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应试教育下高中生数学概念的学习方式

2018-07-13盛林

现代营销·理论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数学概念学习方式

盛林

摘 要: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生对数学的学习普遍存在学习方法呆板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数学概念死记硬背,只会套用公式做题,忽视了对数学概念的深入思考。这导致高考学生只会机械式做题却难以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举一反三。为此,本文通过调查文献,首先从应试教育下数学概念的学习现状出发,阐述了数学概念及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数学概念学习的因素,详细论述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的方式方法,并给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高中生指明正确的数学概念学习方式,以提高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应试教育 高中生 数学概念 学习方式

一、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现状

1.学习方法呆板。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与初中不同之处除了量的增加,在深度上的加大更为明显,而许多高中生并没有对此变化合理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高中数学更为抽象,不再是以简单的语言描述问题,更多的需要高中生通过集合语言、函数语言等来解决问题,但呆板的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锻炼,一味地套用书本上的公式而不追求结论的探索过程,使高中生无法更好的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2.缺乏对数学概念的深入思考目前数学学习轻视概念而重视解题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教师凭借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熟悉了高中能够涉及到的各种题型,在教学活动上更多的选择以题代讲的方式开展,这也给高中生带来了一个错误的认知,轻视数学概念。大部分高中生在大量的例题演练中更不会主动对解题方式的由来进行深入思考,只是在已有的解题模式下进行模仿,一旦遇到新的题型或设问便束手无策。

3.通过死记硬背学习数学。学习数学概念,大部分高中生都是利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记忆数学公式和概念。但是随着知识点的增多,概念的区分度越来越小,很多数学概念如果不理解,只是死記硬背,到头来就不会灵活运用了,也不可能熟练地运用公式去解题。最终导致很多高中生数学学习越来越困难,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面对数学望而却步,败下阵来。

二、因素分析

1.教材。教材是所有阶段学习中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教材应当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创造性的进行教学。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但是高中教材本身就具有数量多、难度大的特点,同时教师与学生还要面对高考,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许多教学内容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讲练,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老师不得不选择弱化概念的讲述而给习题留出时间,把有限的时间放在突破较难的题目上,这样大容量且高难度的学习也是造成高中生对概念不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师。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很多教师不能正确把握让学生自学程度的度,在学习上给学生的权利过大,希望通过自学例题、试卷来提高数学水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从基础的概念开始带领学生探索每一个模块的知识,但是自学只适合预习以及在有一定基础上的自我提升,知识体系的构建还需要老师的参与。没有学习概念的过程,在死记硬背中学数学,也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数学。

3.学生。一方面,任何阶段的学生都会在学习上存在惯性思维,大量的练习让他们在面对简单、重复的题目时很轻松,但是,在新的东西面前就捉襟见肘了。因为随着学习深度增加,很多名词会有不同的来解释,如果不能很好的区分各个概念的异同,就会没有思路、解题混乱,而目前高中生对概念区分的关注少之又少,他们很难走出一开始自己对某项事物的认知范围,无法接受新的概念,思维就受到了局限。

三、建议

1.加强数学史的学习。数学史大多是一些数学家如何实验、如何发现定理总结概念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伟大的数学家,学习他们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数学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符合高中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从源头出发,同时,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参与到数学史的讲述中来,培养学生探索与自学的能力,也有助于打好学习概念的基础。

2.感知学习。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要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一味的死记硬背只会造成学习效率低,记不牢。而利用感知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目前在实际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开启了学生的视觉通道、听觉通道、交互认知通道,使得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愉快地进行学习,同时提升了学习效率。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应试教育下的数学学习模式也必须进行一次革命性的改变。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已经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量,更不能由此举一反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本文通过各种文献调查,浅议了数学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和偏差,提出了数学概念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共鸣,共同探讨更好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莉霞.对高等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5

[2]郑毓信.数学教师如何才能用好教材[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

[3]杨治良.概念形成过程的一项实验研究——兼谈死记硬背在概念形成中的消极作用[J].心理科学通讯,1985

[4]周娟娟. 影响高中生数学概念学习的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

[5]唐洁琼.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的概念教学[D].苏州大学,2015

[6]刘应会.感知学习:游戏学习的原理和方式[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3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数学概念学习方式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