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宏观调控的关系辨析
2018-07-12杜秦川马琳
杜秦川 马琳
摘 要:梳理已有文献发现,当前系统聚焦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献很多,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创新宏观调控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的关系的认识仍不太清楚。多数文献讨论的创新宏观调控主要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新特点、新思路和需要改革、完善的方向等,也有文献探讨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中的宏观政策。梳理官方文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对“宏观调控”的表述在不断演变,近年的公报中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表述也不很清晰,权威人士访谈强调宏观调控要越来越注重预期管理。并且,既有研究的认识存在多种分歧,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视角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创新宏观调控的理解有所混淆;二是有些研究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化等同于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三是对创新宏观调控的内涵理解上存在分歧;四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调控是相互独立还是彼此包含的关系的认识不同;五是在探讨两者关系的研究定位方面认识差异较大导致研究成果结论和表达分歧较大,从理论经济学层面研究两者的关系可能是较好地解决当前研究认识分歧的较优出发点。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宏观调控 关系辨析
一、既有研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宏观调控的认识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和对其系统聚焦研究的文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年来逐步提出的概念。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讲话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11月18日在APEC会议上再次提及供给侧改革。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正式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权威人士在《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释,他说: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权威人士在《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中又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系统聚焦研究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文献不少,但有新意的并不多。习近平总书记和权威人士等多次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专题阐释,在此基础上相对较有新意的是马晓河(2017)和郭杰(2017)等的研究。马晓河(2017)系统研究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问题,包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基础理论、分析框架、国际比较、制度框架,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税体制与政策框架、金融体系改革、扩大开放的思路与对策、资源环境制度创新与政策研究等,从内涵阶段、理论范畴、政策体系等方面深化了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但是,马晓河(2017)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宏观调控的关系及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宏观调控的研究着墨不多。
郭杰(2017)的研究也比较系统且富有新意。郭杰(2017)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改革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创造条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更坚实的物质基础。郭杰(2017)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原则;从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将化解产能过剩和创造新供给的指挥权还给市场,政府不要划定领域、指定任务,需要的是退出干预;在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中,先国内改革,逐步放开,防止迅猛的大开放;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稳定总需求,以市场机制培育新兴产业。郭杰(2017)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第一,我国的供给侧调整要在全球大环境中对各经济体分别对待;第二,将人民币建设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区域性货币,通过获取铸币税来降低企业成本;第三,以提高国内产品标准为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加大存量改革;第四,在要素成本上升的大环境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创新是未来降低企业成本的三大动力;第五,以制造高端化为主要着力点,提升产业结构,带动服务业发展;第六,有序废止审批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简政放权;第七,利用城乡收入差,通过新产业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第八,区域再平衡提供了巨大的结构调整空间和动力,需要以新产业积极融入国际价值链。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宏观调控出现的新特点
张晓晶(2015)较早系统总结了新常态下宏观调控出现的新特点,认为中国宏观调控新常态呈现九大特征:一是突出供给思维,应对潜在增速下滑;二是明确“上限”、“下限”和“底线”,完善区间调控;三是理解经济异质性与增长非均衡,重视结构性调控;四是“牵手”战略规划与财政货币政策,拓宽宏观调控视野;五是确立调控新指挥棒,重启地方竞争;六是考量利益博弈,把握宏观调控政治经济学;七是关注大国溢出效应,践行负責任宏观政策;八是尊重“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不包打天下;九是推进“机制化”建设,构筑法观调控基本遵循。
(三)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宏观调控呈现的新思路
有研究从适应新常态的角度提出了宏观调控的新思路。刘伟等(2014)建议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新思路是:采取以供给管理为主、需求管理为辅的定向“微刺激”政策体系,供给管理应以改革为主;需求管理应以财政政策为主,主要体现政府产业政策、区域经济目标等,货币政策以定向降准为主,在需求管理中起辅助作用。刘伟等(2017)认为十八大以来宏观调控有六大新思路:提出区间调控、采用微刺激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加强预期引导、政策体系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
有研究从政策工具、任务和目标角度提出宏观调控转换的思路。余斌等(2014)认为确保向“新常态”顺利过渡是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宏观调控的整体思路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做出调整:增长目标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增长动力;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李扬(2015)认为新常态下要转换宏观调控思路,主要是应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在调控手段上,要注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宏观政策的国际协调应当关注五个变量:利率、汇率、资本流动、货物与劳务的贸易、国际收支。郭克莎等(2015)认为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思路应主要转变为:稳定经济增速、防范通货紧缩、防范资产价格泡沫、促进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活力。
