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TBS灭鼠技术规范及应用前景

2018-07-13杨再学谈孝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技术规范应用前景贵州省

杨再学谈孝凤

摘 要:通過2010~2017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岑巩县、三都县、息烽县、瓮安县、凯里市、新蒲新区、安龙县、大方县、关岭县开展TBS灭鼠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明确了TBS安装方式和使用技术,探讨了TBS技术在农田鼠害监测中的作用,提升了鼠类无害化控制技术,实现了灭鼠技术向安全、绿色、无害化方向迈进,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TBS灭鼠技术规范,在全省农田鼠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BS灭鼠技术的特点是不使用杀鼠剂就可实现对农田害鼠的可持续控制,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兴的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国未来农田害鼠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贵州省农田害鼠绿色防控工作,就推广应用TBS灭鼠技术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TBS灭鼠技术经费投入,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建设能力;二是加强TBS灭鼠技术示范区建立,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覆盖率;三是加强TBS灭鼠技术试验研究,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水平。

关键词:TBS灭鼠;技术规范;控制效果;应用前景;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Q958.1;S443.3(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18)03-0056-06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18.03.01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Trap Barrier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Rod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YANG Zaixue1*, TAN Xiaofeng2

(1.Guizhou Yuqing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Yuqing, Guizhou 564400 China; 2. Guizhou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

Abstract:The technological demonstration study of trap barrier system (TBS) for the management of rodents in counties of Guizhou Province (Yuqing, Cengong, Sandu, Xifeng, Wengan, Kaili, Xinpu, Anlong, Dafang, and Guanling) in 2010-2017 has achieved valuable results. Through this study, we understood the specific install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BS, discussed the function of TBS in agriculture rodent monitoring, and improved the harmless rodent control. This achievement has moved the TBS towards a safe, green and ecologically harmless direction and thus formed an initial effici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BS. The stud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crop rodents green management for the whole province. TBS is a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control crop rodents without using rodenticid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efficiency, greennes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a newly-developing rodent manage technology, it has a wide potential use in farming areas in China. Here we propose three practical advices towards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BS technology in the crop rodents control process in Guizhou Province. First is to enhance the investment of TBS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ability of crop roden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Second is to reinforce the technological demonstration of TBS and improve the covering of crop rodent control. Third is to strengthen the trial study of TBS and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rodent management.

Key words: trap barrier system;technology demonstration;control effect;application prospect;Guizhou Province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作物种植日趋多样化,免耕栽培面积不断加大,田间食物条件丰富,加之气候变暖,促进害鼠种群密度上升,导致我国农田害鼠发生危害较为严重。而目前针对鼠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仍是化学药物灭鼠,因长期使用杀鼠剂灭鼠导致害鼠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同时造成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也引起国内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TBS(Trap-Barried System)灭鼠技术是指使用捕鼠器+围栏系统进行鼠类控制的方法,又称围栏陷阱法,是根据鼠类行为,利用栖息地与农作物空间分布格局对害鼠的诱捕系统[2],其原理是在保持原有生产措施与结构的前提下,不使用杀鼠剂和其他药物,利用鼠类的行为特点,通过捕鼠器与围栏相结合的形式控制农田害鼠的技术措施[3-4]。TBS灭鼠技术最早源于印度地区的水稻生产[5],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水稻田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广[6-9],中国从2007年开始开展TBS灭鼠技术试验探索,先后在新疆、湖南、四川、安徽、吉林、辽宁、青海、天津、河北、北京、河南等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小麦田、水稻田、大豆田、马铃薯田、玉米地、蔬菜地等生境类型地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效果[3-4,10-36],是近年来我国兴起的一项新型、环保、无害化的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张鹏等[37]简述了围栏捕鼠(TBS)技术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实现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农田害鼠综合治理效果。贵州省从2010年开始,先后在余庆县、岑巩县、三都县、息烽县、瓮安县、凯里市、新蒲新区、安龙县、大方县、关岭县开展了TBS灭鼠技术试验示范研究[1,38-44],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TBS灭鼠技术规范,在全省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TBS灭鼠技术规范

1.1 使用材料

1.1.1 捕鼠筒 材料为铝铁皮,厚度为0.5 mm,呈半圆形,筒直径上部25~30 cm,下部30~35 cm,筒高50~55 cm(图1),底部留4个直径小于0.5 cm的圆孔,使筒内雨水能够渗出。每个TBS围栏需捕鼠筒12个。

1.1.2 围栏及固定杆 围栏材料为金属筛网,孔径≤1 cm、高度>50 cm,围栏的地上部分高度为30~40 cm,地下部分深度大于20 cm。固定杆材料为钢筋、竹杆或木杆,长100 cm,作用是固定围栏,其间距为4~5 m(图2)。每个TBS围栏需围栏60 m,固定杆16根。捕鼠筒、围栏及固定杆均由北京市隆化新业卫生杀虫剂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2 安装方法

