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8-07-16张清华唐道顺
张清华,唐道顺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浪潮,但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我国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还有待深思。为加快推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内很多高校将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经过几年的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虽然在我国已花开遍地,但是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仅处于比较低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体育俱乐部形式不一、多种多样、各具特色,受学校实际条件影响,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运行还有很多困难和不适应,如何解决以推进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建设是亟需研究的问题。
1 俱乐部教学的内涵
俱乐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进行社会、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场所。俱乐部是日本人对英文club的音译,源于欧美一些国家又被称为总会,是一切社会团体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的总称。俱乐部具有社交功能、娱乐功能、心理功能和力量功能。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服务产业实体主要分为业余和职业两种类型,业余的俱乐部主要是为业余运动员提供一定的训练场地、器材和技术服务;职业俱乐部主要是招聘一些专业运动员来参加各种比赛赚取利润。俱乐部教学是以热爱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在学校体育场馆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围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在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不断线的基础上以俱乐部的形式来开展的。体育俱乐部教学作为一种顺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模式不受班级、上课时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限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的选择学习项目、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师、自由选择上课的时间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相应的打开了学生的禁锢,大大提升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喜爱促进了终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2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开展现状的分析
随着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国内各高校的广泛推行,它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行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展现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推行的过程中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缺乏创新性等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2.1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大概分为3种:课内俱乐部、课外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开课年级多数为2年4个学期,也有少部分高校是3年6个学期,或者7个学期的。有各个学期全部为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也有一年级为基础课、二年级为俱乐部课程的,也有一年级为基础课、二年级为选项课、三年级为俱乐部课程的。每个俱乐部学生人数不等,有的是按照教育部要求每班30人,有的是40人、50人,甚至200人的。教学方式有体育教师独立指导、教学的,也有组建教学团队进行指导、教学的,或者是一个教师带领多个助课教师共同教学指导的。虽然国内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但是俱乐部的精髓和实质确是鲜有高校能够实现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被引进初衷本应是更好更快的培养高校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人际交流,丰富业余生活、增强体质的良好平台,但如今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多数还是脱离不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三基”教学为主,实现不了俱乐部的社会交往、休闲娱乐、提高技能、提高身心健康的目标。这其中的原因是多元的,有学生的原因、教师的原因,也有顶层设计的原因。学生有的虽然选择了一个体育项目俱乐部但其本身对这个项目是零基础的。有的教师对俱乐部持怀疑态度,认为俱乐部教学与传统教学无异,导致上课与原来一样。各高校设计体育俱乐部教学目标不同,有的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有的只是为了应对教师不足而采用俱乐部增大教学班级容量、有的是换汤不换药改个名称而已。大多数高校中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仍旧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还是被动参与,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的主体地位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不少学校表面虽然在实施俱乐部教学,但实际上却强行压制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仍要求学生必须学习某一项体育运动,在这种情势下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都没有达到实际的要求。总体来说,大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还是处于形式化阶段,还没有实现俱乐部教学的实质和精髓。
2.2 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
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国外逐渐演变为课内、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2种形式并正在试图有效的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做到动商、情商和智商的完美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实现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培养学生为宗旨,教学的内容、对象范围广泛,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体育俱乐部活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爱好和习惯。相比较而言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缺乏创新性,没能很好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的特色道路,多数高校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仍是以原有常规教学为主要形式。
2.3 高校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虽然如今的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基本都经历了小学到高中为期12年的体育教育,但是在小学期间体育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没有具体的体育项目和较大负荷的运动相配合;初中时体育教师过分的注重学生体能的锻炼,单纯的认为大负荷的运动是体育课的唯一内容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唯一途径;高中时学校侧重于升学率,砍掉了大量的体育课程甚至取消了体育课程的开设,因此刚进入高校的学生体育理论和技能基础都非常薄弱。体育俱乐部的实质和精髓是把有共同爱好和擅长的同学聚集在一起,同学之间可以交流、切磋、互相学习某一项体育技能,从而提高学生某一体育项目技能、增强娱乐性能、培养体育兴趣的目的。但是我国大学生学习了12年的体育课,从基础来看大多数大学生是不适合进入体育俱乐部学习的,也就是说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从大学生的体育技能看是不具备条件的。而高校在开展俱乐部教学模式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在每学期开始可以自由选择和更换体育课程,在体育教学中一项基本技能的掌握分为泛化、分化、巩固与自动化3个阶段,学生却利用俱乐部模式每学期开始自由选择体育课程这一特点频繁的更换课程,没有对所学的技能继续进行巩固提高,最终导致很多高校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仅处于泛化或者分化阶段,学生在某一个运动项目的学习过程中未能达到深入学习、熟练掌握的程度,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能完成熟练掌握一到两个运动项目,达到运用此两个项目进行锻炼并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目标,所以,有些高校开设的俱乐部教学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并未产生良好的影响。
2.4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体育课的技能教学、身体素质教学不足
随着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将体育课变成负荷小、娱乐性强的选修课,诚然体育课是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和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负荷过小会完不成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这是显而易见的。俱乐部教学主张学生为主体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这就导致一些身体活动量大的课程没人去选择,而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明确规定身体活动必须达到每周3次及以上,每次中等程度及以上才能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而且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和学生体质水平的下降,高校体育课上频繁出现学生不跑步、不运动,而是坐在地上玩手机、聊天,而教师不去训导甚至不敢去训导,这是因为学生在体育课上一旦受伤,学校和教师就要承担全部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安排学生去做难度小、负荷低的活动,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非常小。
