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六何”分析框架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8-07-13吴月瑞
吴月瑞
自胡晓风等(1989)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创业教育的宗旨、目标、原则和实施方法的研究以来,国内创业教育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长期缓慢到近期白热化的发展态势。据中国知网数据(以“创业教育”为主题、“创新创业教育”或“创业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1989~2008年探讨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量有2521篇,而2009年至今发表的文献量为19722篇,尤其是近年从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高度,提出了要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成效的要求,各界对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就越来越重视了。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文献存在数量多、内容广、界定模糊等问题,有的侧重于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方法);有的侧重于探讨创业教育的资源和条件;有的则关注其对象——大学生的问题等,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的探讨、系统的总结。而且,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考察对象的需求,方法模式需要确定阶段,资源和条件与模式设计相匹配,又与动因相互影响。因此,本文运用“六何”分析框架,从开展或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因是什么(Why)、开展或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是谁(Who)、怎样(How)开展或实施、开展或实施有哪些阶段(When)、开展或实施的对象有什么特征(What)和在什么资源条件下进行(Where)这六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述评,并进行逻辑关系整合,构建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系统性分析框架,最后提出一些研究对策与建议。
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因(Why)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继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其在国内的发展受到来自社会经济与科技、制度环境等的影响。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力量。经济和科技因素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更多见于媒体报纸。在经济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新常态”的出现,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使得国家拉动社会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谋出路,因此,以创业促就业,鼓励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必然手段。在科技方面的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层数不穷,而新企业的寿命却在不断缩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也能给社会提供大量的優秀人才。
制度一方面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又阻碍着它的发展。在政策上,自国家发布“教学[1999]2号”文首提“创业”至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文件有20余个。在国家大的政策引导下,各地多数高校纷纷出台相应的制度规范来倡导创新创业教育。但是,由于落地制度、管理实施细则等情况跟不上实际,如严格的学籍管理、学位管理制度、创业活动的资金扶持、创业指导服务、师资缺乏等方面,导致高校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观念滞后、管理无序、结构松散等,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其创新能力的发挥。
总之,制度因素既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因,也是阻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完善创新创业政策,制定从各地政府、社会团体到高校联动的制度措施,只有采用分层次、分目标、有针对性、有评价的创新创业实施规范,才能推动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Who)
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对高校作为主体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二是校内组织机构或管理部门。
高校作为教育主体,对其定位和认识经历了创业(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同,导致高校的定位不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点也就不相同。有学者提出,高职院校办学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主要以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评价指标,这导致管理者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高。创业教育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而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人才为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体系,也是一个生态系统,高校是系统的主干,在系统中,高校的作用被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定政策,以此进行引导和保障;二是实施方案、过程管理;三是考核和评价。在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中,除高校外,政府、社会、企业的主体作用也不可或缺,在国外,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能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而国内的很多扶持政策的落实,需要工商部门、税务部门、银行等的贯彻执行,仅规定由高校落实,便不具备可操作性。
就高校内部组织机构或管理部门来说,创新创业教育的职能管理不尽科学。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主管机构,有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来承担,也有高校交由学生来负责,导致实际效果不是促进了学生实践却无法推动教学运行,就是推动了教学运行却无法促进学生实践。由于专管机构的这种形式化和分散性,难以使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内形成有机协议的统一体,因此,倡导高校内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不仅是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借鉴,也是多数研究者们的对策建议。
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How)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开展”,国内外各高校都总结了自己的做法。以培养创业人才为目标的创业教育曾出现了如高等院校的创业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普及创业意识的人大模式、以进行学生创业技能训练为主的北航模式、以鼓励学生创业为特色的上交模式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展的以提高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SYB项目、多家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等,这些模式在十多年的发展与推广中已然成熟。以培养创业精神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来开展仍被学者们热议着,有不少学者在学习国外斯坦福模式、麻省理工模式、欧林三角模式、剑桥模式、欧盟模式等优秀模式和继承国内创业教育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大学、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主体协同运作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式;以“创造——创新——创业”的过程培养方式形成与之对应的结果“新想法——新产品——新企业”的“三创教育”模式;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两门或以上学科整合、知识融合培养创新思维与意识,从不同视角看问题及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模式;由企业提供实战指导、学校提供场所支持、政府提供资金政策优惠形成“前店”的实战基地,由学校提供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和素质培养形成“后校”的理论课堂的 “前店后校”模式;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广谱式”教育理念和形成“通识型”“嵌入型”“专业型”“职业型”四个层面“全覆盖”“分层次”“差异化”的培养体系架构等。
关于概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学者们提出了不少建议,但多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评价考核方法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阐述了他们基于实践的思考。除了“三创教育”模式在武汉大学、台湾和香港地区高校已有应用实践,其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处于提出观念、针对现有实践经验的研讨、补充和改良阶段,缺少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和经过实践验证的理论总结。因此,如何不拘于现有资源和模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实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段(When)
“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阶段性。从最初的“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当前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从时代背景、政策环境,还是教育关注点都有所不同。钟汝能(2015)认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从“自发——自觉——主动”的过程,从响应程度、战略定位、教育理念、阶段内容、推进策略和社会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估,建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高校自主探索阶段(1997~2001),典型特征是创业教育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部分高校自发从教学理念、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第二阶段是试点阶段(2002~2009),典型特征是侧重于创业教育,部分高校和学者在理念更新、课程体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第三阶段是全面实施阶段(2010至今),典型特征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并重,中国创新创业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建立起日渐完善的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内的发展也具有阶段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运作,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定位、内容、推进策略、实施和贡献等都需要明确。对于已有的高校经验来说,多是局部阐述问题和提出对策,并未从系统的过程观来分析。因此,认清内在的发展逻辑和阶段特点,才能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展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特征(What)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才能因地制宜地开展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获得学生的认可,才能让高校更有竞争力。据调查和研究发现,首先,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和认知不够,以至于多数学生把创新创业作为逃避就业的一种被动的简单尝试;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唯成绩、学历、证书至上,从众心理强烈,缺乏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其次,大学生创业意愿整体较低,受所在年级影响较深。年级越高,面对的就业压力越大,创业意愿相对较高;年级越低的大学生,就业压力越小,创业意愿就越低。第三,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对社会性能力需求更高,而有的学生对创造性能力或管理性能力的需求更强烈。有趣的是,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又会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整体的持续推进而表现出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接受程度、反应会出现差异;不同学生在同一阶段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提升也会存在差异,表现出差异性和层次性。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既要考慮学生的需求,也要结合专业院校的特点。虽然开展分层次、分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大方向,但也要避免跟风和形式主义,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实施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既是高校面对的共同问题,也是各个院校要解决的个性化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和条件(Where)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条件包括教育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教育环境保障。
