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办学校管理经验的思考
2018-07-13
一、 主题 :让每个生命都精彩
(一)教育的定义
“教育”的意思是:教育是培养一代新生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二)教育是什么
近现代对我所从事的乡村教育产生巨大启发的有两位中国学者。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体系。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当代:原云南省教育厅长、国家督学罗崇敏教授提出:“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这里面有个核心词——活动,我对此的感悟是用人影响人的活动,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罗崇敏提出的三生教育)。生命教育:使人认知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从而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珍惜生命;生存教育:使人认知生存、学会生存、挑战生存;生活教育:使人认知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提炼教育的定义和各种主张,结合我们从事的县城乡村教育现状,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教育就是对生命生存发展、生活意义进行有意识的影响,是一种展示,也是一种历程的修行,故而我们坚持“让每条生命都精彩”。
阐述:最根本的教育其实就是全体师生员工做好分内的事,传播正能量,相互影响;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善待生命,不辜负年华,用常规管理(习惯养成、品质塑造)提升学生,获得家长的信赖,以特长特色、教育教学成果来赢得学生及家长的青睐;让潜力生站在学校的最中央,让中等生站在教育出口的最前方,让优等生绽放芬芳。用(培养)专业人以专注心来做专业事,让每个细节变成生命的享受,使每个结点都发光,展示生命的精彩。
理念:顶层设计,规则支撑,文化生长。
思路:以模式为抓手,构建“德育为先、规范为本、素养为要”的教育模式,让德育融入日常规范标准管理,以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教学教研作为锦上添花的手段。
二、 对学生要求的三点解读
(一)对常规管理做法的粗略解读
学生一入学,就需将德育和安全教育融入常规管理中,从两休、三餐、路队、卫生(含内务)、纪律、课间、两操、文明礼仪开始,以珍爱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为主题,碎片化地融入每个班会课中,实施在常规细节中,根植在学生心灵的土壤中,使其明白学校学习生活的意义,激发其内驱力。
重点:关注与矫正学困生(让学困生站在班级最中央);以标准和规范来实行竞争,促进潜力生成长(让其站在教育的出口);将榜样示范的机会留给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优等生绽放芬芳)。学校值班教干、教师以及政教处、学生会组成巡查小组,每日巡查记录;值周教干开晨会通报,班主任进行具体细化,并作为量化考评考核的依据。构建政教处——年级——部——班级——小组——个人的量化体系,让学校成为一个教育系统(以政教处为组织部门,根据低、中、高不同年级其他从属)。
(二)对特色校本实施途径的解读(主要针对小学)
根据校情和学情,设定艺体类课程,以引导为主、选择为辅,进行选拔性测试,合理制定活动课程。一般来说,分为特殊课程(如对个人素质有要求的舞蹈、体育特长)和一般课程(如一二年级整体学习简笔画,三至五年级只作为选修课程,而六年级以上则停止学习这门课程,初中开设中招艺体特长培训),时间是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开始到期末前一周的每天下午最后一节。
总结:选定之初,定好方案,每天有专人负责巡查,每学期举行期末测试,选修结束后举行结业水平测试,颁发等级证书,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三)对课堂教学实施模式的解读
基于学校师生的现状,宜推行模式教学,更多的是突出“双主”(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以“生”为本(进行精彩呈现)。对于我校这样的民办学校,强力推行“模式教学”很有必要,提倡“定、导、思、测”四步教学法(附模式内容及实施方案)。
以目标为例,中国课程改革从关注“双基”到关注“方法”,然后到今天“三维目标”的转变,体现了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到“科学本位”再到追求“人本”的发展历程。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除了扎实将“七分管,三分教”的思想作为指导外,还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构建“人文”课堂。课堂即社会,学校即国家,活动育人是真理。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让生命成长,塑造人格。