1.2.1 封闭式TBS安装方法 一个整体的封闭TBS围栏长20 m,宽10 m(图3),围栏地上部分高度30~40 cm,埋入地下深度>20 cm,用固定杆固定,沿围栏边缘每间隔5 m埋设1个捕鼠筒,围栏长边放置4个捕鼠筒,短边放置2个捕鼠筒,共12个捕鼠筒,捕鼠筒直边紧贴围栏,上沿与地面平行,并在围栏上剪一个宽15 cm,高10 cm的方形开口,供鼠类进入。

1.2.2 开放式(直线型)TBS安装方法 在田间按直线直接安装1个60 m开放式TBS围栏,或者按直线安装2个30 m开放式TBS围栏,每5 m埋设1个捕鼠筒(图4),共12个捕鼠筒。

1.3 TBS使用技术

1.3.1 设置技术 平坝区可选择使用封闭式TBS围栏,山区、坡地可选择使用开放式TBS围栏。TBS围栏内作物早于围栏外作物7~10 d播种,使其围栏内作物长势早于围栏外作物长势,有利于诱捕鼠类。农田每20~30 hm2安装4个TBS围栏,每个TBS围栏相距100 m,TBS围栏设置数量不限。

1.3.2 维护技术 及时清除TBS围栏捕鼠筒内的淤泥、积水和杂物等,及时清除TBS围栏捕鼠筒外开口处的杂草,以便鼠类能够顺利进入。发现青蛙掉入捕鼠筒内要及时取出放生,以保护农业害虫天敌,维护种群生态平衡。

1.3.3 监测技术 TBS围栏技术可作鼠情监测,既可获得大量鼠类标本及研究数据,又能减少鼠情监测人员的置夹工作量,弥补夹夜法调查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常见鼠种和稀有鼠种,可长期使用TBS围栏捕获更多的鼠类标本,摸清当地鼠种种类,从而解决使用夹夜法捕鼠难的问题。

1.4 控制效果调查

1.4.1 调查方法 TBS围栏安装后,每5 d检查1次TBS围栏内每个捕鼠筒的捕鼠情况,观察捕获的鼠类是否死亡、是否有鼠间争斗现象,记载捕获鼠种的种类、性别,解剖观察其繁殖情况。统计分析TBS灭鼠技术实施期间的捕鼠数量和鼠种种类,不同鼠种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确定农田的优势鼠种。同时,观察记载作物生育期情况。采用夹夜法调查捕获率(鼠密度),每个控制区置夹200夹夜以上,捕获率(%)=捕获鼠数/置夹数×100。

1.4.2 控制效果 根据灭鼠前和灭鼠后鼠密度的变化情况计算控制效果,控制效果(%)=灭鼠前鼠密度-灭鼠后鼠密度)/灭鼠前鼠密度×100。

2 TBS灭鼠技术控制效果

2.1 捕鼠种类及数量

2011~2017年在余庆县、岑巩县、三都县等10个县(市、区)的玉米地、小麦地、水稻田、葡萄园等生境共安装TBS围栏31个,总捕获鼠类1855只(表1),每个TBS围栏平均捕鼠59.84只。经分类鉴定,捕获鼠种种类隶属啮齿目(Rodentia)和食虫目(Insectivora)共10种,其中,以捕获小家鼠(Mus musculus)最多,共捕获707只,占捕鼠总数的38.11%,其次是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共捕获545只,占捕鼠总数的29.38%,捕获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胸鼠(Rattus tanezumi)274只、134只,分别占捕鼠總数的14.77%、7.22%,捕获鼩鼱(Sorex minutus)140只,占捕鼠总数的7.55%,捕获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锡金小家鼠(Mus pahari)、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黑腹绒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共计55只,占捕鼠总数的2.96%。TBS围栏捕获鼠种种类及鼠种组成与各县历年鼠情监测结果基本相一致[45-46]。

2.2 控制效果

2010~2014年在余庆县、三都县、息烽县、瓮安县的TBS灭鼠技术试验区调查,TBS灭鼠后各县试验区田间鼠密度均明显下降,试验前鼠密度为4.00%~5.38%,平均鼠密度为4.74%,试验后平均鼠密度下降为1.46%~2.83%,平均鼠密度为2.05%,对农田害鼠的控制效果为43.33%~63.80%,平均控制效果为56.77%(表2)。说明TBS滅鼠技术对农田害鼠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3 不同安装方式捕鼠数量

