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批判性思考随处发生

2018-07-12郭影强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批判性事物师生

郭影强

课堂提问,经常遇到答非所问的情况,或者所得答案看起来未免太过简单和随意。如何让师生互动走向思考的深处?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系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当然很重要,换个角度看,以批判性思维来观察、分析和推理学习中的具体问题,也可以以比较自然的方式内嵌进去。

例如,在上到《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一节内容的时候,教材的导入部分是2000年5月的一则时事新闻,讲的是当时虚拟主播安娜诞生的故事。时光一晃十几年过去,一则“旧”新闻如何与现实对接,可另选材料而代之,是否也可以适当留用呢?因为教材毕竟是师生手中共有的学习材料,有些内容素材虽旧,交流成本却很低。

于是,师生在课堂上展开了一系列问题的探究。阅读完导入的故事,回答问题一:这件事对你还是“新”闻吗?学生在新与不新、半新不新等諸答案中各有所答。这是第一步,用对“新”的不同理解来引发表面上的话语差异或冲突。制造,或者引导发现事物状态的异同,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思考的内容及其可区分可比较的特征有了。

接着抛出问题二:新在何处?不新又为何不新?

生1:因为这个信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师肯定,旧闻依然提供了“我们”(本人)今天仍旧不知道的信息。生2:不新,因为现在到处都是智能的事物,如智能手机。——师:嗯,这位同学比较注意我们周围的智能“新”发展。有的在讲事件发生时间意义上的新旧,有的在讲认知先后意义上的新旧。澄清这一点,可以体验批判性思维中,下一个判断结论需要澄清“判断标准”这一要素。

接下来,就进入探究环节了。问题三:请按照“听说过的”“较深入了解过的”和“使用过的”对智能产品或工具进行分类。这个问题可以作为合作学习任务,由小组共同完成。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全班汇总。由此形成一个较丰富的答案汇集。分类与标签,是最常见的思维技巧,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技能。

在进行了一定的动手体验之后,可以继续探究任务:以所提供的语言的语义识别与视觉模式识别概念为依据,筛选上一步大家所汇总的产品或工具。对于不能归于这两类的,写出你自己所探究的智能技术,不知道的写“待求证”。这一步推动学生使用较正式的概念来判断学习内容或生成的内容。

粗略地说,研读过批判性思维的若干定义之后,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个简单改造版。界定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过程为,在澄清价值前提的基础上,通过有证据支持的逻辑推理,来对事物或事件进行包含价值判断在内的分析性判断。在教与学的每一个过程环节中,都蕴藏着批判性思考的契机。当然,这需要教师将其要素拆解成较小的单位,便于随机引入教学情境中。借助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学习中,关注信息技术活动的领域内与领域外,以及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诸因素的影响,是需要批判性思维来实现对信息技术及其活动本身的批判性思考的。

猜你喜欢

批判性事物师生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单独中的洞见
麻辣师生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