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菇转色期管理技术

2018-07-13王万清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6期
关键词:菌膜转色原基

韩 燕 王万清

香菇素来有植物皇后的美誉,种植香菇的方法主要以温室的袋栽为主,在香菇的生长过程当中会发生菌丝体从白色到棕褐色的转色过程,称为香菇转色。在香菇转色期间,常因环境条件变化或管理不当从而使香菇不能正常转色,影响香菇原基发育,降低香菇品质,因此转色期管理是香菇生产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1 香菇为什么要转色

1.1 香菇转色

香菇菌丝生长发育进入生理成熟期,表面白色的菌丝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变成一层褐色的菌膜,叫做香菇转色。转色后菌丝体会相互交织扭结,形成坚固的菌丝团,称为原基,原基再逐渐分化、膨大形成子实体,子实体也就是我们平时食用的部分。温室袋装香菇从接种开始,菌丝体经过一个月左右的生长,就进入到了香菇的转色期。

1.2 转色作用

菌丝体转色以后会在菌棒表面形成一层棕褐色的菌膜,它对以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多方面作用。

①保护作用,菌膜可减少病虫害直接侵入,防止紫外线杀伤菌丝,减少水分蒸发。

②提高菌棒机械强度,提高支撑力,防止菌棒断裂,起到支撑作用。

③最大的好处是便于出菇,在菌皮内侧菌丝相对成熟是菌丝扭结形成原基的理想场所,原基形成后,菌皮对幼蕾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香菇转色是正常出菇的前题,只有菌棒完全转色才能保证菌棒正常出菇,达到预期的产量。

2 转色期前的脱袋管理

温室袋装香菇在转色期前,为了菌丝体更好的生长,菌棒上都会套上一层塑料袋,转色期管理中应脱去塑料袋一段叫脱袋管理。在香菇转色期管理中脱袋是重要的技术措施,在生产中一般采用脱袋转色法,也就是将菌棒外层的塑料代适时撕去后再进行转色。

2.1 掌握脱袋时机

达到以下四个标准就可以脱袋进行转色管理:

①菌龄得够30天以上,菌丝长满菌袋;

②菌棒疙疙瘩瘩的瘤状物要比较多,占到表面积的2/3以上;

③菌棒表面手摸着有柔软的感觉;

④接种孔附近有的地方开始转色。

2.2 脱袋时间

选择晴天或阴天的上行进行,秋冬季节有风天气菌棒易被风吹干,要避免在有风天气脱袋。温室内最适宜的温度为18~22℃,高于25℃或低于12℃时不应脱袋,高于25℃菌丝容易受到损伤,低于12℃脱袋后转色比较困难。

2.3 脱袋操作

脱袋时用刀子沿着塑料袋竖向割破,除去塑料袋取出菌棒,为了防止菌棒间霉菌的交叉感染,要一边剥离塑料袋一边将菌棒摆放到菇床上,如果有局部被感染的菌棒,应在脱袋后及时去除。防止杂菌孢子继续污染菌棒。

栽培香菇一般采用立袋式,菌棒摆放的倾斜度与地面一般成70~80℃倾角,形成鱼鳞状,菌棒与菌棒的间距为5cm左右,行距为25~30cm左右。脱袋以后为了防止菌棒水分损失过快应该及时浇水,浇水量大一点比较好,摆完菌棒后要及时的把薄膜盖到菌棒上面。

2.4 日常管理

脱袋后要加强管理,管理上要重点抓好控温、控湿、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

①温度管理:香菇在转色期对温度要求较高,前3~5天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差,脱袋3~5天要罩紧菇床上的薄膜,温度以20℃左右为好,3~5天后可去除菇床上的薄膜,此后最佳棚内温度控制在18~22℃。

②光照管理:温度过高时要放下卷帘,不用全放,放1/3~1/2就可以了。如果温度低于12℃时,就会出现转色太浅或者不转色的情况,检查温室薄膜,罩紧薄膜,增强菇床的保温性能,揭开卷帘,引光增温。温室内要加盖遮阳网,严禁阳光直接照射到菌棒上,光线明暗交叉的刺激有利于香菇转色,同时要增加散射光照射。

③湿度和水分管理: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70%~80%为好,可在早晚进行洒水,增加棚内湿度,不要在中午洒水,棚内湿度较大时要停止喷水,湿度78%时,可以打开温室薄膜来降低棚内湿度。

2.5 病虫害防治

①病害

生长在香菇上的杂菌很多,主要有木霉、青霉、毛霉等,防治最根本手段是在制作培养料时高温消毒消灭杂菌,转色期发现杂菌存在,首先要把杂菌部分进行切除然后喷施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②虫害

主要虫害是菇蝇等,可以悬挂黄板进行防治。

3 完成转色标准

正常条件下一般经15天左右菌棒即可完成转色,感观标准:料表呈棕色到棕褐色,形成一层似树皮状的褐色菌膜,白色菌斑约占菌棒总面积的10%以下,最好是全身通体呈棕色到棕褐色,菌膜厚度适中,菌棒富有弹性,重量较转色前减轻20%左右。

猜你喜欢

菌膜转色原基
胶东地区设施栽培奥尼尔和米斯蒂蓝莓花色苷代谢研究
活性氧与蜡样芽孢杆菌菌膜形成的相关性
食品环境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膜形成、转移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香菇菌棒转色期胞外酶活性变化
安全生物转色解决激素转色的品质困扰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基于群体Parrondo博弈的根分枝建模方法
四种不同接触表面蜡样芽孢杆菌菌膜形成的影响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翅原基生长分化的影响
Evaluation on formation rate of Pleurotus eryngii primordium under different humidity conditions by computer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