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的特点透析及消解策略

2018-07-12秦旭芳吕冰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人口学园所矛盾

秦旭芳,张 蕊,吕冰霞

(1.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2.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幼儿园,上海 200241)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或幼儿园某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双方共同合作才能发挥充分的功效。”由于家长和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共同扮演着幼儿的教育者、榜样者的角色,因此如何处理好亲师矛盾已经成为家园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亲师矛盾”是指家长与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出现种种认知与行为上的冲突,导致彼此的情感关系紧张,继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亲师矛盾一般呈现出间接的隐性心理状态,也可能呈现出直接的显性相互排斥行为,主要体现在家长和幼儿教师两者之间的沟通危机,对幼儿的整体评价不对等、责任偏离等。研究者在实践中还发现,家长对幼儿教师产生了信任危机,当大众媒体在播报幼儿教师虐童事件时,家长会寻问自己的孩子是否受过类似的不公平对待;当家长谈及个别教师不适当的言行时,一部分家长很可能会对此类教师的信任产生心理波动。以上诸多事件表明了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已处在极度脆弱的边缘。因此,研究者希望通过探讨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特点,以达到对“亲师矛盾”识之,警之的目的,以促进亲师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问卷法

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本研究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对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编制《家园合作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和家长卷。两份问卷分为沟通信任、情感关系、教育配合、观念行为和专业水平五个维度,问卷维度一致。问卷抽取辽宁省教育部门办园、学校附属园、部队办园、集团办园的教师与家长,共发放问卷560份,其中教师卷210份,有效问卷185份,有效率88.1%。家长卷350份,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82%。

(二)访谈法

为了对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特点进行深入透析,本研究主要采取开放式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亲师矛盾产生的问题及原因。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辽宁省教育部门办园、学校附属园、部队办园、集团办园8名教师和6名园长、30名家长分别进行访谈。以便根据亲师矛盾问题,而采取有效、适当的消解策略。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为了使研究结果客观真实,不仅对亲师矛盾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而且对亲师矛盾的沟通信任、情感关系、教育配合、观念行为和专业水平等五个维度在教师的园所级别、任教级别、学历和教龄与家长在园所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家庭收入等人口学变量的差异进行研究。

(一)亲师矛盾的总体状况

根据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对亲师矛盾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1。

表1 亲师矛盾的总体状况表

从表1可以观察到,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各维度存在差异,其中得分最高是沟通信任为3.8分;得分最低是观念行为2.5分;情感关系为2.8分;专业水平为3.2分;教育配合为3.5分。表明了在亲师矛盾中沟通信任和教育配合是引起亲师矛盾冲突的主要因素。

(二)亲师矛盾各维度在教师和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为了有针对性地考察教师的园所级别、任教级别、学历和教龄与家长的园所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家庭收入在亲师矛盾中沟通信任、情感关系、教育配合、观念行为和专业水平的差异,本研究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

1.亲师矛盾各维度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首先,本研究对亲师矛盾总体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考察,其次对亲师矛盾的五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1)亲师矛盾总体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为深入探究亲师矛盾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不同,本研究考察了亲师矛盾总体在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见表2。

表2 亲师矛盾总体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由表2所示,亲师矛盾总体在教师学历上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了教师学历的高低与亲师矛盾的产生有着较大的相关性。为了解亲师矛盾在教师学历上的具体差异,本研究又对其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科和高中(或同等学历中专)及以下学历,本科和大专之间都有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6、0.000,p值均大于0.01)。

从亲师矛盾的总体得分观察到,教师学历越高,亲师矛盾发生的频率越低。一名幼儿家长在访谈中说:“作为家长,大部分人都挺看中幼儿园教师学历的,因为一个人的学历绝大程度上代表着他的素养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如我们孩子现在的老师和以前的老师相比,现在我有什么疑问,李老师都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这给我们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不少的便利。”(编号A3,本科)

