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16王卫兵

运动 2018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心理学教师应

王卫兵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运动心理学是研究人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运动心理学可给体育训练提供科学指导,有效避免训练中不良心理的出现,使体育训练更有针对性,体育训练效率进一步提升。因此,如何在体育训练中应用运动心理学知识,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关注,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鉴于此,高校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给体育学习造成的影响,注重运用运动心理学知识,指引相关的体育教学活动。

1 高校体育中应用运动心理学的可行性及重要性

1.1 高校体育中应用运动心理学的可行性

大学生年龄在19~24岁左右,骨骼、肌肉发育已达到成人水平,能够经受起激烈的体育训练。同时,大学生的心理逐渐趋于成熟,能够理性分析别人意见,训练过程中可很好地接受教师的心理指导。另外,高校教师对学生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越来越重视,且具备一定的运动心理学理论知识,可根据学生表现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综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知识具有可行性。

1.2 高校体育中应用运动心理学的重要性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运动心理学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1)体育教学的需要。众所周知,心理状态不仅影响人们的情绪,而且会影响体育训练效果,因此,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高校体育教师除讲解体育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良好心理的培养,能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训练中。(2)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体育训练或竞技比赛中,容易出现畏难、嫉妒、自卑等不良心理,教师及时运用运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疏导,使学生正确看待日常的训练、比赛成绩,以积极的心态参加训练,以平常心面对比赛结果,可促进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3)提升学生意志力。高校体育教学中,部分运动项目,如田径,对学生的忍耐力、意志等要求较高,教师运用运动学心理知识,给予学生积极鼓励,可提高学生意志力,在体育训练中不畏艰难,战胜自我。

2 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运动心理学知识时,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教学研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运动心理学相关理论渗透至教学过程中。研究发现,在体育训练中,注重放松训练、思维控制、自我调节、心理演练等方面的应用,可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2.1 放松训练法的应用

众所周知,高校体育训练中学生的肌肉、心理较为紧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给学生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避免学生出现不良情绪,训练间隙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放松训练。例如,要求学生做深呼吸,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放到呼吸上,静心感受呼吸动作,使学生逐渐忘却训练中的紧张感。实践表明,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放松训练法,不仅缓解紧张的训练氛围,而且可使学生的身体得到放松,使学生的体力、精力及时恢复,消除训练的疲劳感,更加专心地投入下一个阶段的训练中。

2.2 思维控制法的应用

思维控制法是一种主观控制不良心理的方法。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控制法,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使其更好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中。一方面,传授克服消极思想的方法。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传授一定的方法,提升学生控制消极思想的能力,如有消极思想出现时可给予自身积极的暗示,或回忆一些美好的事情,转移注意力,避免消极思想的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注重积极情绪的培养。体育训练中,教师讲解积极情绪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在训练中看到自身的优点,树立训练的自信心。

2.3 自我调节法的应用

高校体育训练中,提升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可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以健康、乐观的态度对待体育训练。一方面,当学生在训练中难以坚持,出现不良心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想训练中的精彩瞬间,或体育比赛获胜时的心理等,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训练中的乐趣,逐渐克服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总结自我调节经验。当训练较为劳累,出现不良心理时,教师可建议学生听听轻音乐,观看一些搞笑的视频等,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另外,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实际,休息期间要求学生讲解一些笑话等。

2.4 心理演练法的应用

心理演练法在调节学生不良心理上效果显著,因此,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心理演练法的应用。在学生参加训练或比赛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先进行放松,想象一下将要进入训练或比赛的画面,通过想象,让自己置身于训练或比赛的场景中。在第二个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放松,而后想象训练或比赛的画面,再放松继续现象,反复地进行多次。另外,为获得良好的心理演练效果,体育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如为即将举行的运动会做准备,要求学生每天进行1次心理演练,使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紧张感。

3 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注意事项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运动心理学时,为获得预期的效果,需要教师长久地坚持,并做好教学总结,准确把握应用运动心理学的注意事项。

3.1 加强运动心理学知识学习

运动心理学属于心理学范畴,专业内容较多且较为抽象,为将其更好地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熟练运动心理学知识是基础要求,因此,教师应加强运动心理学知识学习。一方面,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关学习资源,加强自主学习,不断丰富运动心理学专业知识,如注重上网查询运动心理学理论知识或订阅相关的期刊、杂志等,同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寻找运动学心理知识与相关教学环节的契合点,将其巧妙地融入体育教学中;另一方面,积极向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请教,学习运用运动心理学知识的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3.2 制订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

为充分发挥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应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一方面,从整体上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分析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容易出现的负面情绪、不良心理,结合运动心理学知识,详细制订不同阶段的教学计划,指导体育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另一方面,为保证体育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教学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尤其使用运动心理学知识疏导学生不良心理时,教师应掌握疏导方法的具体应用步骤,充分把握各步骤的重点内容。

3.3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运动心理学知识,为获得预期效果应注重一定的技巧,尤其应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学习的新鲜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训练。一方面,体育教师可利用现代技术,做好运动心理学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调节不良心理的技巧。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组建体育课QQ群,定期向群中上传调节不良心理方法的资料,要求学生下载学习,并在QQ群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及时发现与疏导学生的不良心理。另一方面,教学实践中,可将运动学心理知识应用于训练游戏中。为缓解体育训练的紧张气氛,使学生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参与体育训练,教师可将运动心理学知识融入训练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身心得到调节,有效避免不良心理的出现。

3.4 注重优化相关教学环节

高校体育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为确保运动心理学更好地应用其中,教师应注重相关教学环节的优化。一方面,根据运动心理学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如通过与学生谈话或观察学生的训练表现,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运动心理学应用中的不足,总结教学经验,认真听取学生意见积极改进;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围绕运动心理学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既要注重向其他教师学习成功经验,又要注重寻找优化体育教学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4 结 语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心理因素给学生体育训练造成的影响,结合高校体育学科特点,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研究,及时运用运动心理学知识指导学生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心理学教师应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没有用”的心理学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