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系统构建

2018-07-12王玉龙曹镇辉李婕静马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校园文化

王玉龙 曹镇辉 李婕静 马莉

摘要:本文分析了智慧校园文化系统的建设需求,并结合“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文化系统”构建实践,探讨了智慧校园环境下校园文化系统的系统构成、功能设计与技术路线,旨在为智慧教育视域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智慧校园;校园文化;校园VI;多媒体发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8)12-0109-04

● 校园文化与智慧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落实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师教学理念转变、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价值观不断完善的有力保障。校园文化是指发生在校园范围内,并向家庭和社会自然渗透和延伸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称,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及校园精神文化三个方面。[1]物质文化指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即文化长廊、特色景观、活动场所等。制度文化指规范学校运行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建设。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主要体现在办学宗旨、方略、理念,以及教风、学风、人际关系上,是学校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体现。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认知整合功能,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师生认同感、形成师生归属感的内在动力。

现代校园文化观已逐步从传统的知识文化观转向智慧校园文化观。[2]传统的知识文化观是以促进知识传递与积累为主要目的,以增加知识的拥有量为主要宗旨。而智慧文化观反对只将知识的增加作为教育的目的,更为强调建设能有效促进师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独立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智慧校园文化系统以智慧文化观为导向,旨在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展示学校形象与特色,沉淀、凝练、分享教与学的智慧,强化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内在动力和家校一体的教育合力,最终使师生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自主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践行学校的办学宗旨与理念。

● 智慧校園文化系统的建设需求

1.校园文化的全面覆盖和信息的高效传达

要形成特定的校园文化氛围,必须要实现校园文化信息的随时呈现、随处呈现。传统的以文化长廊为主体,以各类平面招贴为主要手段的视觉传达方式具有时效性差、关注度低、媒体形式单一、覆盖范围有限、更新不便等多种弊端。智慧校园文化系统引进最新的多媒体发布系统,在校园主体建筑和重要场所,如教学楼、食堂、宿舍、体育馆等部署LED显示终端,通过中心控制系统,以多媒体方式,向显示终端实时发布各类信息内容,实现了校园文化信息的全媒体呈现、全方位覆盖和实时高效的信息传达。引入多媒体发布系统后,信息内容更新更为便捷,内容关注度更高,成本更为低廉,有效避免了耗材浪费,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通过中心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发布、更新的智能化控制,还可实现向不同终端发送不同内容,也可控制在同一终端的不同区域显示不同媒体的内容。

2.校园文化的个性凝练与特色彰显,强化师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趋同现象较为普遍,校园文化的个性和特色不足,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只关注宏观层面,如主体建筑、校园景观等,而对微观层面如学校LOGO、标志、校园卡、门户网站界面及课室内的装饰布置等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宏观层面固然重要,但微观细节也极其关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恰是这种校园文化的细节,构成了校园文化的特质,形成了校园文化的个性,提升了校园文化的辨识度。唯有关注细节,校园文化才能深入人心,真正让师生感觉到“这是我们的学校”。为此,智慧校园文化系统需针对学校的特征,设计开发校园VI(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学校校徽校标、VI手册、校园智能卡、网站界面、智慧教室室内设计、数字化移动终端产品的视觉识别设计等,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形成学校对外宣传的标志体系,提升校园文化的识别性,强化师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教育智慧、管理智慧、学习智慧的自由表达与充分共享

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仅停留在显性的物质文化建设层面,更应该基于文化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使师生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维护建设成果,自觉融入校园文化,践行校园文化。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需要各类教育主体间的深度交流、良性互动。传统校园文化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缺乏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平台,师生更多的是对相关制度、规范的被动遵守与执行,他们很难作为建设主体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为此,在智慧校园环境下,需构建家校一体的校园文化社区平台,为凝练、沉淀、积累、分享教与学的智慧,深化校园文化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提供重要途径。教师、学生、家长及学校管理者均可通过该平台交流学习经验,分享教学智慧,探讨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的有效做法,分享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同时,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还可通过该平台发布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通知,征集活动方案,组织活动实施,管理活动成果。这样一方面可提高活动的组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能有效强化师生的参与感,提升参与面,同时也能极大地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 智慧校园文化系统构建实践

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自2010年起开始承担广东省佛山市政府重大示范工程项目“佛山市禅城区智慧校园”项目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笔者认为,智慧校园文化系统主要包括校园VI系统、虚拟校园交互式展示系统、多媒体发布系统、智慧校园文化社区平台四大模块,通过富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精神家园。该系统以数字化方式展示学校形象与文化特色,彰显学校办学理念,汇集学校教育教学成果,营造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文化氛围,打造积极和谐、共享协作的学习社区;同时,也为广大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智慧,为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

