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宏观经济学角度的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2018-07-13刘洁萍

炎黄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经济结构

摘 要:21世纪初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势越发明显。在“301调查”报告出炉后,美方以此为由大规模地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也受到了限制,对此我国采取了一些列措施进行反击,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本文从贸易统计、中美投资与储蓄差异、中美经济结构、外资企业受惠四个方面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成因,进一步指出中美贸易谈判针锋的焦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谈判;经济结构

1 从经济学角度看中美贸易失衡的成因

中美贸易统计在统计方式上存在差异,但中对美贸易总体为顺差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中美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了不同国家体制下的差异以及暴露出了我国经济结构上的问题。中美贸易巨额顺差的形成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说法。

(1)中美两国的国民在投资和储蓄上的差异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2]美国储蓄率低而消费率高,而中国正好相反。美国国民长期保持低储蓄率,其高福利制度和长期的低利率环境对居民过度消费有刺激作用,这就让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加大,从而总需求不断增加,而这又将寻求于进口的扩大,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中国由于传统观念以及国内信用体系尚不完善,金融体系建构有待提升,储蓄率一直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内,国内投资和生产供过于求,需大量出口来缓解产能过剩。

(2)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差异决定了中美贸易顺差。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凭借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3],而美国则在高科技、服务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一方面,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农产品、汽车零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美对于此类商品的贸易是自由的。但对中国企业,美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却设置了诸多限制。另外,美国具有强大的服务贸易优势,其服务贸易的规模和顺差都居于世界前列,但鉴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滞后,为了避免相关产业受到巨大冲击而溃散的情况,我国在服务业领域的开放程度上相对保守。[4]正是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以及中国服务贸易开放领域的防守态势制约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而贸易不对称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3)外企企业摄取了贸易顺差的大部分利润。2017年,外资企业对中国货物贸易顺差总额的贡献率是57%,其中有59%来自加工贸易。因此,国外在华企业贡献了我国的大部分出口,并且外资企业凭借其价值链分工的主导地位,从中国的出口中赚取了绝大部分利益。外资企业从中国庞大的贸易顺差中获益良多,甚至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体现的是跨国企业构建全球产业链的结果。[4]

2 从贸易失衡的原因看中美贸易谈判的焦点

(1)美国之意在于全面打开中国市场,获取中国市场的控制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逐渐打开国门,迎接来自世界的机遇和挑战,但在金融、法律、影视传播等服务业的开放程度仍较为保守。由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仍不成熟,为了避免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各国的冲击,我国在这一方面采取防守策略,面对需求巨大的中国市场和尚在发展中的中国金融服务业,美方必定在谈判中,进一步要求中国打开市场。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遏制中国科技与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美方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中美贸易谈判的焦点所在。由于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加强。虽然我国技术从“0到1”的创新不足,但从“1到n”的模仿再创作能力发挥到了极致。[5]目前全世界的专利申请里中国占了约40%,而且中国论文在世界核心期刊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虽然专利申请,科技创新的含金量比起美国略为逊色,但这无法掩盖中国崛起的势头。为此美方以知识产品侵犯为由,对涉及约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并限制中资企业在美并购。其中涉及的行业都包含于《中国制造2025》中,由此可见美方的战略目的在于遏制中国制造业的未来竞争力。

3 应对措施

(1)持續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减少对美的出口的经济依赖。

中美经贸关系的不对称关系体现在中国在经济贸易上对美国的高依存度。并使中国极易受到来自美方的经济约束,并且只能被动接受与应付。为了避免我国继续被美方牵着鼻子走的情况,我国应把握“一带一路”的投资和贸易机会,消化本国过剩产能,扩大对欧亚非等国家的进口,化解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遏制,争取国际社会支持。

(2)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巨额顺差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追求高增速的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面临着来自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平衡等难题和挑战。对此,应该持续助力产业升级,对战略性产品的研发不留余力。还应该从税收优惠、补贴等政府扶持中把高污染、高耗能低端产品剔除出去。此外,对外应加大开放的力度,迎接来自全球在养老、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地测试自身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参考文献

[1] 阳群.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

[2] Chinn,M.,Ito,H.2007.East Asia and Global Imbalances:Saving,Investment,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J].NBER Working Paper NO.13364.

[3] 佟家栋,谢丹阳,包群,黄群慧,李向阳,刘志彪,金碚,余淼杰,王孝松.“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笔谈[J].中国工业经济,2017(06):5-59.

[4] 王乐.贸易战中的背锅侠:外资掌控中国6万亿出口[J].中国外资,2017(05):38-39.

作者简介:

刘洁萍(1995-),女,汉,广东揭阳,本科在读,学生,华南师范大学,无研究方向,510000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摩擦经济结构
特朗普政府经贸政策对中国企业赴美ODI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经贸政策对中国企业赴美ODI的影响
中国应对特朗普减税法案冲击的思路与要领
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诱因与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未来发展态势及我国应对措施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建设与和谐发展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