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构建数学课堂新视角
2018-07-14吴暹苏
吴暹苏
摘 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构建数学课堂新视角只有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才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新颖独特、身临其境、有趣好玩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了强大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新视角;学习兴趣
数学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枯燥无味、抽象复杂的,学数学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件苦差事、是难啃的骨头,怎样才能化“苦学”为“乐学”呢?这一直是我上下求索的问题。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错,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不愁学生不乐意学了;只要有了兴趣,再苦的学习,学生也会孜孜不倦地去钻研。那么问题又来了,怎么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个是“新”
我们都清楚,一個玩具小孩玩过了一般就不再想玩了……,显而易见,人都会有审美疲劳,老调重弹会让人提不起兴趣。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角、全新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运用,使以前不可能实现的一些构思、想法得以实现、得以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在教学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时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特意设计了机器人——阿西莫寻宝的故事,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围绕机器人阿西莫寻宝的故事展开。当一个会讲普通话、会走路、会做各种动作的机器人活灵活现地站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眼前一亮,齐刷刷地瞪大了好奇的眼睛,等待着这个神奇的小家伙将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时他们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过来了。接着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带进了一个个神秘的探险活动中,每一步探险过后学生都迫切地想知道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都在不由自主地探索着。
一个是“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诚如此言,只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使他们摆脱对数学学科的固有认识,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知该学科的魅力。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课堂新视角时,也应将创设趣味性情境列为工作的重心之一,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这一课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了机器人阿西莫寻宝的情境:机器人阿西莫因是第一次来到我们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走出校门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一次次地迷路,一次次地需要同学们帮他辨别方向,确定宝箱和学校的位置,同学们也非常乐意发挥勇士精神,帮阿西莫寻到宝藏后平安地回到了学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充满趣味、惊诧、悬念等氛围的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极大的学习热情投入到这种探究活动中来,在愉快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了新知识,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识。从“要我学”转变成了“我要学”。
一个是“亲”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学生的亲身经历或是身边的事物作为数学素材,以此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学生会饶有兴致去参与,数学课堂也会因贴近生活而生动有趣。为了设计出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最亲近生活的数学,我运用信息技术瞄准了生活与数学的最佳联结点,巧妙地把生活和数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把深奥、抽象的数学知识演变成学生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
在教学“确定位置(一)”时,我把学生就读学校——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周边学校的地图经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处理,完美地插入了教学课件中,并把精美的地图送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亲自通过工具测量和辨别等,确定自己所在学校的周边学校的具体位置。这是学生最熟悉的,地图一出,学生纷纷拿出需要用到的测量用具,兴趣盎然地确定了周边三所小学的位置。此时此刻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了学有价值的数学,以后还能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是“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在“玩”中引导,对学生进行眼、手、脑等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开拓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其操作能力。
我在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学课堂新视角时就抓住了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确定位置(一)”这一课时,运用信息技术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游戏:请几对学生合作找宝,每对都是一个学生到讲台上来作为寻宝小勇士用鼠标在电脑里找宝,另一个学生说出藏宝的方向和距离协助他找,找到宝物的一对学生各自都能领到一份奖品。游戏设定后,学生争着抢着要上来找,这个游戏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下课后,学生还说:“这节课别提多带劲了!”看来,他们意犹未尽啊!
数学课堂的这些新元素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匹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先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将这一手段巧妙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