(四)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完善和体制机制创新
有研究指出了宏观调控创新的路径和表现。马建堂等(2015)认为,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大创新表现为:一是以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扛起新常态背景下“双中高”发展的历史重任。二是将区域调控与定向调控有机结合,既拓展了宏观调控目标,也提高了宏观调控的精准度。三是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两手并举,拓宽了宏观调控的内涵。四是长处着眼和短期入手相结合,延展了宏观调控时空。形成了“总量+结构”、“需求+供给”、“短期+长期”的政策组合。五是通过创新指标体系和利用大数据提高宏观经济监测能力。
有研究系统提出了如何重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曹远征(2015)认为新常态下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需要重构,重构我国宏观政策框架的战略定位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短期应对不断加剧的宏观经济和金融风险;中期應对结构调整的负面冲击;长期构建高效的、可持续的和动态一致的宏观调控模式。重构政策框架的原则性要求包括:宏观经济及金融的稳定性与国际收支平衡应该成为显性目标;财政政策主要指向结构调整期的短期阵痛,货币政策指向宏观经济及金融稳定性;宏观政策应该遵循市场化、可预期的操作模式。在具体策略上可以选择国债市场作为突破口,通过改变国债发行规模和方式,推动国债市场的大发展和大开放,以此拓展整个金融市场深度和开放程度。
有研究提出了完善宏观调控体制政策的主要方向。何自力(2016)认为,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体制要坚持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把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创新政策工具,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有保有压、有扶有控。肖炎舜等(2016)提出在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基础上,实施“协同调控”,即坚持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在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协同用力、对“双创”及公共产品和服务双引擎协同加力。
还有研究指出调整政府市场关系及其内部关系来完善宏观调控。陈彦斌等(2016)认为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体系需要大幅简化宏观调控目标,强化货币政策的核心地位,减弱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并大幅弱化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卢锋(2016)认为如果宏观调控的内容过于宽泛,在带来一些好处的同时,也会带来难以根治的体制扭曲,造成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预。张军(2016)认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目标需要一定政策独立性,创新宏观调控政策中最重要的是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的结合,我国货币政策要把稳定宏观经济、防止通货膨胀、控制货币超量发行等作为目标。我国的宏观调控应当不断减少行政性调控,不能一味重复过去行政干预的做法,减少利益集团对其的干预。还应该在国务院各部委之间、央行各部门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决策协调机制,不要所有问题都放到国务院层面上来协调。
(五)如何创新宏观调控应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问题
有研究从更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提出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刘诚(2017)认为,推进供给侧改革亟须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应由政府投资转向促进企业创新、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由仅侧重短期政策转向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并重、运用市场化手段创新产业政策思路等。陈东琪(2017)认为创新宏观调控的总体思路在于:一要转变宏观调控的思维观念;二要坚持目标管理,强化区间调控;三要创新调控手段,改进调控方式,增强调控能力。
有研究指出宏观调控如何应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中的问题。李娟等(2017)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将会对现有的经济结构造成一定的冲击,去产能、去杠杆与去库存的任务也会造成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使我国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区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增加,由此要求应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建议:构建充分就业、经济合理增长与金融稳定的政策协调目标;建立与完善注重结构性调整的多元化政策工具体系,充分发挥利率的间接调控作用,积极探索和创新增强流动性的政策工具,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和差别性货币政策;加大推行直接融资等方式,弱化政策传导机制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使两种政策的叠加和协调效应最大化。
有研究提出了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的着力点。陈东琪(2017)认为如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难点,认为创新宏观调控方式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需从四方面着手:一是调控理念上需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二是更好协调总量性和结构性调控政策;三是在复杂形势下增强宏观调控的技术和能力,包括如何在缺乏有效参照的条件下确定更合理的调控目标,如何在政策空间受挤压情况下保持调控力度,如何在各方利益博弈条件下实现更好调控效果,如何在复杂国际形势下增强调控协同性,处理好改革和调控的长短期关系。
还有研究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角度阐明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政策调整。郭杰(2017)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角度阐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等及其对经济政策的要求,认为为了有效地推进上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需要注意四个着力点:第一,为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上需要有选择性的主动加杠杆;其次,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产业政策定位于市场失灵;再次,政策要与市场激励相容;最后,着力构建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和社会安全网。
二、官方文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的表述
