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步走”有效预防体育事故的发生

2018-07-16张敬友刘希红

运动 2018年14期
关键词:四步走伤害事故教材

张敬友,魏 峰,刘 洁,刘希红

(1.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草埠中心完小,山东 淄博 256105;2.山东省沂源县鲁村镇徐家庄中心学校,山东 淄博 256105;3.山东省沂源县鲁村中心小学,山东 淄博 256105;4.山东省沂源县鲁村镇鲁村中学,山东 淄博 256105)

1 防

安全无小事,对不安全的因素教师要提前预设,思想上要格外重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防、学生防等形式为课堂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有效防范学生意外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

1.1 教师防

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杜绝存在侥幸、麻痹、松懈思想,严防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待每一名学生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学生的运动安全,主动肩负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责任。做到精心、周密的设计教学过程,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场地、器材,采取保护与帮助、诱导性练习、辅助练习、开发教具、一物多用、降低难度、幽默风趣的语言转移注意力等形式,遵循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学生主体性等原则,采用信息技术、挂图、实物、图片、模型等手段,创设新颖、宽松的教学情境,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畏惧感,激发学生大胆尝试的动机,把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到早熟知,早预防。如课前:检查人数,做好记录,对缺席学生要详细问其原由,以防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在准备活动时,教师应做到察颜观色,及时询问学生身体情况,消除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课中:对学生身体出现的恶心、头晕、肠胃痉挛、胸闷、心慌、极点等不适,应采取调整呼吸节奏,减少运动强度或看医生等手段进行及时处理;课后:放松同样对预防损伤起着积级作用,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做到有始有终,让学生全身心都得以放松,而不是一味的匆匆收兵,学生各奔东西。此外,课下还应多说、多提醒,落实好课后教学常规。如某同学下课后,仍兴奋不已,迅速奔向足球场地,身体跃起,双手抓住足球门荡起了秋千,不料,一不留神,双手滑落,导致头部受伤,引发了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1.2 学生防

安全无小事。教师要三番五次的予以强调,并加强过程监控与监督。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安全知识,增强个人安全意识。要不定期开展学生安全演练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得以成长、提升,学会各项运动技能本领,提高学生个人的防范意识。学生是校园体育安全的教育主体,因此,防范学生事故的发生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术能力水平和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生安全才更有保障。教师要积级开发和利用校本资源,创设富有挑战性、趣味性、创新性、锻炼性的活动情境,在有指导、安全保障的情境中,将运动技术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在锻炼中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例如,多人协助过河、搬运伤员、消防应急演练、防震紧急撤急、滚翻穿越封锁线游戏、攀爬挑战游戏等,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会逃生、学会合作、学会应急处理本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个人应急处理能力。

2 思

对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我们应及时反思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寻其根源,对症下药,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在教学中做到有效组织,将安全隐患尽量消除在萌芽状态。课后教师有效的反思,既拓展了教师业务素质,丰富了教师理论知识,同时也是教师个人总结和积累、提升自己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时机,它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有效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例如,中学生体育课前的课间,快速奔向足球场地,立刻分组,马上开始激烈的足球对抗赛,对抗中某同学猛踢一脚,造成另一名同学脚踝骨折,家长找到学校,要求学校给予圆满处理。思其原因:(1)学生准备活动不够充分,机体未能完全进入工作状态,很容易造成关节扭伤和肌肉、韧带的拉伤;(2)学生课前常规习惯不好,未能严格落实好《学生体育课常规》,而导致了一起校园伤害事故。例如,一名教师调动了多个班级去上课,由于学生人数多,学生组织涣散,活动遍布操场各个角落,学生乱投乱掷,攀爬器械练习时缺少保护与帮助,学生追逐打闹,个别伤病学生也参加剧烈运动,而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思考分析伤害事故的原因:(1)教师违背教育教学规律,课中组织方法不当,是造成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2)学校教学管理存在查课不及时的现象,未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制止。再如,教师在课上有点私事而离开场地,期间学生爬上墙头,不慎把石块坠落,砸到下面同学头部,导致学生头部受伤。思其原因,教师课上缺乏责任心,私自离开课堂所致,对课中学生安全存在松懈、侥幸心理。

3 探

要探究好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教法,好的组织方法,大胆地、有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积极参与各级听评课活动,加强体育学科的课型研究,加强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探究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型教学模式,探究课堂教学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注重课题的研讨交流、研讨评议、示范观摩等,提高个人驾驭课堂的能力。例如,从跳跃练习起跳落地时强调落地缓冲。铅球项目使用软式实心球代替。又如,单杠教学的组织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储备好应有的技能基础。再如,支撑跳跃中的跳山羊进行分解练习,各个辅助练习和分解动作逐步过关。另外也可学习国外经验:美国教师分发体育器材前,教师会根据学生衣服或者身上鞋子的颜色来给学生分组分批拿器材,防止哄抢。教师要加强教材探究性学习,精雕细琢的设计好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课前精心备好课,课中做到心细、眼勤,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掌控好课堂的动态生成,对课堂中因学生动作技术不规范,举止、行为不当,违反比赛规则等可能引发的事件,教师要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发现并采取措施,给予提醒、警告等方式解决处理,做到课堂事故发生时临场不乱,防患于未然,从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这要求体育教师重视和提升体育运动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上好每一堂课。

4 学

4.1 学习法律法规知识

体育教师应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民法通则》《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文件,定位好自己在体育课上的职责,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2 充分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教法

加强集体教研,深入挖掘教材重难点,制定严密的安全活动预案;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组织、备教学流程等,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气候、运动强度、教学分组、运动负荷、运动技术水平、场地设备等与体育安全相关的因素。

4.3 学习运动知识

体育教师平时应多学习运动方面的知识,将生命安全意识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如运动性疲劳、平衡膳食、健康分组、运动损伤、器材的使用方法、参赛项目的运动方法、运动保健学等知识,将有关知识要点灌注课堂部分环节,保证体育课堂安全。

4.4 掌握各种保护技能

学生保护技能对学生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必不可少,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一些技能方法。例如,发现沙坑较硬,应主动松土;跑道有碎石子应主动拾起;学生扭伤,用冷敷方式处理;发现松动的器械,应及时告知教师,并且提醒同学远离;学生做体操时,应采用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等。

4.5 学习急救知识

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意外的事故屡见不鲜,体育教师应学会一些急救常识,如一些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常识和方法,人工呼吸、绷带包扎、心肺复苏等技能,科学应对学生常见急症和意外伤害,第一时间给予施救,避免悲剧发生。因此,体育教师学习急救知识已经迫在眉睫,它是对学生健康安全的一种负责。

5 结 语

教材是否安全是相对的,任何教材都存在着安全的隐患,有效预防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好预设,沉着应对。教师一定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把握教材,而且要内化教材,做到真正理解教材,才能在课前做好预设,有方法、有措施、有针对性的保护和帮助。此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完成一个动作需要具备哪些相应的身体素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做好辅垫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安全隐患排除在萌芽状态,防止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四步走伤害事故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企业基层管理建设“四步走”的思考
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四步走”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