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执裁制”下羽毛球裁判员对比赛的临场把控分析
2018-07-14王锡营
王锡营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业余比赛中的赛制多样,如11分1局制、21分1局制或3局2胜制、31分1局制、团体赛21分1局制、单项赛31分1局制等。不论何种赛制,在隔网对抗的2人或4人或6人的剧烈运动中,难免会在行为、语言、情绪上产生冲突与碰撞。所以,羽毛球临场裁判要对比赛进行把控,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和发展,引导比赛向积极、文明、合理的方向发展。
1 羽毛球业余比赛的场地及参与人员情况
1.1 场地状况
大多数业余比赛使用的场地总体较规范,有干净通风的厕所与更衣(含淋浴)间,卖羽毛球相关生活用品的小卖部,如水、饮料、袜子、手胶、手巾、毛巾、防滑粉、羽毛球、穿羽线等,以及拥有较为规范的球场管理人员的内在条件;球场前后行人缓冲空间宽敞,球场左右间隔合理,灯光照明条件充分的球场条件;以及每日多次清理保持卫生清洁等管理。一片标准的羽毛球场地,从场地地面起至球网中央顶部应高1.524m,双打场地对角线为14.723m,单打场地对角线为14.366m,业余比赛要求不很精准,不做详细测量,建设合理即可。
一般情况下,在业余比赛中,比赛用球大多为赛事提供用球,裁判员没有检查球速的程序。场地内也不设裁判椅,裁判员都是站着执裁,而且各个比赛选用场地的羽毛球网架底座样式不一。若为方体,裁判员还可站在底座上执裁,宽阔视野;若为球体,裁判需将双脚置于底座两侧,也可位于底座一侧,但由于视点低,视角窄,不利于观察远处端线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场裁判员的执裁难度和强度。
1.2 教练员状况
教练员主要是以中青年男性为主,年龄结构、学历情况较合理,基本能够胜任教练员岗位,且大都为有偿教练员。教练员队伍的组成一部分是在球馆兼职的花样学生,经培训后担任教练员;一部分是从外地聘请,专项运动水平和执教能力较强;一部分是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或从羽毛球学校学成后留校担任教练员,这一部分教练员的年龄偏小,文化水平较低,使得在对运动员的管理上不够科学。大部分教练员支持学员参加比赛,以赛代练,一是通过参加比赛检验学习成果,获得经验;二是为自己球馆或俱乐部取得荣誉,容易招收大量学员;三是促进各球馆或俱乐部之间交流,友谊与竞争并存。但比赛中也存在教练“赌球”的现象。
1.3 运动员状况
运动员一般是当地球馆或俱乐部学员,包括青少年及中老年人,其中在校学生为数不少。他们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或当地组织举办的“全民健身杯”羽毛球赛、“谁是球王”争霸赛等比赛,有的运动员通过比赛获得冠军进入省运会的青少年组、社会组或职工组比赛,有的高中生运动员可借助获得的有影响的冠军名次进入高校。
1.4 裁判员状况
业余比赛中裁判员的选定一般应由当地羽毛球协会或全民健身中心管理处负责确定,但实际情况多为比赛负责方召集的学校或俱乐部报名羽毛球裁判的学生或自由职业者,这些裁判中有的是学校或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本科生、研究生,有的是球馆或俱乐部有大赛经验,资历较深的学员,甚至还有一部分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其赛程结束后临时担任裁判员一职。
2 羽毛球比赛中参与人员的行为状况
2.1 教练员的行为状况
(1)随运动员出行比赛,并针对对手的特点和情境现场指挥打法,忽略裁判因素,争取赢得比赛。(2)在指挥自己运动员比赛的同时,对本方或对方运动员的行为作出评判,希望提示裁判员,以及影响他所认为的判罚。也就是说他既是教练员也充当了裁判员的角色。(3)教练员对场上比赛的情况,既有语音上的表达,也有行为上的显示,如边线处界内球喊界外或做出界外手势,对裁判员做出的界内判罚表示质疑,语言发泄等。(4)教练员对场上裁判员的判罚极度不满,而采取的叫回运动员、不上场、找裁判员理论、对场地设施实行暴力发泄、攻击裁判等延误或中断正常比赛的行为。
2.2 运动员的行为状况