2014~2016年在瓮安县、息烽县、安龙县、新蒲新区的玉米地、小麦地开展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TBS围栏灭鼠对比试验,8个TBS围栏共捕获鼠类599只(表3),每个TBS围栏平均捕鼠74.88只,其中,4个封闭式TBS共捕获鼠类242只,每个TBS围栏平均捕鼠60.50只,占捕鼠总数的40.40%,4个开放式TBS捕获鼠类357只,每个TBS围栏平均捕鼠89.25只,占捕鼠总数59.60%,开放式TBS捕鼠数量明显多于封闭式TBS。对比试验表明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TBS围栏对农田害鼠都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两种TBS安装方式均可使用。在田间安装TBS围栏时,开放式TBS比封闭式TBS操作方便,不受地形限制,也不影响农事操作[40]。由于贵州地形地貌复杂,农耕区坡地较多,因此,在贵州坡地山区可选择使用开放式TBS围栏,在平坝区域可选择使用封闭式TBS围栏[43]。

3 TBS灭鼠技术应用前景

TBS灭鼠技术的特点是不使用杀鼠剂就可实现对农田害鼠的可持续控制,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等优点,对人、畜禽和鼠类天敌安全,无环境污染,成本低,能维护农区的生态平衡[1,4,14,16,47],在国内外的农田害鼠防治实践中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17],特别是在经济作物生产区使用TBS灭鼠技术进行害鼠控制,更具有经济价值[1],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项无害化绿色防鼠技术措施[47]。因此,TBS灭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国未来农田害鼠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10年以来,贵州省在10个县(市、区)组织开展了TBS灭鼠技术试验示范应用,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明确了TBS安装方式和使用技术,探讨了TBS技术在农区鼠害监测中的作用,提升了鼠类无害化控制技术,实现了灭鼠技术向安全、绿色、无害化方向迈进。针对贵州省农田害鼠绿色防控工作,就推广应用TBS灭鼠技术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TBS灭鼠技术经费投入,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建设能力。各级政府要加强灭鼠经费投入,并列入财政预算,特别是加大TBS灭鼠技术经费投入力度,用于开展鼠情监测和绿色防控技术灭鼠试验示范应用工作,不断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建设能力,实现农田害鼠的可持续治理,有效地控制农田害鼠的发生危害,减少鼠害损失,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二是加强TBS灭鼠技术示范区建立,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覆盖率。各地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鼠害发生情况,建立TBS灭鼠技术示范区和毒饵站灭鼠示范区,大力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TBS灭鼠技术及毒饵站灭鼠技术等害鼠绿色防控技术,强化灭鼠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鼠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药零增长行动。

三是加强TBS灭鼠技术试验研究,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各级植保部门要深入开展TBS不同安装方式及安装密度、不同作物及不同区域使用技术、TBS控制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估方法、TBS设置大小及控制辐射范围、TBS使用材料研制开发以及在鼠情监测预报中的作用等技术标准体系的试验示范研究,不断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水平,进一步集成优化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丰富完善贵州省TBS灭鼠技术规范,使其在农田害鼠防治、保护粮食生产和群众身体健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杨再学,郭永旺,金 星,等.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效果初报[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31(4):301-306.

[2] 施大钊,郭永旺,苏红田.农牧业鼠害及控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9,20(6):499-501.

[3] 王振坤,戴爱梅,郭永旺,等.TBS技术在小麦田的控鼠试验[J].中国植保导刊,2009,29(9):29-30.

[4] 王显报,郭永旺,蒋 凡,等.TBS技术在农田害鼠长期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22(1):57-56.

[5] Lam Y M.Rice as a trap crop for the rice field rat in Malaysia[C].Proceedings of the 13th Vertebrate Pest Conference, California:Monterrey, 1988:123-128.

[6] Singleton G R, Sudarmaji J J, Suriapermana S.An experimental field study to evaluate a trap-barrier system and fumigation for controlling the rice field rat, Rattus argentiventer, in rice crops in West Java[J].Crop Protection,1998, 17(1):55-64.

[7] Singleton G R, Brown P R, Jacob J.Ecologically-based rodent management:its effectiveness in cropping system in South-East Asia[J].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04, 52(2):163-171.

[8] Singleton G R, Sudarmaji J J, Krebs C J.An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rodents in reducing damage to lowland rice crops in Indonesia[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5, 107(1):75-82.

[9] Brown P R, Nguyen P T, Singleton G R, et al.Ecologically based rodent management in the real world:applied to a mixed agro-ecosystem in Vietnam[J].Ecological Applications, 2006, 16(5):2000-2010.

[10] 陈越华.围栏捕鼠技术[J].湖南农业,2008(6):13.

[11] 陈越华,陈 伟.围栏捕鼠技术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09(10):97-98.

[12] 陈 昊.TBS技术农田控鼠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6):138-139.

[13] 杨海波,林文忠.TBS灭鼠试验[J].新农业,2011(1):21.

