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学具
2018-07-13
小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在小学这个时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彻底形成,在学习时,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还是直观形象思维。但数学实际上是一门相对其他学科来讲比较抽象的学科,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不能有效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然而,通过利用学具,可以让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具体,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从而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学具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时最主要的目的,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通过让学生亲手操作学具,教师再利用学具进行知识讲解,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更直观有趣的现象。
如,在教学圆锥表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好一张扇纸,让学生利用扇纸制作一个圆锥,并以此为实例,让学生进行关于表面积计算的讨论,教师进行引导,使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
(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利用学具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时,需要学生进行拼、剪、测、比等操作,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他们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时会自主地思考问题,并且有效地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教师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可以利用梯形学具建立空间模型,转化抽象的图形,从而得到相应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利用学具来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更深入的认识,还能使学生的实践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三)可以有效地进行重点以及难点知识的教学
在小学数学里面,有一些数学概念十分抽象,学生很难清楚地理解这些知识,而通过使用学具,能够让学生对于这些概念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的教学课程也才会更加简单顺利。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利用学具来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更准确地把握相关的数学概念,让他们能够更加理性、直观地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在教学几何形体相关知识的时候,通过利用学具,可以让小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这些几何形体的情况。而通过形体建立的实际操作,学生甚至可以自己探索相应面积、周长的计算公式,并且对于这些抽象的事物会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敢于尝试解决实践问题。
二、 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合理使用学具的方法
(一)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要想有效地利用学具来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第一项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实际教学内容进行学具的设计和使用安排。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数学卡片、乘法口诀表等对应学具;在教学图形与几何体之前,应该提前准备好各种平面立体模型学具。还有一点十分重要,教师应该保证学具数量满足学生的实际人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具进行学习,避免出现有学生置身事外的情况。
(二)根据实际教学课程选择最合适的学具
在选择教学学具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不要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既可以自己制作学具,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情况选择素材来进行教学,同时,对于学生自创学具的想法要持支持态度,鼓励学生们自己进行学具的发明和创作。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里经常会用到的吸管、一次性筷子以及纸条等,这些学具比较常见且易于搜集,并且还实现了废物利用。因此,在选择教学学具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一些相应的材料进行教学。
(三)教师应该在合适的时候使用学具
教师要想让学具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使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学具更直观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同时对于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就必须要明白在什么时候使用学具对学生进行指导是最有效果的,只有在最合适的时候使用学具,才可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加减法知识时,教师不要让学生直接计算,而应该引导他们对运算的方式方法进行思考;在教学计算理论的时候,可以利用算盘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数学计算的原理。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有效地利用学具,在最合适的时机使用学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在进行实际教学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地寻找和知识相符的学具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对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