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中学生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研究
2018-07-16陈双喜陈爱君
陈双喜,陈爱君
(1.浙江宁波市奉化区奉化二中, 浙江 宁波 315500;2.浙江宁波市奉化区奉化中学,浙江 宁波 315500)
在体育教学中,准备部分的任务是迅速组织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教学中来;让学生身体的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得到充分活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但在日常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各种准备活动,通常有各种走跑练习、各种徒手或轻器械练习、集中注意力练习、队列队形练习、游戏、舞蹈及为完成基本教材而做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步骤进行练习,很少由学生自己带领进行准备活动。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对专门性准备活动,包括一些模仿练习、诱导性练习或辅助性练习,以及掌握基本教材所必需的身体素质练习等,最好由教师亲自带;对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可以尝试让学生带领进行练习。现在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较多,他们的接受能力、组织能力等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的准备部分由学生自己带准备活动的方法,对培养高中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高中学生积极进取,挑战自我有着良好的作用。在日常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在准备部分笔者采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课中由教师带领进行各种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教材的性质、季节气候等具体情况。对难度较大的准备活动或专门性的准备活动,是不适宜安排学生带领的,因为毕竟学生的体育专业基础知识、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体育素质有限,所需由教师按基本教材内容针对性地来选择专门性练习,带领学生进行准备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的动作,更好地完成本课准备部分的教学目标。
2 由学生带领进行准备活动
2.1 课前指定带准备活动的学生
教师在本节课结束时,指定某位学生或某几位学生负责带领下节课的准备活动。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有关学生说明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及有关准备活动的要求,如活动时间、场地、器材等方面。让学生有时间去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等。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网上查阅有关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个性设计出不一般的准备活动内容。如果由几人组成的小团队设计准备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及团队精神。学生第一次组织这类准备活动,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实施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差错,或出现精神紧张、组织混乱、时间上使用不够等情况,这无可厚非,毕竟学生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如学生在一次“贴膏药”游戏的组织中,为如何使全体同学成为二个同心圆,就花了好长时间,结果等游戏结束,时间远远超过他们的预计。但经过几位同学的磨炼后,后面的同学会根据前面同学在组织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在组织调动、内容安排及时间的把控方面会日趋成熟,取长补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2 课中教师临时指定某位学生带准备活动
2.2.1 集体练习 在平时,教师要求每位学生设计好准备操,以便随时使用。准备操的动作设计最好要有新意。课中教师随机指定某位学生带领全班同学进行准备活动,这种情况下一般以简单的准备操为主,队伍调动也比较简单,以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为宜。做准备活动时,要求动作舒展,带操的学生只要有一定的自信性和组织能力,教师适当进行鼓励,学生基本都能完成任务。
2.2.2 分小组练习 教师指定每组的第几位同学带领本组同学生进行准备操。例如,由各排报数为5的同学带领做准备操。教师要求在准备活动中着重活动的关节得到充分舒展即可,至于各排队伍的组织形式可以多样,由组织者自行确定,一排或几排,也可排成圆形、长方形等,不管采用何种组织形式都要以准备活动时喊口令的方式,可以是领操的同学喊,也可以同排的同学一起喊。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做准备活动时,同排同学一起喊口令,学生做操的效果更好,对提高同排同学的凝聚力有较好的作用,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方式。
3 师生共同设计准备活动的内容
3.1 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准备活动,并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设计好的准备活动内容,让学生阐述对此准备活动的看法,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准备活动的内容加以适当的修改,合理地变换练习内容和组织教法,使准备活动更符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准备活动,并在课余时间与教师商讨自己设计的准备活动的可行性,在场地、时间、器材上的安排有没有问题,如是游戏之类的,组织方面怎样安排更合理等,以便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学生的组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对自己也更有信心了。有机会时,学生会主动说:“老师,我们下次做一下什么什么游戏好不好?”我会不失时机地说:“好啊,你考虑,怎么带,下次叫你带怎么样?”学生一般都会很乐意接受教师的建议,带准备活动时也特别认真。学生就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
4 结 语
传统概念中的体育教育,仅局限于简单的身体锻炼,没有深度挖掘体育的教育功能,忽略了其教育本质,没能将其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总结以往课程的宝贵经验,通过在课中由学生带领进行准备活动,充分激发了高中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内驱力,培养了学生的体育素养,从而实现体育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