[14] 伊力亚尔,热依汗古丽,马合木提.TBS技术在麦田防鼠中的试验研究[J].新疆农机化,2011(2):6-7.

[15] 戴爱梅,刘新兰,许 秀,等.TBS技术绿色防鼠试验[J].植物医生,2011,24(3):45-46.

[16] 李广华,伊力亚尔,魏新政,等.新疆TBS灭鼠技术示范应用效果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8):27-29.

[17] 郭永旺,张振铎,李国忠,等.围栏陷阱(TBS)捕鼠技术对玉米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及鼠害产量损失研究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10):20-22.

[18] 李国忠,张敬德,郑 凯,等.TBS控鼠技术在玉米田应用效果初报[J].植物保护,2012,38(1):174-176.

[19] 张可田.乌兰县麦田鼠害TBS防控技术应用效果初报[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2):85-87.

[20] 何 玲,穆 龙.TBS灭鼠技术在新疆的应用[J].新疆农垦科技,2012(2):21-22.

[21] 杨占彪.大通县农田鼠害TBS防控技术实验初报[J].青海农技推广,2012(2):34-36.

[22] 张宇卫,祁生源,吴玉栋,等.TBS技术在青海省鼠情监测中的应用试验[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9):44-46.

[23] 李育静.西宁地区TBS系统控鼠技术在马铃薯田应用效果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2(10):50-51.

[24] 梁红春,兰 璞,郭永旺.围栏捕鼠技术在天津地区应用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2):145-146.

[25] 王光友,张振铎,尹永林,等.TBS技术防治大豆田害鼠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1):30-33.

[26] 周措吉.共和县TBS捕鼠技术示范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2):40-42.

[27] 谢春晖.湟中县TBS技术绿色控鼠试验初报[J].青海农技推广,2015(2):20-21.

[28] 郑广永,李寿义,孙晓计.不同形状TBS(围栏+捕鼠器)监控效果对比试验浅析[J].河北农业,2015(12):29-31.

[29] 吴金美,高 军,张艳玲,等.卢龙县捕鼠器+围栏系统围村灭鼠示范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46-147.

[30] 张玉慧.生态控鼠技术研究[J].河北农业,2016(2):35-36.

[31] 戴爱梅,欧阳春华,郭永旺,等.直线形围栏陷阱系统对玉米地鼠情的监测效果[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7):981-925.

[32] 郭永旺,李全喜,张敬德,等.围栏陷阱法(TBS)对东北地区玉米地害鼠的防治效益[J].中国植保导刊,2016,36(12):29-33.

[33] 袁志强,董 杰,岳 瑾,等.捕鼠桶尺寸对围栏陷阱系统(TBS)捕鼠效果的影响[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1):23-26.

[34] 靳广宇,张淑英,姜晓萍,等.吉林省蛟河市2016年TBS农田灭鼠试验示范[J].基层农技推广,2017(6):34-36.

[35] 赵志强.直线网栏陷阱(TBS)试验对农田控鼠及监测效果的研究[J].种子科技,2017(9):131-132.

[36] 边红伟.围栏式捕鼠器(TBS)对农田害鼠防控效果[A].河南省植物保護学会第十一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7:276-278.

[37] 张 鹏,张 博.围栏捕鼠(TBS)技术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0(6):93-96.

[38] 徐 欣,刘成发.TBS围栏式捕鼠器的灭鼠效果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31(6):506-508.

[39] 艾祯仙,周朝霞,陆晓欢,等.TBS灭鼠技术的效果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34(3):82-85.

[40] 潘世昌,李 梅,宋致书,等.不同安装方式TBS围栏控制农田害鼠效果比较[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5):27-30.

[41] 余文芹,李恩涛,周全忠,等.瓮安县TBS围栏控制农田害鼠试验效果[J].植物医生,2015(6):24-26.

[42] 韦应敏,留 青,杨德辉,等.开放式和封闭式TBS捕鼠效果观察[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6,35(2):35-38.

[43] 郑元利,唐相群,杨再学,等.开放式和封闭式围栏陷阱对农田小型兽类的控制效果[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6,12(3):205-208.

[44] 留 青,韦应敏,李定超,等.开放式TBS围栏不同高度捕鼠筒捕鼠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7(14):96-97.

[45] 杨再学,金 星,刘 晋,等.贵州省1984~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J].农学学报,2011,1(7):11-17.

[46] 杨再学,谈孝凤.贵州省2011~2016年农区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8):31-34.

[47] 郭永旺,王 登,施大钊.我国农业鼠害发生状况及防控技术进展[J].植物保护,2013,39(5):62-69.

猜你喜欢

技术规范应用前景贵州省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基于热水器除菌技术规范的相关概述与分析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肉羊饲养管理技术
浅析我国供电企业服务营销对策
400kA双钢棒保温型铝电解槽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