1.校园VI系统

智慧校园VI视觉识别系统,包括智慧校园的标志、VI手册、校园智能卡、智慧校园网站、智慧教室室内设计、数字化移动终端产品的视觉识别设计等,各学校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重组。通过智慧校园VI识别系统设计,将智慧校园文化的抽象概念转化为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的具体视觉表达符号,使其成为独有的对外的宣传标志,具有独特鲜明的识别性、精神内涵的象征性、符合审美的造型性及实施上的延展性,并将其运用于校园的各个组成要素之中,充分强化智慧校园文化的特色,形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校园形象。

2.虚拟校园交互式展示系统

虚拟校园交互式展示系统综合应用Web3D技术、三维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构建虚拟校园,逼真地再现校园的地形地貌、主体建筑、特色景观、绿化、运动设施及场地等,参观者可以通过学校门户网站或学校电子显示屏任意浏览校园环境布局和教室、实验室等楼层分布以及校园活动场所,并可以各种模式如动画的形式、步行的方式、鸟瞰的方式、定点的方式、绕物旋转的方式等进行导览。虚拟校园交互式展示系统可作为学校对外宣传、彰显特色的有效途径,使得社会、家长以及各级管理部门可以直观地了解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环境、周边的情况等。同时,虚拟校园交互式展示系统与智慧校园共用同一个数据库系统,通过物联网以及互联网,让管理者或者其他相关人员,能随时直观了解学校的资产情况。另外,可以从校园平面图上监视重要设备的移动情况、当前位置等,还可将该物体的三维模型调到前台全方位地观察,并可查询与观察消防预案,从而实现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3.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主要实现在各校区不同区域的不同终端在同一时间可动态显示不同的内容;同一终端的显示界面可划分为不同的显示区域,且不同的区域在同一时间段可播放不同媒体格式的内容,如支持电视节目直播、网络直播、授课实况的实时同步直播等;而且可对播放内容进行预设,实现在特定的时间播放指定内容或指定来源的信息。

在技术方案上,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通过有线宽带和无线网络向系统内各终端传输全媒体信息,可以实现大范围、跨地区的不同场所、众多播放终端的信息发布传递。系统支持不同DMB终端播放 不同内容的分组技术。同时,系统还支持动态分屏技术,在不影响主窗口播放的前提下,让副窗口显示时钟、天气或指定图片、文字等信息。中央控制系统通过多级内容审核后通过网络统一更新播放内容,并在播放终端上设置文件播放认证机制,杜绝人为现场干预,有效避免不文明、恐怖、邪教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各种违法、违规信息以及未经系统用户授权的信息内容播出。同时,中央控制系统通过对系统内每一台播放终端工作状态的自动检测,能快速了解终端设备工作状态,并及时发现播放终端故障。

4.智慧校园文化社区平台

智慧校园文化社区平台主要是为师生、家长、学校管理者提供教与学智慧的交流与共享平台,并提供对外展示交流的窗口。教师可通过系统开展教学观摩,分享教学经验,开展教研活动,组建名师社群等。学生可通过系统进行个人成果展示,分享学习经验,开展各类活动组织招募等。家长可以通过系统实时了解学校动态,进行家校沟通,开展亲子交流并获得家庭教育方面的资讯与指导。学校管理者可通过该系统引导校园文化的特色凝练和品牌运营,与各类用户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该系统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用户角色进行定制开发,各类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个人界面的个性化定制,自主订阅相关信息频道。

系统的体系架构如上页图所示,整个系统采用层次架构模型,数据存储在由关系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构成的数据层,充分利用关系数据库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全文数据库的海量存储和高性能检索能力。业务层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调用數据层的存储、检索和访问服务,提供内容管理、发布、检索三大核心业务功能。表现层通过自主定制的信息分类和友好易用的UI设计,营造良好的用户体验,提供用户访问通道,各类用户、管理员、公众都可以通过浏览器的接入方式访问系统,获取各类资讯服务。该系统将微博系统无缝嵌入,实现信息的便捷分享。同时该系统与QQ实现了无缝整合,用户可使用QQ账号登录接入系统,并将在本系统发布、分享的信息即时同步到QQ空间。该系统的体系架构有良好的扩展性,每一层可以通过集群、双击热备或负载均衡技术来部署,在未来负载增加和并发访问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可以方便扩展和升级,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

● 结语

智慧文化系统构建了校园文化的立体化展示空间,形成了家校一体的互动文化社区。通过校园VI系统、虚拟校园交互式展示系统,全方位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识别体系,有效增强了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学校提供了强有力的对外宣传方式。另外,智慧校园文化社区平台的建设,为教师、学生、家长搭建了互动交流平台,为教与学智慧的积累、沉淀、分享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管会生,李睿.基于校园文化的远程教育品牌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8):71-72.

[2]孙迎光.析教育中的知识文化观与智慧文化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9-12.

[3]王文昇,黄长军.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9(2):19-22.

[4]蒋家傅,钟勇,王玉龙,等.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2):109-114.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研究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