(2)沟通信任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在掌握亲师矛盾总体状况的基础上,来了解沟通信任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表3 沟通信任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由表3得出,亲师矛盾中沟通信任在教师学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为了解沟通信任在学历上的具体差异,本研究又对其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高中(或同等学历中专)及以下与大专、高中(或同等学历中专)及以下与本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4、0.000,p<0.01),这说明了教师学历对亲师矛盾中沟通信任方面具有显著性影响。学历越高,彼此产生的矛盾就越少,反之亦然。可见家长与教师的学历对彼此的沟通信任起到了重要支撑的作用,简便、深刻的沟通是减少亲师矛盾的有效方法。

(3)情感关系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为具体了解亲师矛盾中情感关系在教师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本研究采用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得知,亲师矛盾中情感关系在园所级别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了亲师矛盾中情感关系与园所级等级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为了解情感关系在示范园与一级园,示范园与普通园、一级园与普通园之间具体差异,本研究又对其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得出情感关系在园所级别之间存在差异(p值分别为0.046、0.000、0.009,p<0.05)。在一定程度上,园所等级越高,教师素质越高,亲师之间的情感关系就越融洽,矛盾就越少。有位幼儿家长曾谈到:“觉得幼儿园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就像我孩子现在在五星级幼儿园,老师对班里孩子进行基本都是公平对待,不像以前的幼儿园,毕竟幼儿园的等级在这摆着,老师的素质会比较高一些,在幼儿方面彼此之间的情感沟通也挺融洽的。”(编号A8,本科)

表4 情感关系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4)教育配合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得知,亲师矛盾中教育配合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主要是由于在教育幼儿方面,家长专业知识受限,对幼儿教师的信任程度较高,还有一部分家长依旧认为教育幼儿的责任主要由教师来承担,自己只需配合就好,见表5。

表5 教育配合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5)观念行为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数据,对亲师矛盾中观念行为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考察,如表6。

由表6可见,亲师矛盾中观念行为在园所级别上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为了进一步比较观念行为在园所级别上的差异,需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观念行为在示范园和一级园、示范园和普通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值均为0.000,p<0.01)。这说明了园所级别决定了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幼儿园教育观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表6 观念行为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6)专业水平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表7是对亲师矛盾中专业水平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具体情况。

表7 专业水平在教师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如表7所示,亲师矛盾中专业水平在教师学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教师拥有的学历越高,其专业水平越高,教师和家长之间发生的矛盾就越少。在遇到分歧时,教师能够提供幼儿与家长科学有效的指导,能减少矛盾的产生。观察中发现:“刚刚毕业不久的新入职教师带领全班幼儿到户外踏青,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没有看见乐乐的身影,后来通过很长时间找到了乐乐,但由于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记的把此事情告诉乐乐的家长,继而造成了家长对教师的不信任。在加上乐乐因为此事经常在夜里惊醒,心灵上受到了伤害,乐乐的妈妈直接找了园长……。”(来自研究者幼儿园案例搜集)案例的表面上是因教师的忙碌而耽误与家长交流,而其实质应该是一些新入职教师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最后导致家长对教师的信任产生极大的波动。可见,教师当时只想着让孩子玩的开心,没有顾忌到幼儿的安全问题,显然,这与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相关性,希望教师通过提升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以减少此类矛盾的产生。

2.亲师矛盾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为有效把握不同园所级别、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家庭收入等人口学变量上亲师矛盾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多因素方差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1)亲师矛盾总体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分析得知,亲师矛盾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见表8。

表8 亲师矛盾总体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由表8可知,亲师矛盾总体在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家长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高与低与亲师矛盾的产生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进一步发现,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关注和理解事物的范围和程度就越稳定,发生亲师矛盾的频率就越少。

(2)沟通信任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以下是对亲师矛盾中沟通信任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多因素方差差异,如表9所示。