(1)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和比赛期间能自觉遵守羽毛球竞赛规则和各项比赛管理制度,尊重对手、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全身心投入比赛中。若有教练指导,应充分贯彻教练的战术意图。与队友相互鼓励,互相指导。(2)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和比赛期间耍小聪明,利用对方对规则的不熟悉、裁判的失误或对手的不言语而骗取对方的违例,如喊叫、做手势等故意分散对方注意力。运动员为恢复体力、喘息或接受场外指导、在场地做不必要的兜圈走动、系鞋带、装病等故意中断或延误比赛;发球不过前场发球线而对手努力接球,在获利后多采用此方式发球;发球前先手持球背后,然后迅速发球或发带有攻击性的球;发球时过手或过腰,过网击球等动作裁判员没有判罚而对手也没有提出异议;混双时对对方女运动员采取“偷球”式发球;对裁判判定的不明显的界外球,用坚定的表情和语言表明界内,大声喊叫或做手势表示自己胜利来骗取裁判的误判。(3)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和比赛期间行为不端,如不文明用语甚至辱骂对手;有挑衅性语言和行为;质疑裁判员判罚找裁判理论时,爆粗口、摔拍、指手画脚,甚至肢体攻击等。
2.3 裁判员的行为状况
(1)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和比赛期间能自觉遵守羽毛球竞赛规则和各项比赛管理制度,对裁判长负责,尊重运动员、尊重观众,公平公正执裁。(2)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和比赛期间遇到熟悉的教练或运动员,因个人喜好或主场压力偏裁;因裁判身份随意判罚或为维护自我形象而对出现的误判不予纠正。(3)裁判员执裁能力问题,如站姿或坐姿不端;情绪消极;报比分时声音小、不规范;对规则掌握不准,错判、漏判;在比赛过程中走神,而导致错判、漏判,或对运动员行为不端不判罚或判罚不当;计分表记录不规范、不严谨,致使比赛中出现发球方或接发球方错误(尤其是双打比赛),运动员提出疑问而裁判员也不能作出解释、弄错获胜方等问题。
2.4 观众的行为状况
(1)观众观看比赛,发出欢呼声、鼓掌声、呐喊声等为朋友或喜欢或技能好的运动员加油助威。(2)喝倒彩,责备对方运动员或裁判员。由于是业余比赛,观众多为运动员或随行人员,在其他运动员进行比赛时充当教练员角色,在场边指导、大声呼叫干扰裁判员或对方运动员。(3)出现不文明的语言或攻击性行为,如辱骂、丢弃物品、蔑视对方运动员等。
3 羽毛球裁判员的临场执裁问题
3.1 临场裁判员的个别不公正判罚对羽毛球裁判的整体公正性的影响
“一人执裁制”时,作为羽毛球比赛的“法官”,临场裁判员对界内、界外的判罚是最后的裁决,因此必须自信、果断。由于某一场比赛中裁判员的一次不公正判罚,致使教练员或运动员对其产生不信任,甚至出现要求更换裁判员的现象。尽管此现象出现频率较小,但一经出现就会对整支裁判员队伍的公正性产生不利影响,对整场比赛的公正性产生影响。
3.2 临场裁判员的能力和表现与教练员、运动员等人的心理预期有一定差距
在2人、4人或6人的激烈回合中,面对高远球、杀球、网前小球等的快速转化,难免会出现错判、漏判的情况。然而在这些情况出现时,裁判员不能正确对待,判罚迟疑,判罚不准,甚至存在未能看清现象。在判罚时,裁判员听从观众或场上运动员的意见,而不判重发球,导致教练员或运动员对判罚的不满,出现争执,向裁判员提出挑战或找主裁判申诉。如果裁判员的站姿行为等不端,报分声音小、不坚定,不规范,则更会引起教练员、运动员及观众对其执裁能力的质疑。有些运动员对新规则不敏感,采取惯式错误打法获利,裁判员不对其进行判罚,对方提出异议后没有得到公正回应,进而产生与裁判的冲突。
3.3 临场裁判员对自己的误判行为存在逃避和侥幸心理
裁判员意识到错判、漏判或发球区错误、没有交换场区等问题后,逃避宣判,试图在下一回合或下一局为失利的一方扳回比分,或者对实力差距较大的判罚带有明显倾向性,优势运动员继续获利而弱势运动员或教练员没有提出质疑,得过且过。这对公正公平的执裁不利,对运动员行使权利不利。
3.4 临场裁判员缺乏职业精神和大局意识
多数临场裁判员未能真正理解裁判事业、裁判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能发现裁判员对把控一场比赛,让本该获胜的比赛得到应有结果的重要意义,为执裁而执裁,不把运动员的输赢理解为是自己执裁中的一部分。特别是对裁判员人数不充足而赛程又较紧的比赛,执裁频率高,执裁工作辛苦、劳累,导致一些裁判员对赛事关注度不够,影响比赛进程。对因表现不好或赛事经验少而怯懦哭泣、表示弃权的运动员不能给予鼓励和鞭策,基本素质不具备,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缺乏。
4 羽毛球裁判员对不同角色的临场把控策略
世界羽联发布的《对技术官员的建议》指出,裁判员在保证遵守比赛规则的同时,应严格、公正、不滥用职权地控制好比赛;所有官员都必须记住,比赛是为运动员的。高水平的裁判员在执行一场比赛时沉着冷静,举止有度,善于观察,能够把握时机,掌控大局,赢得参赛者及观众的敬重和好评。为使比赛紧张有序进行,且做到比赛是为运动员的,临场裁判员对赛事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即一人执裁时,要学会在场上灵活转换自身角色。例如,在运动员处于准备发球阶段,裁判员则即刻扮演发球裁判员角色,要有意识地注意双方运动员是否做好准备,以及接发双方队员的动作;自发球开始至球成为死球,裁判员的视线都应放在球上面,当球即将成为死球时,则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在球的落点上,响亮、清晰地宣报界内或界外,使运动员和观众都能听清,即此时担任边线裁判员角色;如果球场上发生问题,则应以主裁的身份秉公持正,以较高的专业知识和道德修养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因此,为成功执裁一场比赛,裁判员很有必要掌握扮演不同角色的临场把控策略。
