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四不”苗头的破解
2018-07-13陆胜龙
陆胜龙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几个月来,个别地方已暴露出“四不”(资金不够、定位不精、选点不优、干部不能)苗头,有给村、乡留下一堆外观漂亮而无用的“白象”式工程, 财政资金“过村回城”肥了经办人、村主任、镇干部的极大风险。
1 “四不”苗头
1.1 “四不”表现
1.1.1 资金不够缺口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金的支持,再好的工作规划只是纸上谈兵。
1.1.2 定位不精准。
没有精细识别管理对象的发展层次,没有按不同的层次需要,找出投入要素与管理资源的高效结合方式和路径,没有实现管理适配, 个别省提出“把每一个乡村都作为作品来精心打造”,结果注定会因错层管理造成不可挽回的管理失效和资源浪费。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真正达成“生活富裕”的主旨,这是上下共识,但具体决策人总装着不知道。很多村全村平日凑不出二三十名青壮年,并村以后硬件仍旧很差,只可能萎缩空心化。进城移居村民反而见效最快、效果最好,也更有益于原村村民。“乡村振兴”的中心归根到底是人,是村民的振兴,绝不等同于每个村振兴。
1.1.3 选点不优,缺乏前瞻,先天不足。
乡村振兴24字方针,产业兴旺排首位,缺乏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如无源之水。选点不优,乡风村风败坏,交通闭塞、物流成本无竞争力、劳动力奇缺,不具备起码的硬件条件,不经过整改并创造条件,是根本不能承担乡村振兴类项目建设的。
1.2 “四不”分析
1.2.1 “选点不优”是“四不”的根源。
“四不”互为扯拌,最致命的是“选点不优”。找 “砖家”做政府官员的“命题作文”,项目选点未科学规划,不立足乡情村情,好高骛远,又急于求成,最终过泛过滥。很多试点村片面要求后盾单位和友好单位对乡村振兴建设大力度、大尺度支持,不少单位难于兑现,烂尾几乎成了必然。
1.2.2 “选点不优” 是“四不”的伴生。
“又要...又要...”定位不精,乡村振兴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中未提的私货,夹带了进去,而且层层加码、越往下指标越细、越高。确保粮食安全很好,但有的省又插入“用5年时间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的超高指标,毫不顾及氮磷施用的客观实践,无法操作。
2 对“四不”苗头的破解
针对“四不”苗头,要坚持“产权为先、优选为本、环境为纲、产业为魂、村民为本”五个补充原则,优化细节设计,突出农民和投资客商的主体地位,对“老大难”村探索异地搬迁,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引导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壮大,真正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
2.1 产权为先,明晰产权关系。
经济落后地区上级训斥下级招商不力最常用的说辞就是“上海人两套房1000万,你招不到商是你没本事”,但是上海两套房子跌一半稳保500万,投资落后地区“1000万少到1~5个0”案例即很多,严重挫伤客商投资热情,后来者用脚投票,形不成务实高效的资金投入和建设运营机制。
对此,在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形式的“过村回城”的前提下,按照国有基础性投资“只进不出”的指导原则,在完善国有、公益性各类投资规范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既定思路的同时,明晰国有投资主体、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投资客商的产权关系,只要不是骗套国家项目资金,应该予以保障。产权证件发放工作要积极跟进,产权法律纠纷要稳妥解决。要坚持产权为先,优化细节设计,突出农民和投资客商的主体地位,优化营商环境。要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在公开中监督,激发全社会信心。
2.2 优选为本,环境为纲,牵好“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牛鼻子。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坚持科学规范,争创农村治污新业绩;要坚持建管并重,通过“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成功的模式,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要坚持人文特色,丰富村庄建设新内涵;要坚持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加快“美村”、“富民”的有机结合,把地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3 产业为魂,充分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
要进一步调整、丰富、升级三产结构,实现生产聚集、产业链条延伸,逐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城带乡,以工带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级要跳出农业抓农业,高瞻远瞩,不要老是围绕“赤霉病来了全省抓赤霉病、蓝耳病来了全省抓蓝耳病”转圈圈,省、地两级农业保险、农业价格物流信息、农产品期货、综合预测和反馈响应等公共服务长期缺位和供给不足的局面要加速扭转。
2.4 村民为本,进一步调动乡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乡村振兴实质还是人的发展,提高最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是最有效最有活力的要素。要坚持振兴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建设成效精准,要通过认真调研、摸清实情、宣讲政策、深入动员、厘清思路、制定目标、规划方向等措施和办法,与每家每户一一对接、精准契合,转变乡村群众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到自觉认同、主动参与、积极努力的良性状态,真正成为振兴主体和主力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正能量和不竭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