3 影响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因素
3.1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国内还处于发展初期,因此与体育俱乐部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教学组织还不够完善,学期之间体育教学的脱节、学校设立体育项目的单一、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很多高校的三四年级没有设置体育课程等问题都成为了影响体育俱乐部教学发展的因素。例如,中国矿业大学把体育俱乐部教学分为6个学期开设,每个学期作为一个水平来进行教学与考核,水平1到水平6是逐级递进的,学生最终要达到项目水平6的考核标准才能拿到学分,所以,学生就要从第1学期开始选课到第6学期结课尽量选择同一个项目,以保证能连续学习某一个运动项目的技能,才能较好的掌握这个项目技能并获得学分,这就要求学校的排课系统能够协调配合保证学生每个学期都选到同一个体育项目俱乐部,所以协调完善的管理体制是俱乐部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如果体育俱乐部教学能更好地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的理念,这将是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重大突破。另外,如何考核学生的成绩以及有效的教学评价等都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都将影响对俱乐部教学的发展。
3.2 体育教学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际需要
俱乐部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根据高校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开设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就导致可能有一些受学生喜爱的热门项目,选课学生过多,所需的场地和器材达不到学生的需求,学生选课时可能会发生因为场地设施和器材的不足而开课不足导致学生选不到课情况出现。高校招收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这对高校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硬件、软件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高校生源地教学资源配置和特色体育项目存在差异
高校学生来自经济发展不同的全国各个地域,而经济实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水平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我国一些贫困地区普遍存在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也有某些地域的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而不重视体育的现象存在。所以,有些地域的学生可能学习了多个体育项目,有较好的体育基础,而有些地域的学生则可能体育基础非常薄弱。同样,地域的不同也导致学生接触到特色体育项目的不同,北方冰雪运动较多则以室内运动项目为主。因此,刚进入高校的学生对某些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也大为不同。
3.4 高校开设项目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一般以竞技项目作为基础的教学内容,而且在学校资源的局限下只能开展一些耗资比较少的一些运动项目, 如排球、乒乓球、篮球等,长久以来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以及教师的专长仅仅是集中在三大球以及田径上面 。随着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逐年深入开展和国家对冰雪运动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了学习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项目,对一些不常见的的运动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滑雪、游泳、滑冰等,因此陆续出现了当前某些高校缺乏相关专项的体育教师而无法满足高校学生更多需求的现象。 当今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在课上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不断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知识储备等,都会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
3.5 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热爱不够专一
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爱与需要不断调整对课程的选择,而在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所开设的课程中,有些课程项目非常受欢迎,如游泳、跆拳道、散打等课程学生选的比较多,同样也有一些课程不被学生喜欢,如田径、足球、排球等项目,也有一些学生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教师的课程,多种因素使得学生会对体育俱乐部课程经常性的做出调换,往往一个项目还没有学完整或者学扎实就换另一个项目,不少的学生4年以后没有掌握一个体育项目的完整知识与技能,达不到深入掌握一到两个体育项目并能利用项目进行终身锻炼的目标。
4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对策
4.1 加强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所需器材和场馆建设
场馆和器材的投入是俱乐部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要想让俱乐部教学更快更好的发展下去,学校必须加大对体育场地及器材设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对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进行改建、扩建及修理,并合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体育俱乐部制教学的需要。
4.2 高校要开设丰富的体育俱乐部课程项目
俱乐部教学在学校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面临着学生太多而学校的场地设施不够充足、某项体育项目太受欢迎而教师不足、某些学生选不到喜欢的项目、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等情况,所以,高校应尽可能开设丰富的俱乐部课程项目、结合着实际来拓展一些较为实用性和流行的项目或者在适当的时间内安排一些团体活动。
4.3 建立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在俱乐部教学的开展中由于教师的专项水平不高或者专长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的出现,对教学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必须对教师的专长结构要进行完善,做到一专多能,应创立一个专业的平台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解决这种专长教师缺乏的现象与局面。
4.4 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
在俱乐部模式中教师要改变角色,体育教师要作为指导者、组织者、教练员的身份存在,着重于辅导、训练而不是填鸭式教学,教师授课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对每个学生都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出适合他的训练方法,同时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不能打击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在教师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更加尊重教师,俱乐部教学才能更快更好的发展。
4.5 加强中小学体育教育,缩小不同地域教学资源和体育项目差距
国家需要继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教学资源配置力度,缩小城乡地区教学资源差距,同时相关部门应多组织进行南北、东西体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缩小体育项目地域上的差距,加强中小学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今后高校体育的学习和身体素质的增强打下良好的基础。
4.6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绝对不能对外国大学实行的俱乐部教学完全照搬照抄,应该剔除糟粕吸其精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我国高校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办学风格,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人文背景,所以在理论基础扎实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并且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各高校应该探索适合自己人才培养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根据地方人文特色、办学条件、学生素质来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体现各自的特点;同时还应该注重俱乐部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围绕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巩固理论,通过实际运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1]盛怡,杨洪,缪律.美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6):3.
[2]杜志娟.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J].体育教育,2008,8(12):100-101.
[3]谢庆伟.云南省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7(4):459.
[4]蒋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6(22).
[5]邱云涛.大学体育俱乐部制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J].教书育人,2013(10).
[6]古彬.体育俱乐部制的分项教学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和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