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思总结、测试巩固及对定向目标的实现等环节,真正实施让生命精彩的途径。即 “让学困生站在课堂中央”,着力培养其学会、掌握;“让中等生站在学习出口处”,重点培养学生会学、理解、展示、质疑;“让优等生绽放芬芳”,立足于表达、展示。
整个过程为实现目标而活动,建构知识、方法体系,通过小组的自主、合作、探究,使得“教师、学生、教材(也可以是导学案)”三者在课堂上产生联系,让学生在“教”中学,让教师在“学”中教。其中学生的学习分为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营造以生命为主体,关注生命发展的课堂。
总结:学校管理,重要的是谈目标、流程等层级设计,对学生的评价和以让生命精彩为主题的人文文化营造。
三、 对教育者的几点要求
(一)要追求教育生命的四层境界
教育是一种生命的修行,你的心态决定你的境界,你的境界决定你参悟的程度。
第一,生存的境界。为学校和家庭个人的七件事所奔波和左右(只按一定标准和规范要求去做,可称在世)。
第二,生活的境界(俗称入世)。追求生活的诗意与远方,同时也有现实的苟且,力争让生活有意义,既有功利之心的自我陶醉式安逸,又有胸襟理想和抱负,也有遭遇坎坷与不被理解的失意。
第三,修炼的境界(俗称出世)。以润泽大众、集体的理想来度别人、炼自己,高瞻远瞩,虽历经磨难,仍至死不渝,坚持不懈,一心向教。
第四,灵魂的境界(俗称超世)。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追求生命的洒脱,顺势而引导,以灵魂的高度去料事度人。
综上:教育生命,概括起来就是追求用法家制度规范来律人,学习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就是一句话:用法家的尺准,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结合南怀瑾所说的人生最高境界可以归结为:法为本,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二)积极有力地执行工作
一是摆正心态,增强责任感、理解领会上级领导的意图或任务的标准流程,与领导或同事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二是分解和细化目标,形成工作思路和步骤(比加模仿、学习、借鉴别人)。把工作分配给合适的人,并制定工作计划和检查计划。
三是与执行者保持沟通,共同努力,把控过程,让每项工作落实到位;四是总结工作成果与不足,写反思案例,形成经验教训,为以后的高效工作留下章法。例如:开学报到、家长会、班会、各项活动等等。
总结:工作是做不完的,积极主动地谋划着完成远比以被动应付和拖延的心态来工作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大得多。
(三)养成好习惯,规划好未来
1. 健身与乐观
保持每天锻炼30分钟,拥有健康的体魄,戒除不良嗜好。将健身运动和工作有机结合,例如:每天10000步工作步数(个人喜欢用微信运动来定义),脚踏实地,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态和活跃的思维(站在最高的位置和领导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让身体在路上。
2. 学习与反思
坚持每天学习与反思60分钟。通过阅读书藉,提升个人理论;通过拜学名师,提升实践能力,如:增加专业知识,提升上课、管理水平等(可以让自己的课比别人慢一些)。谦虚、诚恳、低调、好学,坚持写工作反思日记,学会不断反思(特别是结果导向习惯),提升自我。
3. 规划与努力
结合单位与个人的实际情况,规划自己的未来,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让激励成为习惯,挖掘潜力,发挥正能量,保持努力拼搏的状态。
4. 与人合作,替人分忧
要融入团队,以真诚的心与人合作,乐于帮助别人;同时能为上级和同事分忧解难。
总结: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四、 对管理的总结领悟:教育,让身体和灵魂在路上
人生的路,是用脚和心一起走的。用脚走的叫现实,用心走的叫理想。人生的书,是用每件事的过程和结果来书写的。抓住了过程,写出的是努力;实现了目标,书写的是成功。人只有经历多一些事情才会成长,使自己不断成熟,这样才能成功。坚持正方向,学习正能量。让努力成为常态,让激励成为习惯;抬起头看天,低下头做事。胸腔充盈着理想,腿部充满了力量;行动看目标,做事靠方法。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纠结上;坚持奔跑,延展生命的长度;勤奋学习,拓展生命的宽度;提升自我,增加生命的高度;点燃激情,保持生命的温度。做温润的教育者,用温润之师,育温润之生。
愿生命有精彩,每一天都有意义。做好教育管理,身体和灵魂都要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