表9 沟通信任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从表9得出,亲师矛盾中沟通信任在家长受教育程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为了比较沟通信任在家长受教育程度上的具体差异,本研究又进行了事后多重比较分析。数据显示,高中或中专与初中及以下、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06、0.001、0.000,p<0.01),并且家长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亲师矛盾的产生。家长受教育程度越高,矛盾出现的频率就越少。通过访谈,一位幼儿园教师提到:“我们一天面对几十个孩子,有的时候对某个孩子可能照顾不到真的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挺多时候那些懂事的、水平高的家长对我们真是非常的理解,想想尽管我们再累也是值得的。”(编号B3,专科)

(3)情感关系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得知,亲师矛盾中情感关系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见表10。

表10 情感关系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表10中,亲师矛盾中情感关系方面在家长年龄上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了情感关系与家长年龄上有较大的相关性。为了解情感关系在家长年龄上的具体差异,本研究又对其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情感关系在21-25岁、26-30岁、31-35岁和36-40岁之间存在差异(p值均为为0.000,p值均小于0.01),比较得知,家长的年龄越大,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情感关系越融洽,产生的矛盾就越少。

(4)教育配合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采取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探究亲师矛盾中教育配合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如表11。

表11 教育配合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从表11可以发现,亲师矛盾中教育配合在家庭月均总收入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月均总收入在2000-4000之间,教育配合的得分较低,矛盾就越少;家庭月均总收入在4000-6000之间,教育配合得分较高,矛盾增加,而当家庭总收入在6000以上时,教育配合的得分逐渐减少,矛盾就越少。说明了家庭收入在200-4000之间和6000以上的家长勤于工作,没有时间照看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较少,不易发生矛盾。 而家庭收入在4000-6000之间的父母生存压力已经得到缓解,他们则更多的关注幼儿教育问题。

(5)观念行为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了解亲师矛盾中观念行为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如表12所示。

表12 观念行为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由表可知,亲师矛盾中观念行为在园所级别和家长受教育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在园所级别、家长受教育程度上对亲师矛盾的观念行为具有相关性。为了比较观念行为在园所级别和家长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研究者以家长受教育程度为例,对其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观念行为在家长受教育程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了家长所受的教育程度越高,所发生的矛盾就越少。

(6)专业水平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可知,亲师矛盾中专业水平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了家长所涉及的学前教育领域的知识较少,在培育幼儿方面更多的是以幼儿教师为主,如表13可见。

表13 专业水平在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

注:*p<0.05;**p<0.01;***p<0.001

三、讨论

经数据统计,对亲师矛盾中的总体特点和亲师矛盾各维度在教师和家长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分布特点进行深入透析,目的是在了解亲师矛盾的特点基础上,有效的化解亲师矛盾,从而促进家园共育的优质发展。

(一)亲师矛盾的总体特点

亲师矛盾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对教师与家长的深度访谈发现,亲师矛盾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中介性,幼儿作为中介者,其语言的“失真”与“表述不当”会引发家长对教师的不满情绪,随之萌生隐性的心理隔阂,降低对幼儿教师的信任度。上述数据也表明,家园关系中的“亲师矛盾”各维度的总体水平在3.5分左右,说明亲师矛盾的不同方面易产生矛盾。总体得分最低的是观念行为,得分为2.5分,得分最高的是沟通信任和教育配合,得分为3.8分,其次是教育配合、专业水平和情感关系,说明教师与家长的矛盾具有多样性特点。并且亲师矛盾的各维度在教师和家长人口学变量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认为“亲师矛盾”之间具有明显的中介性、隐蔽性和多样性特点。

现场还有一块示范田,将南京农业大学的多项技术进行了集成应用,包括智能化育秧、秸秆绿色综合利用、机插—施肥—除草一体化、大田精确定量绿色智慧管理等技术,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绿色化、智能化生产,一个“智慧农场”的雏形已清晰可见。

