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血清学调查
2018-07-13
(青海省祁连县畜牧兽医站,青海祁连 810499)
1 前言
牦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可导致不同日龄阶段的牦牛感染。其中,幼龄牦牛的易感性最大。此病给青海牦牛养殖产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打击,死于此病的牛只每年都在500万头以上。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以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方式传播。目前,BVD-MD已呈世界性分布,每年给世界养牛业造成很大损失。为此,重视此病的防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内牦牛BVDV发病情况
我国牦牛BVDV感染早有报道,陈永侗等早在1 981即通过血清学检测发现牦牛感染BVDV,此后,牦牛感染在各地陆续有报道。1 991年洛桑列措从西藏急性腹泻牦牛中分离鉴定出BVDV,证实了该病的存在。雪梅于2002~2006年对四川阿坝牧区的牦牛进行了调查和统计,阿坝、红原和若尔盖3个县部分地区共发病1983头,死亡362头,死亡率为18 26%,通过BVD琼脂扩散试验和BVD血清中和试验进行血清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为25.0%和42 3%。薛艰省等调查发现青海省玛沁县的牦牛BVDV为11.49%,久治县牦牛BVDV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2.68%和2.92%,同时检出持续性感染(PI)牛为1%左右。高双娣用细胞中和试验检测BVD/MD抗体,甘肃牦牛阳性检出率为29 41%。Gao等对牦牛检测结果表明,西藏、青海和四川BVDV的血清学阳性率高达50%以上,个别地区达80%,并在四川红原检测到持续感染牛。目前,在我国牦牛主产区BVDV感染都已见报道,BVD已成为危害我国牦牛产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3 青海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型
此病致病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简称BVDV,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在青海本地的血清型调查中,目前可检疫的有一种血清型。但是,种间却又明显的抗原异质特性。
有研究学者根据病毒基因组5’非翻译区的序列进一步将致病病毒病型细分为I型和II型,同时,将I型又进一步细分为Ia,Ib,Ic,Id这四亚型。而在青海本地相关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血清型的分离鉴定中,以BVDV-1b和BVDV-1d亚型居多。实际上,1型血清型普遍用于疫苗的生产、诊断和研究。而2型血清型的分析中,由于Pstl位点的缺失导致中和活性远远逊于1型血清型。在青海本地有持续感染的患病病牛中,分离出的BVDV-II型同样有存在的病例。
此外,根据能否使培养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同样可将其分离出两种病型。其一,比如:NY-1株、SD-1株等等,此类在细胞中复制不会产生细胞病变。其二,比如:Singer株、NADL株和Osloss株等等。这两种生物型病毒与宿主细胞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在致病病毒血清型的研究中,对病毒基因及蛋白结构的认识相关研究已经展开。但是,NCP向CP型转变的机理、病毒对牛的持续感染、形成的免疫抑制,以及根据血清型展开疫苗研制等等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探究。
在此病病毒血清型的研究中,有个别感染牦牛感染后临床表现正常,检测血清型显阴性,整个机体基本处于免疫耐受阶段。但是,却时刻排毒,持久带毒,一旦被引进其他新牦牛群则有成为传染源的可能。这样的带菌动物体,往往潜在的威胁最大。持久的感染,可损害机体的免疫系统,加重并发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加重病情。同时,这样的问题给BVD的检测带来不小难度,这也是目前此病在世界范围流行难以控制的重要诱因之一。
4 青海牦牛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防治
(1)接种防疫疫苗,可用的接种疫苗有弱毒苗或灭活苗,目前已经有30年的使用历史。但是,近些年随病毒的持续变异,传统疫苗接种的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不少学者尝试研制更高效、安全的病毒性腹泻新型疫苗,比如:重组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在此病的接种防疫中均含有不错的效果。
(2)注意调整牛体免疫力,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有研究证实;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有破坏牛体肠道菌群平衡的可能,严重损害肝功,增加机体的耐药性,降低牛体的免疫力。为此,处于增强牛体抵抗力的角度考虑,可在饲料中酌情加有益菌群和免疫增强剂,对增强牛体抗病能力效果较好。
(3)营造优质的养殖环境,条件允许的牦牛养殖场,可酌情搭建地域宽阔的牛场,尽量回归到生态养殖模式。条件不允许的,应注意场内通风,做好温控,避免温度变化而造成的肠胃炎、感冒等等代谢性疾病。同时,注意调整养牛密度,严格消毒管理。根据每次季节的变化,合理控制消毒次数。此病流行期间,建议每周消毒1次,每月彻底消毒1次。消毒可用1%漂白粉溶液或其他高效的消毒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