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知识产权有效产出影响因素研究

2018-07-12张志广魏章进崔婷

时代经贸 2018年13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知识产权影响因素

张志广 魏章进 崔婷

【摘 要】本文利用因子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归纳出科研人员创造能力、科研经费以及社会价值是影响有效产出的关键推动因素,然后从转化率、社会效益、高校管理、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对高校知识产权有效产出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取长补短、改善激励、增强沟通、严格筛选”的宏观调控策略及高校知识产权有效产出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等院校;知识产权;影响因素

一、引言

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已然成为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目前高校知识产权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但仍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数量,忽视质量,高校专利申请缺乏系统规划和战略部署,专利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数据统计,2010年起全国高校专利授权量由24708逐步升至2015年的48522件,升幅达到96%,但专利出售量却由2010年的1571件逐渐跌至2015年的1250件,不升反降。换句话说,高校知识产权已经实现了“产出”的增加,但距离“有效产出”的增加仍有一段明显差距。在此背景下,探求高校知识产权有效产出影响因素,从高校知识产权的宏观层面对有效产出进行整体性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对于未来高校知识产权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二、高校知识产权有效产出的因子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文涉及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社会价值、转化率和高校资源四大方面共18个因素对高校知识产权有效产出的影响程度,如表1所示。

(二)数据收集

本文以教育部直属的44所综合类、理工类高校为调查对象,选取了2012- 2016年间4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知识产权发展相关数据,所用数据来源于《高等学校技术统计资料汇编》,样本数量为215(43x5)。

(三)实证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对原始数据的样本充足性进行KMO测度Bartlett球形检验。得到KMO值为0.67,Bartlett的球形检验显著性为0.000,均通过检验。通过计算得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各项指标的相关矩阵旋转前后的特征值和方差累计贡献率如表2所示,表3列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从表3中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对各公因子命名,第一公因子X 1、X 2、X 3、X 4、X 5可命名为“创造能力与经费因子,第二公因子X 8、X 9、X 10、X 11命名为“社会价值因子”。第三公因子X 6、X 7命名为“专利成果因子”。第四公因子在X 12、X 13、X 14、X 15命名为“人力资源因子”。第五公因子在X 16、X 17、X 18命名为“转化率因子”。

(四)綜合得分及评价

利用SPSS计算2016年各高校单项因子得分排名和综合因子得分排名,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展示的是综合排名前20的高校因子得分排名情况,通过比较Y1- Y5排名,可以从各个方面对高校知识产权有效产出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综合得分靠前的高校在Y1上的单项排名都比较靠前,反映了个人创造能力和经费对知识产权有效产出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选取的43所高校包含有20所理工类高校,这20所理工类高校仅有6所综合得分排名进入前20,除了清华大学独占鳌头以外,其余理工高校整体表现平平,尤其是在创造能力与经费因子的得分普遍低于综合类高校,经费支持与创作能力的提升是理工类高校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与理工类高校综合得分普遍落后于综合类高校不同,创造社会价值(Y2)是理工类高校的优势,排名前 5中有3所理工类高校。反映出理工类高校在知识产权创造时注重“质”的把关,在技术转让时能以“质”服人,以较高的平均价格转让技术合同和出售专利,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创新技术。此外,Y3与Y5的排名普遍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如中山大学Y3得分排名第五的同时Y5得分排名却是倒数第一,这反映了中山大学在创造专利能力方面非常优秀,体现在拥有更多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但在转化率方面的表现却不尽人意。除中大外,上海交大、北京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也陷入同样的困境。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在庞大的课题数、专利数的稀释下,转化率出现偏低的情况。

三、结论与建议

从因子得分排名和对高校知识产权有效产出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高校知识产权转化率低、平均质量不高的现状是高校、企业、研究人员、社会和政府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何突破高校知识产权有效产出的发展瓶颈,改善其无效率困境是现阶段高校和社会各界所需关注的重点。为此我们依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出四则宏观调控策略:

(1)高校相互间沟通借鉴,强化薄弱环节,提高有效产出水平,进而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2)增加科研经费的扶持力度,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提升科研人员素质,鼓励继续学习深造,打造精英科研团队。(3)高校应为科研人员与企业搭建沟通桥梁,深化产学研合作,以校企沟通为契机,深入企业,发现市场现实需求,为更好创造社会价值提供现实条件。(4)不盲目提倡申请专利,对于易于转化、有市场潜力的知识产权给予更大的支持,对实践意义较小的知识产权则减少扶持力度,让市场“无形的手”对有价值的知识产权进行筛选,节省高校资源的同时提升知识产权转化率。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2.广东财经大学,广东 广州 510320)

参考文献:

[1]陈承,刘在洲,徐红.高校科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

[2]侯建,陈恒.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模式驱动专利产出机理研究——知识产权保护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

[3]马忠法.对专利的本质内涵及其制度使命的再思考——以专利技术转化率低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

[4]钱堃,徐雨森,徐晓亮.高校教师专利创造活动影响因素——基于我国部分工科院校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

[5]郑晓红,时遇辉.知识产权保护对湖南省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分析[J].时代经贸,2016(21).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知识产权影响因素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