梳理官方文本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对“宏观调控”的提法及内涵在不断演变,从近年来官方文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的表述看,预期引导和预期管理在宏观调控中具有越来越重要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的提法及演变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宏观调节”一词,随后“宏观控制”的叫法也被运用,直至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才正式提出了“宏观调控”的概念。为适应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此后,宏观调控体系得到不断调整、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分税制改革和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和外汇管理体制等改革,才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明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调控体系是“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需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十三五规划》提出: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坚持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坚持国内和国际统筹、坚持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强调要“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201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些内容也成为宏观调控体系的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2017)中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发挥国家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二是健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三是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四是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
由以上梳理可见,中国的宏观调控的内涵及其创新和完善跟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完全相同。西方的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政策,以熨平经济短期波动为目的。而从中国官方定位和操作实践看,中国的宏观调控承载了太多的任务和功能等,是由中央政府多个部委同时实施的。也因此决定了中国宏观调控不仅仅是简单的需求管理,还包括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供给、促进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改革等,这种特征在更深层次上是由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体制结构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所决定的。
(二)近年公报中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表述
梳理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发现,公报中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表述不太统一,认识上还处于不断的变化中。2015、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表述侧重于明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宏观政策实施,对二者长期关系的表述不很明确。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对二者关系表述相对清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破、降、立”,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主要是财政、货币金融和汇率政策。文本的相应表述特别是斜体字具体如下: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正式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强调,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信贷结构,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表述:会议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扩大开放,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要加强预期引导,提高政府公信力。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表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加大对乱收费的查处和整治力度,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健全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三)权威人士访谈强调宏观调控要越来越注重预期管理
从权威人士访谈看,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调控之间关系的表述不十分清晰,但总体感觉强调宏观调控要越来越注重预期管理。
权威人士在《五问中国经济》中说,……预期稳,信心增……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在《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权威人士说:……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随后,《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中相关表述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宏观政策要突出三个要求:一是适度扩大总需求……。二是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是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各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我们更要注重加强预期引导。权威人士讲话中单列一块大篇幅谈预期管理怎么办?放在了跟宏观调控怎么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同等重要高度,是前所未有的。
下表1是对近年来权威人士讲话文本要点及其对预期管理表述演变的梳理,充分说明“预期管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从既有文献认识得到的启示
通过梳理已有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的文献,可得到以下启示:
(一)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视角出发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出发讨论创新宏观调控是不同的
已有多数文献主要讨论的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宏观调控的新特点、新思路和需要改革、完善的方向等,不同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创新宏观调控的研究。由此导致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宏观调控关系的认识有分歧,前一种看法会引出一种观点,即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跟供给管理较接近,本身就是创新宏观调控的内容。
这两类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深层次的区别在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讨论创新宏观调控,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的,须兼顾促进生产力进步为导向,最终落脚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宏观调控,将创新宏观调控理解为长期的调控范式转换创新;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创新宏观调控的新特点、新思路和需要改革、完善的方向等,则是从生产力角度出发,雖然最终也落脚于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宏观调控,但并不一定涉足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将创新宏观调控主要理解为偏中短期的宏观政策变化,即基本上不涉及体制机制改革的讨论,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讨论就必须将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作为出发点。
