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归 生 活 触 摸 真 实
——浅析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2018-07-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理念不断被提及并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如何将生活化教学策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让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了当前思品教师急需解决和迫切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善于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得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为课堂注入新鲜活力,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社会、认知社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凸显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学生的潜力,让思想品德课堂因生活化教学而重焕生命。
一、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促进学生对课程教学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意识到学习思想品德学科对今后的发展和生活、工作的意义。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来引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思想品德三年级下《家乡哺育了我》单元“家乡的变化”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首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搜集家乡最近几年的变化,并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制作成PPT在课堂展示。同时,组织学生对家乡道路交通建设、桥梁工程、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讨论,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家乡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明白今日安稳的学习生活得来不易,要珍惜当下的学习环境和爱护家乡环境,并顺势提出了爱护环境的倡议。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触动学生的心弦。
二、 深入教材内容,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小学思想品德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设计。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地制宜,在基于教材来开展教学的同时要敢于跳出教材。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包含课本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来开展生活化教学,将德育渗透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思想品德四年级下《我们的合作》的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我设计了“三人四足”“拉球游戏”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玩的、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游戏,游戏结束后,邀请成功组的学生来分享他们的心得和秘诀,并且让其他学生思考导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真诚合作要以大局为重,切记不可出现个人主义,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体谅别人的难处,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
另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道理回归到生活中进行实践检验,从而使之真正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
三、 以活动为载体,融入生活内容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应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为主。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切记不可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而要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落实到生活中。只有立足于生活实践的教学,才能将课程价值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小学思想品德六年级下《可爱的地球》单元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我结合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科技馆里观看神舟飞船模型,感受科技的力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宇宙飞行的感受,同时邀请科技馆专家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科技知识,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感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以此为载体,将生活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自身的生活实践能力。
四、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生活化情境,深入教材内容,以活动为载体来开展教学活动,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