4.1 场上角色为主裁判时
遵守《羽毛球竞赛规则》,在裁判长的领导下工作并向裁判长负责。临场裁判员主持一场比赛,并管理此比赛场地及其邻近的区域,直至此场比赛结束后离开场地为止。在宣报时要迅速而有权威,如有错误应承认,并道歉更正,绝不可询问观众或受他们评论的影响。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的球。
4.1.1 违例 对不合法发球应及时宣判,不要等运动员或教练员或观众提出异议后再判。特别注意比赛进行中球是否触及天花板、运动员衣物或其他物体及球被同方2名运动员连续击中而未发现,以防漏判。
4.1.2 触网“一人执裁制”时,裁判员要对网前的回合给予专注,要准确判断是违例,还是已经死球在前。
4.1.3 延误比赛业余赛场经历较多的运动员,少数会产生故意延误或中断比赛的行为,裁判员要正确的评判运动员表现出来的是否是延误比赛的动作或行为,若是,则加以提醒或警告,若行为严重,则严格按规则执行。
执裁双方实力相当的运动员的比赛,场上气氛紧张,双方竞争激烈,球路变化快,运动员非常计较裁判员的判罚时,裁判员可根据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或反应适当降低宣判语速,让双方在精神或体力上有所缓和,不要因此场域中裁判员的“惯习”改变比赛结果。在比赛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裁判员要做到不失态,要有修养、有举措。冷静处理,防止矛盾激化和复杂化,要以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赢得所有参赛者的敬重和好评。
4.2 场上角色为发球裁判时
多数情况下,业余比赛中裁判员对发球的判罚总是把握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尺度。若场上运动员或教练员提出异议,裁判员则会在运动员出现下次行为时给予判罚。若发球明显违例,裁判员则会及时宣判。如果赛会有明确要求,则按赛会要求进行判罚。如果比赛(尤其是双打比赛)中发球运动员屡次有过手、过腰嫌疑偷袭对方并获利的时候,裁判员应适机对场上的发球运动员提出“警告”(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被宣判“警告”后发球会合理许多),如果再犯,则按“发球违例”宣判。切勿心存倾向或侥幸。发球员在发球时,临场裁判员执裁时可以参考以下2点:(1)由于是业余比赛,很大一部分运动员的发球方式存在问题。世界羽联对“发球过腰”有了新的规定,即发球高度不能超过1.15m。新规则放宽了对过手、过腰的界定,存在很大争议。临场裁判员在执行该发球规则时,注意观察整个球是否低于发球员的最低肋骨下缘即可。(2)场上尺度把控很重要。对明显的发球违例,临场裁判员要及时及早宣判,不要等对方运动员或教练员或观众提出后再宣判,导致不必要的麻烦。也不要明知违例而不先宣判,等再观察几个或打到平分、局点甚至场点时再去宣判。这种关键比分的判罚只会让场上的局面被裁判员打乱,尤其是双方实力相当的运动员,很可能会因这一关键球的判罚而最终影响场上运动员的比赛结果。
4.3 场上角色为边线裁判时
“一人执裁制”下,裁判员扮演边线裁判时选择好站位至关重要。一般站立在中场边线位置,以保证其所处位置能看到所有的边界线。尽管要求裁判员站姿端正,但必要时可通过移动身体看清球的落点,以保证此次判罚的准确性。对接近场地边线的球,裁判员的视线要与羽毛球达到同速同步运动,确保抓住球落地瞬间的落点,做出准确的判断。当视线被遮挡或确实未能看清时,裁判员不能武断宣判或受教练员、运动员及观众的影响乱猜,如果双方运动员意见一致,则按公认的界内或界外宣判,如果双方意见不一,则应宣判重发球。裁判员不能在做出界内或界外的宣判后受其他人员的影响改判或宣布重发球,除非意识到确实错判,将其纠正为界内或界外。最好的策略是在球未成死球前有一预判,是直接宣报比分,还是界外、换发球(比分),还是该宣报局点(比分)或场点(比分)。需要注意的是,裁判员不能受运动员先喊界外或界内的影响,如果影响裁判员执裁,应给予口头提醒或警告,如果屡犯或情节严重的,则按行为不端进行判罚。
5 结 语
业余比赛中“一人执裁制”下羽毛球临场裁判员对比赛的把控实际上是对教练员、运动员、观众及其他参与人员的控制,控制的依据是羽毛球竞赛规则及其相关解释。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和应变能力是把控比赛的关键,创造公平公正的比赛平台,让比赛得到应有的结果,助力赛事的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