(二)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现实中多简化等同于重点任务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超越了“三去一降一补”等,但不少讨论将两者等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长期的,近短期的五大重点任务“三去一降一补”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并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五大重点任务推进情况看,至2017年底,“去产能”、“去库存”接近基本完成,而“去杠杆”、“降成本”等还需要推进,“补成本”则一直在路上,不会结束。
(三)对创新宏观调控的内涵理解存在分歧
既有文献在讨论创新宏观调控时,有看法认为是不断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完成各种短期目标和任务,也有看法认为是宏观调控操作范式包括调控理念、功能定位、政策工具、中间目标、最终目标和体制机制等的重构。
那该怎么理解宏观调控创新呢?笔者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从内在逻辑看,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宏观调控的内涵,是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公报全文,新华社,2016年5月16日。,从理论上讲,改革会从制度层面引起经济社会系统性变化,就必然需要一套与之具有动态匹配性的宏观调控操作范式,以确保由其构成的整体经济社会制度结构具有内在稳定性,避免出现混乱。二是长期问题跟长期问题放在同样的理论框架中才可以建立稳定的作用关系展开研究。把长期问题跟短期问题放在一起讨论就会引起理论思维上的混乱,这是由理论思维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定性决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长期的事情,后一种对创新宏观调控的理解即调控理念、功能定位、政策工具和体制机制等重构也是长期问题。
(四)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宏观调控是相互独立还是包含的关系的认识不同
有学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有些内容如供给管理等做法本身就是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创新宏观调控就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更加倚重供给管理,以促进潜在增长率曲线的抬升;也有学者认为,创新宏观调控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以应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引起的冲击和不利后果等,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稳定良好的宏观环境,提升潜在增长率的是改革而非调控。
之所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宏观调控的关系有不同理解,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未能认识到他们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来加以讨论。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调控的一部分,两者是相同的理论范畴。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则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调控彼此具有较大独立性,宏观调控是独立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外的理论范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于改革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交叉的范畴,而宏观调控主要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范畴,为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就必须创新宏观调控的操作范式,在宏观调控理念、决策协调和执行机制、政策工具和调控目标方面等做出适应性的体制机制调整。
(五)研究定位的不同导致研究成果结论分歧较大,从理论经济学层面研究两者关系是较优出发点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创新宏观调控,大体上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即分别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政策层面研究。从不同层面研究该课题体现了不同定位,在研究路径和最终成果上也差异较大。现有的应用研究、政策研究及政策实践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调控的关系阐述不清楚,存在混淆的深层原因在于对概念界定讨论仍未上升到足够抽象的高度。不断抽象就是不断分离概念之间彼此的交叉地带、使之清晰的过程,理论经济学就是抽象层面的研究。
一旦在理论经济学层面展开研究,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划分会使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视角出发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出发研究创新宏观调控所产生的混淆被直接得以澄清;且能对创新宏观调控的内涵有更清楚的界定,即不是仅仅指不断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完成各种短期目标和任务,而是宏观调控操作范式包括调控理念、功能定位、政策工具、中间目标、最终目标和体制机制等的重构;并且,也能避免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其重点任务“三去一降一补”等混为一谈,不再认为创新宏观调控是为了更好完成这些不断变化的短期任务,而是将创新宏观调控理解为主要就是服务于长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
参考文献:
[1]曹远征等新常态下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4).
[2]陳东琪编著通往新增长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陈彦斌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问题与转型[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2).
[4]陈彦斌中国宏观调控的现实功用与总体取向[J].改革,2017(3).
[5]郭杰,于泽,张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实施路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6]郭克莎,汪红驹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若干重大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2015(11).
[7]何自力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新宏观调控体制[J].财经理论研究,2016(2).
[8]李扬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要有新思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5).
[9]李娟,沈沛龙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协调[J].经济问题,2017(1).
[10]刘诚推进供给侧改革亟须创新宏观调控思路[J].经济观察,2017(5).
[11]刘伟,陈彦斌十八大以来宏观调控六大新思路[J].人民日报,2017-03-01
[12]马建堂,慕海平,王小广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大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5).
[13]马晓河大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14]肖炎舜,高振宇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理论和实践创新以及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的几点建议[J].财经智库,2016(1).
[15]徐绍史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J].中国经贸导刊,2015(12).
[16]余斌,吴振宇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改革,2014(11).
[17]张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势在必行[J].中国经贸导刊,2016(1).
[18]张晓晶试论中国宏观调控新常态[J].经济学动态,2015(4).
[19]张晓晶,王宇金融周期与创新宏观调控新维度[J].经济学动态,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