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方案下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研究论证
2018-07-14王乐天
摘要:“语文学科基础”主要指语文作为语言、文学和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语文教学有效传导语言尤其汉语的一般性质和特点、有效传播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的一般观念和特点、有效传承文化尤其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品格的基础性学科。“前沿问题”主要指向语言学与语文教育理念、原则与境界问题,文艺学与语文教育理念、策略与境界问题,文化研究与语文教育的理念、原则与境界等问题的前瞻性研究与展望。
关键词:语文学科基础;语文教学;前沿问题
一、 研究现状简述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基础”地位被忽视,“语文”作为“学科基础”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同时受到社会体制、高考机制等因素的约束,广大语文教育者对语文作为学科基础以及语文学科前沿问题没有做过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纵观近几十年语文教育发展史,不论在理念上,还是内容和方法上,都未取得明显的成效。而面对当前国家整体发展形势,尤其是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弘扬传统文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育思维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近几年来,我带领我校语文教师在深切关注和思考语文教育前沿问题,在全面系统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实践,目前已经形成理论框架,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教育教学机制的制约,关于语文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仅局限于学校内部,而且还停留在相对肤浅的层面。因此,从语言学基础、文学基础和文化基础层面研究语文教育,将对今后语文教学改革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是从语言学、文学乃至跨学科与文化研究前沿问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发展、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
二是提高教师对语文教育的深刻思考能力,帮助语文教育者厘清对语文教育理念的正确理解,即语文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生命教育和智慧教育的本质;帮助语文教育者运用正确的教育过程,即注重学生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文字应用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提升;帮助语文教育者遵从守活法而不守死法的语文教育原则,即克服重视“技”而轻视“道”的弊病,进而开阔语文教育者的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三是提高学校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优化学校资源配置,为社会输送文化素养高、思想觉悟高的创新型建设人才。
四是改善地区语文基础教育现状,提高地区基础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质量,进而推动我国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改革的良性发展。
当然,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语文教育的内涵会越来越丰富。因此,本课题不仅要建构新课程方案下语文教育的多元结构,而且不能将其分割开来。在具体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必须将各部分内容整合,使其有机地联系起来,各部分之间建构立体网络结构,努力实现具有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的课题研究。
三、 研究目标
一是确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语文教育在本质上是文化教育,是生命教育,是智慧教育,用文化唤醒和高扬学生的生命意识,关注学生心灵世界,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当然如果片面强调文化知识的教育作用,忽视语文教育的其他方面,那么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研究就难以取得好的成效。
二是改变文化知识教育的单一肤浅路径。语文基础教育,除语言文学等知识层面的教学,还应高度重视生命与智慧的教育,树立有层次的大语文教育观念,通过语言文学的教育和经典文本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启迪,丰富学生心灵世界,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增强学生智慧魅力。
三是关注并积极改革传统语文教育积弊。语文基础教育,既要革新诸如讲授法、练习法、情景教学法、有效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模式,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既要一分为二看待诸如黄冈兵法、杜郎口模式、衡水模式等既有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守活法,不守死法。
四是帮助学生关照心灵世界。生活的世界不仅仅只存在于学校之外的生活世界,语文学科教育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展现生命主体意识,让他们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活动、他们对于生活的喜怒哀乐的体验都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在语文学习中能获得回归生活世界的生命体验。
五是增长学生智慧,提升学生审美品位。语文教育打破单纯文化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思维、情感和意志乃至生命属性的教育,同时超越知识和技能教育,使其在文化滋养中增长人生智慧、提升审美品位。
四、 研究内容
试图打破传统教育中重视“技”而轻视“道”的现状,树立大语文观念,从语言文学、跨学科与文化研究层面寻找突破口,并由此引申,探究语文学科基础前沿问题,并将三者有机融合,重点从语言的一般特性(主要是汉语的一般特性及语言学基础与语文教育的前沿问题)、文学的一般特性(主要是中国文学的一般特性及文学基础于语文教育的前沿问题)、文化的一般特性(主要是中国文化的智慧品格及文化研究与语文教育前沿问题)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五、 假设和拟创新点
近几十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经过多轮改革,在轰轰烈烈之后最终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这一缺憾表现在语文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方面。要使语文教育真正走出困境,首先要必须置身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关照语文教育,彻底从思想观念的革新出发,重新定位,重新认识和阐述语文教育理念、教育过程和教育原则,从而打破现行语文教育沉溺于各种改革中的僵局。本课题从这一高度认识出发,通过语言學、文学和文化研究三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有机结合,分层论述,探讨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
六、 研究思路和方法
基本思路:课题组成员根据教学实际和特长,合理分工,全方位地搜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类;研究分析具体的研究思路与实践方法;撰写新课程方案下中学语文学科基础与前沿问题研究系列论文(新课程方案下语文教育理念、过程与原则研究、汉语的一般性质和特点研究、语言学与语文教育前沿问题、文学的一般观念与特点研究、文艺学与语文教育前沿问题、文化的一般特性与品质研究、语文的文化基础与前沿问题、文化研究与语文教育前沿问题)。基本方法:搜集材料、思考研讨、论证实践、归纳整合、总结整理。同时根据实际,分四个步骤完成课题。
作者简介:
王乐天,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