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进:瓶罐花园的秘密
2018-07-12张勤坚
张勤坚
学校门口接待大厅的书桌上,靠墙摆放着一个个玻璃质地的瓶瓶罐罐,时不时的,有孩子对着这些形态各异的瓶罐凝神注目,左观右瞧。这些瓶罐,都是孩子们自己的杰作——瓶罐小花园。
一个敞口的玻璃罐,放入精心配制的营养土,植入袖珍椰子、网纹草、冷水花、翠云草、红豆杉、狼尾蕨、常春藤,再用各种苔藓做铺面,并加入适量水(非亲身经历,因此只能大意描述),最后,用盖子密封,一个瓶罐花园的雏形就出现了。若想让自己的瓶罐花园更有特色,制作前的创意设计特别重要,当然,一番搭景造物的摆弄之后,你还得为它起上一个好名字——“田园牧歌”“青青草原”“苔米粒的微世界”“热带雨林”“乡村风景”……总之,让一个个小罐子里的风景看起来美,听起来更美。
校园里的第一个瓶罐小花园,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据说,世界上寿命最长的瓶罐花园已经存活了近60年,简直就是一个“活古董”了。因为在封闭的环境里有土壤、空气、水等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只要它们能自然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微循环系统,那么,能适应这个生物微环境的植物便会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自然生长并显出勃勃生机。
这个有趣的项目来自于新加坡德义小学的一次来校交流活动,科学组的老师们简直是“一见倾心”,并迅速进行了移植和改造,瓶罐小花园随即成为学校颇具人气的特色课程。在这个课程里,有关于瓶罐小花园(生态瓶)的历史与科学原理的探究,有设计制作及后期养护的实践探究,有观察记录及成长对比的分析研究,还有成本核算与宣传推广的天使投资计划等,创意十足。
按理说,十多年的积累,校园里应该有很多漂亮的瓶罐花园才是,可惜,事实上并没有。因为绝大多数的瓶罐花园都是因地制宜的“便宜货”,大多数塑料材质的瓶罐花园颜值低,密闭性差,导致内里的培养土、空气及温湿度控制失当,加上缺乏科学细致的专业养护……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于是,我希望这个项目(课程)能在未来有一场理想化的改进。首先,是课程性质的界定会有所改变:瓶罐花园是一个有生命态度的实践项目,其跨学科协作研究的学习形态具有STEAM项目的基本特征;其次,是课程内容上还有拓展的空间:传统的观察和记录分析,各种误差偏差在所难免,如果能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来获取数据,并用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及养护指导,应该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生长点;再次,是课程实施时间上有了进一步延伸的可能性:瓶罐花园生命的长度,就是课程实施时间的长度,花园建成之日,正是新课程的开始之时;最后,是课程的研究方式和课程成果的表达形式有創新,基于数字化环境下的项目式学习在这个研究里定会让人耳目一新。
也许,经过这样一番改造,瓶罐花园项目课程的未来,会更令人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