读”栏目搭建初期的茫然迷惑、四处取经,到现在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的路子,过程有点坎坷,但可喜的是,目前已收获到了一些好的反馈。

“掌上汉寿手机台”上线仪式上,汉寿县委书记杨昶对汉寿县广播电视台台长黄建平说:“我想听听我们本土播音员的夜读”,当他听了笔者的夜读后,连声说:“不错不错,以后还可以多读些具有汉寿特色的诗歌散文……”

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看到了汉寿县作协主席曾宪红发表的一篇散文《那腊月,那新年》,很喜欢,征求他同意后录成夜读,并在夜读发布当晚转发给他,那天是正月初九,他在老家正和几个亲戚朋友叙旧,在手机上点开笔者的夜读,听完后立马给笔者发信息:“我旁边的亲戚朋友都说这个女的读得好,我都听出眼泪来了!这篇文章,几个市里的播音員也读了的,我觉得都没读出你这个感觉!这正是我要的感觉!”

一次在台里的食堂吃午饭,总编室副主任曹雅玲凑过来笑嘻嘻地对笔者说:“玲姐,你可不可以多录一些童话故事,我女儿说这个姨妈的声音好好听、讲的故事好好听!”

6 结论

“夜读”兴起的时间还不长,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实践。笔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以贴耳、亲切、亲和的声音,探索、尝试更多的播音处理方式,温暖受众的耳朵,陪伴受众度过漫漫长夜。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陈秀云.变化中的传媒与文化[J].青年记者,2009(5):23-24.

[2]魏晓莉.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J].新闻爱好者,2016(10):33-36.

[3]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6-69.

猜你喜欢

处理方式新媒体
EPON网络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研究
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探讨
电动汽车充换电业务涉税问题研究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根部的不同处理方式
谈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常见的缺陷及处理方法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