教育管理制度
各高校对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都有着极高的需求;学生则对宽松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出了较高的需求。
师资队伍
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与实施的中坚力量。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阻碍就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生师比不足、教师的能力不强、师资培训发展体系不完备。如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双师型”教师、改革评价体系、多渠道引入更多企业型、专家型师资是各高校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目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整体设计、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没有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出发、课程内容单一化、教学方式形式化、教材同质化等问题。采用“融入式”“分阶段”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法,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全体学生到少数有创业能力、创业经验的学生,开设从通识课到专业课、导师实践课等分阶段、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课程。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依据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成就开发课程内容、完善相关教材。
信息资源
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获取和管理资源的有效途径。信息资源既包括“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包括各种“学习网站”“课程网站”“实践平台”“资源库”等不同功能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不仅包括校内的创业文化和氛围,也包括区域创新创业环境。关于区域发展的教育协同机制,应制定与教育有关的相关服务,采用激励的方式,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例如,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较好、创新创业氛围较浓,这些地区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资源就更为丰富了,对于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也更加容易。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调动各方资源。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备、相关教学资源匮乏、实践基地短缺等问题,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天津创业服务中心、天津市多家企业联合共同构建了“一课、一站、一网、一基地”的融入递进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短短几年的发展时间里成效显著。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应是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高校优势与产业特色相结合、与地方发展相结合,通过“校政企园”四方联动,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在政策制度上有保障、在设计上有资源、在实施上有氛围、在推广上有应用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框架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体系,体系内部包括多个元素,本文借助“六何”分析框架从系统内部: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因、实施的主体、开展的模式、发展的阶段、教育的对象、支撑的资源和条件这六个方面,让读者清楚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开展和实施状况。在研究中,这六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首先,动因、主体和资源条件是创新创业教育作用的条件,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和培育对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结果;其次,发展阶段与教育模式相互影响,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第三,教育模式与培育对象互动,不同的对象需要不同的模式,一定的模式培育相应的人才。最后,不容忽視的是教育主体的作用,又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因和可以利用的资源条件。本文以这个逻辑关系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以往的研究多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内的某一个方面着手,进行理论内容探讨、经验介绍或方法构建,较少从整体上去观察和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同时,现有的研究由于多专注于一个方面,忽略了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使得研究结论大同小异、研究进程缓慢。即使有一些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的文献,也多是从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出发讨论各主体之间的影响和协作,忽视了对象、模式和发展阶段等因素之间的影响。该研究框架充分考虑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从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去推测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然而,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就必须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因此,在研究框架中,既要重视整体研究,又要强调主体能动性,从过程驱动和主体驱动着手实现二者的平衡。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对策与未来展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理念创新、实践积累、形成特色和文化的过程,本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融入阶段,制度引领,以高校为主导,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和目标融入学生、教师和社会。由于各个高职院校建校时间和发展的不同,其内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和发展也不相同。目前,很多中高职院校在响应国家“双创”号召下,开始传播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初步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举行校园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个别有资金和硬件的院校初步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等实践基地。第二,融通阶段,形成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的教育共同体,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路径、机制、体系建构落地,指导实践。至今,虽然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献,但更多地集中在课程研究、实践机制研究、经验总结、国别与地区研究、体系建构研究等方面,高职院校虽然在区位环境、创业氛围、资源禀赋中具备较大优势,但仍然十分缺乏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或创业教育实践的研究。第三,融合阶段,基于教育共同体完善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文化和特色,成为教育发展的内核。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融通——融合”三阶段的发展规律,本文认为未来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开展:
第一,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融通、融合三阶段的内在价值、核心概念、特点与功能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研究理论。虽然已有学者运用“融入”“融合”等字眼进行研究,但多是将“融入”或“融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一种模式来探讨,并未对融入、融合从概念和价值等本质问题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戴裕崴等(2015)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了高职院校“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经验介绍,缺少对体系进行系统的、理论的分析和提炼。
第二,虽然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方法、路径的研究内容和经验介绍较多,由于这些研究多从自身学校或区域高校出发进行定性研究,缺少理论基础,以及缺乏基于大样本数据分析和综合利用多种模型分析的实证方法,导致结论普适性和延续性较差。因此,未来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方法、路径的研究,一方面从理论基础上应考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阶段特征和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从方法上,应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利用多种数据分析工具,提升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第三,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三阶段体系中,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的影响作用显著,其直接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动因、发展的阶段、采用的模式、以及受益的对象等。在现有的文献中,“以高校为主导”或“基于高校的”等标题文献中高校的主体作用可见一斑,然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体系的构建需要包括地方政府、企业以及教师、学生等主体的共同协作,因此,如何提高政府、企业以及教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资源共享、机制共建的作用,仍是未来研究的关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