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创新模式及对国内工程教育的启示

2018-07-13蔡小春

高教学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

蔡小春

摘  要: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利用中外优势互补,是高标准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基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生,深入分析针对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不同培养特点所探索创新的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结合对项目学生海外学习经历的调研访谈,提出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关键及建议,以此完善我国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4-0005-03

Abstract: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resources of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co-edu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cultivate talents. On account of the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at th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s of innovative international co-education modes fo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students respectively in-depth.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program students' abroad studying experience, keys and sugges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mode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s in China so as to cultivate more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engineering talents.

Keywords: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co-education mode; engineering education

一、概述

當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实质上是围绕人才竞争展开的。研究生教育为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已成为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我国具有庞大的工科学生数量,工科专业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14年11月13日第一次发布《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2013年度)》,报告指出[2]:高校在工程教育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如工科专业办学理念与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存在较大差距,办学特色不够鲜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以教为主”传统教学模式仍占据主流,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在工程科技前沿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水平、工程设计综合意识和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需要加强等。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人才成为各国当务之急,工程教育肩负着国家创新能力的重任。

如何在已有工科研究生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中,积极引进欧美一流大学的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将以满足专业化需求为导向的影响要素纳入其中,探索工科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创新模式[3-4],对于全面提升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培养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法则的高层次人才,扩大学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促进国际间工程教育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和流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化培养有效模式之一为双方学生的联合培养,即基于双方达成及签署的合作协议,中外导师与研究生一起共同制定联合培养方案,中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双方可发挥在导师、科研设施上的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例,研究生在上海交大第一年进行理论学习、完成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第二年赴国外利用外方的研究方法以及互补的实验设备,对课题的难点以及国内无法测试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完善。第三年(即第五学期)回到上海交大继续学习直至满足硕士学位要求。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将研究生教育提高到一个更新的层次,同时也拓宽了研究生的培养途径。

二、实施工科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创新模式实践

以教育部首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例,学院研究生阶段开展两大类培养模式,即4-5年制学术型研究生(硕博连读型)以及2.5年制专业硕士。前者学术型研究生项目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后者专业硕士项目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杰出的应用型工程师。面向这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学院相应开展不同种类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

(一)面向学术型研究生

针对学术型研究生硕博连读的培养特点,与国外高校开展硕博连读双学位项目。以法国巴黎高科硕博连读联合培养项目为例,项目模式:学生研究生一年级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习(课程学习),研究生二年级赴法国巴黎高科访问学习及科研训练(上学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如公式推导、理论构建等,下学期在参与实验室或公司科研项目),研究生三年级返回上海交大继续研究生博士阶段学习,期间第六学期在上海远程参加法国巴黎高科硕士学位答辩(或巴黎高科教授来沪),满足法国巴黎高科硕士学位要求的学生可在第七学期获得法国巴黎高科硕士学位。此项目设计以保证学生在赴法参加完交流之后回到交大继续做博士研究,有效提高了博士生国际化科研水平及博士生质量。

(二)面向专业型硕士

针对专业型硕士,开展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具体培养模式举例简介如下:

1. 与挪威科技大学开展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项目模式:研究生第一年在交大学习课程,后一年半在挪威科技大学习课程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双方考核后,可获得挪威科技大及交大双硕士学位。对于挪威科技大学的学生,由于挪威科技大学采用“3+2+3”本硕博教育,对接受工程教育的学生只颁发理科工程硕士学位,不颁发学士学位,因此对所有未来从事工程师的毕业生必须完成300学分的3+2本硕连读课程。因此,学生硕士第一学年在挪威,后一年半在交大完成双方硕士论文答辩。双方导师每年通过双边论坛加深科研合作,并与对方派出的交流生进行共同研究,发表联合论文数篇,提高了学生的国际化科研及学术水平,也加强了高校的国际化水平。

2. 与法国法国国立高等技术学院(ENSAM)开展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项目模式:研究生第一年在交大学习课程,后一年半年在法国ENSAM学习课程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双方考核后,可获得ENSAM's "Diplomed'ingéni

eur"和交大硕士学位。同样,法国学生研究生一年级进行课程学习,后一年半来交大进行科研及论文撰写。项目学生在国外进行远程视频学位答辩,由中外导师组成答辩小组,对学生的课题研究进行评价和鉴定。同时,中外导师平时进行科研合作讨论,共同指导学生科研项目,保证了中外联合培养的质量。

