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方法指导初探

2018-07-14龙再贵

读天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合理安排课外读物课外阅读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要取得阅读的效果,科学的阅读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好读,而且会读,才能读得多读得好。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外读物;合理安排

一、 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

从小学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不读书不行,滥读书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选择书籍是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它起着净化小学生心灵、培养小学生品德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汲取全面的营养,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遵循兴趣阅读与指定阅读并行的原则,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涉猎科普、文学、漫画、故事等各种读物,不要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另外还要防止并查堵学生阅读不健康书刊(宣扬武打暴力的书刊和宣扬淫秽色情的书刊等)。

二、 合理安排,保障课外阅读时间

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安排一段時间,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

1. 午读30分钟。每天午饭后时间学生自由支配,至少花20分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2. 晚读30分钟,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至少安排30分钟阅读时间。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读些较轻松的书籍。

三、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的读书方法

(一) 运用迁移

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二) 掌握一般读书程序

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有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三) 领悟几点读书要求

①读书要求“眼到、心到、手到”。②读书要求不懂就问,善于思考。③读书要和“说话”“作文”紧密结合。④读书贵在持之以恒。

(四) 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①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如朱自清的《春》,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②吸收性的略读。以获取读物中的知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如《昆虫记》。因为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③随意性的浏览。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④扫描性的速读。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五) 养成读时知道摘录,读后记得写体会的习惯

①指导记录的内容。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②指导记录的方法。写读书笔记。一是摘抄型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段摘录下来。二是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三是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四是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③指导学生循序渐进。要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如低年级可只记下文章的题目,学会必要的生词;中年级可摘录优美的句子或片段;高年级可先学列提纲,后写读后感等。

(六) 用好教材,上好阅读指导课

教师要利用课堂,把“教材”变为“学材”,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如:浏览法、精读法、略读法等,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运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以达“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教师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卷有益,只要学生读,就一定会有收获。

(七)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广泛而丰富的语言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对所读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可以让学生给读过的故事续写结尾,或把一首古诗改写成其他形式的文章,甚至模仿童话故事自编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这样,读、写、听、说紧密结合,从好读到会读、会记、会写,不仅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书海,犹如一座光辉灿烂的圣殿。作为教师,应该以引领学生敲开书海之门,去尽情阅读为己任,使我们农村的学生也能亲近书本,乐于阅读,让阅读也能伴着学生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岁月也会因书的陪伴而书香萦绕,雅致温馨。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将让农村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作者简介:

龙再贵,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第八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合理安排课外读物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
自行车运动有氧与无氧训练探讨
合理安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