3. 与日本九州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开展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项目模式:研究生一年级在交大学习第一个学期,研究生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即春季学期3月左右交换到九大,在九大交流一学期(获得10个学分),并参加暑期学校,获得3个学分,研究生二年级回到交大学习,通过转学分或补少量的学分(如需要),拿到大部分的学分,并开始在双方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研究生二年级学习结束后,参加第二个暑期学校,获得3个学分,在撰写论文的同时,最终完成总的学分要求(30个学分),并申请开始申请学位,研究生三年级春季学期3月左右,向交大申请学位,再向九大申请学位,并最终获得双学位。此项目是基于上海交大与日本九州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在“亚洲校园”框架下的“中日韩能源与环境领域研究生教育合作计划”,促进中日韩大学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流动及科研合作。

4. 与法国石油发动机研究院开展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项目模式:研究生一年级在交大学习课程,二年级赴法国进行16个月的科研学习及企业实习,在法期间由法国公司资助,之后回到上海交大进行论文答辩。项目目标为企业,尤其是法资公司输送优秀的工程师。

三、工科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的创新模式实施效果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已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的已返回中国的学院研究生进行调研,并与部分项目同学进行了座谈。通过调研数据和座谈可以看出:80%以上的同学认为联合培养项目,对自己的工程动手、获取知识、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提高。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不仅丰富了在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经历,深入接触不同国家在政治、經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学生还增强了国际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同时,学生通过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以及高层次会议,在学术会议上展示自身研究成果,提高了外语表达能力、学术写作能力、外语阅读能力、口语沟通能力等。并且通过多形式多渠道,不断强化学术训练,与国外学者和学生建立广泛联系。联合培养同时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科研合作,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能紧紧跟随国际前沿发展,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科最前沿信息。

工科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点分析如下:

1. 导师研究领域必须相近

在执行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中一个重点即:中外导师研究领域必须相近,这样不仅可以共同指导学生的论文,使得论文完成保持连贯性,同时反过来促成双方导师的科研合作。若研究领域不相近,就失去了联合培养的意义,还会造成学生延期毕业等后果。

2. 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从导师研究领域配对、课程匹配、协议达成、选拔学生、学生在外反馈、返回母校、学分转换到最后的项目反馈,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保障项目持续有效的进行。

3. 建立中外联合培养的教学体系

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过程中,将中外联合培养方案融入既有方案中,选择既有培养方案的必修课程和有针对性的选修课,开设英语课程,既满足了联合培养的需求,又避免了多重培养方案的弊端。

四、对国内研究生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

(一)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仅仅局限于灌输式的教育,依照固定的教学大纲讲课,国外工程教育的优势就是提倡研究性学习,培养科研的自主性,教师不会直接把总结归纳好的知识提供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提取学生需要的材料。对于有兴趣的知识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尝试,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驱动力从应试和分数主导变为了兴趣和知识的需求主导。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鼓励,让学生独立完成课题,不仅使得学生获取知识,而且能够应用知识以及对知识进行创新。

(二)提高工科教育的实践性

国外工程课程几乎每门课都有实践环节,参观实验基地,或老师在课堂上搭建一个局域网,玩一些加深对实际情况理解的游戏(比如模拟电网是怎么分配电的,模拟不同的碳交易体系对市场的影响),有些课专门请一些在企业或者实验室工作的人来讲一些与实际相关的知识。理论教育和实际相结合,涉及的项目及案例多来源于工程实践及企业实际,学生潜移默化地拥有工程概念、常识及原理,用工程思维的方法思考和分析工程问题,提高对工程数据的分析能力,运用创新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与国外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实践、小组学术报告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学术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渐渐的学习到包容和接纳不同意见、尊重和欣赏他人、培养自己的全局意识和集体观念。同时,在小组报告及会议学术报告中,锻炼英语学术写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为以后成为国际化的工程师奠定基础。

(四)提高工科学生的社会责任

学生在联合培养过程中,接触世界前沿的研究领域,同时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如对工程规范、工程道德、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培养了敏感的意识,督促自己在处理工程问题时处理好这些关系,树立正确的工程意识。

参考文献:

[1]查建中,陆一平.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1-15.

[2]教育部.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呈现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第一份《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问世”[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987/201411/178168.html,2014-11-13.

[3]孟照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动因及其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 2009(7):16-19.

[4]张睦楚.高等教育国际化视域下的多维困境及其途径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4(10):17-21.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
基于CDIO模式的多层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移动组网实训教学改革
“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CDIO模式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基于工程思维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金属材料类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初探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管理类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专业认证视域下信息类高校人才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