1.中介性

教师和家长沟通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幼儿在亲师之间具有较强的中介性。许多情况下,教师与家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亲师之间的了解不仅仅局限在彼此的直接交往上,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中介者——幼儿[1],幼儿行为习惯和语言的“失真”与“表述不当”是造成双方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心理学家纽卡姆曾提出“A—B—X”模式理论来阐释以第三者为中介的社交关系,X作为中介者,A与B对X的态度是否一致将决定A与B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并且通过对幼儿家长和教师的深度访谈了解到,幼儿是亲师矛盾产生的关键诱因。因此,幼儿作为亲师之间的中介,其行为和语言的真实度直接影响到家长和教师之间对幼儿某种观念的看法。

2.隐蔽性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具有隐蔽性,往往不会以公开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是由两方面原因导致的。首先家长和教师处于一种对彼此不认同状态,在此过程中两者之间关系的转变几乎是隐蔽的,当彼此的消极情绪长期积累而得不到缓解时,矛盾会逐渐激化而变成公开性冲突。其次,尽管许多家长意识到了冲突的所在,但基本采取回避的态度,其中一部分是出于对教师的尊重,另一部分是怕教师对幼儿产生歧视,而造成不良的影响。由此可见,许多家长把对教师的不满放在心里或者通过其他的方式反馈给园方。这种做法不但使矛盾得不到解决,反而会错过解决冲突的关键期,最后导致矛盾的激化。

3.多样性

亲师矛盾内容的多样性通常会保持动态平衡,存在轻重之分,也会有不同于以往的新形式矛盾出现。本研究将亲师矛盾分为沟通信任、情感关系、观念行为、专业水平和教育配合五个维度。结果表明,亲师矛盾中五个方面在教师和家长存在不同的显著差异,总体水平呈现沟通信任和教育配合得分最高,为3.8分;其次是情感关系为2.8分;专业水平为3.2分,观念行为得分最低,为2.5分。可见亲师矛盾的多样性是引起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对幼儿教育观念的看法的导火索,教育观念中的语言沟通不畅极易使双方产生误会,亲师之间情感关系的疏离和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等多种冲突都会直接导致关系的僵化。因此,如何根据亲师矛盾的多样性特点来消解其中的矛盾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二)亲师矛盾各维度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分布特点

通过多因素方差调查发现,教师和家长受教育程度在沟通信任、园所级别和家长年龄在情感关系、家庭收入在教育配合、园所级别和家长受教育程度在观念行为和教师学历在专业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1.教师和家长受教育程度在沟通信任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亲师矛盾中沟通信任在教师的学历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教师和家长学历越高,双方在沟通信任产生的矛盾就越少。与低学历者相比,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接触到的知识范围广泛,对于发生的问题能够抓住本质从而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这种高学历所带来的“光环效应”,适当的加以利用,对于亲师关系的改善也大有益处。除此之外,幼儿语言的失真、大众媒体的负面报道和双方不及时的交流都是造成双方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上述讨论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沟通信任是改善亲师矛盾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话语权的平等。

亲师矛盾中情感关系在不同园所级别和家长的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园所级别越低,情感关系出现问题越大,产生的矛盾就越多。园所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质是影响亲师矛盾的重要因素,专业素质越高,教师越能处理好与家长在情感关系上的问题,反之亦然。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的均值总分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表明家长的年龄越小,在育儿方面的经验就越少,会采取感性的方式处理问题。一旦发生矛盾,家长直接寻找园长理论,如果园长无法做出合理的调解,就会采取让幼儿调班、调园,甚有出现利用法律法规的方式以维护自身利益的严重情况。

3.家庭收入在教育配合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家庭收入对家庭教育的具有显著影响,经济条件优越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家庭条件优越的,家长易对幼儿提出更多的要求,但也会溺爱子女而养成其恃宠而骄的生活习惯;家庭收入较少的父母,虽然家长勤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但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究其原因,其一,家长受传统金钱观念的影响;其二,家长由于工作的繁忙,不能及时照看孩子,会经常违反园方相关日常规定,影响其活动的正常运行;其三,家长知识水平受限,涉及幼儿教育方面较少,难免对教育问题产生许多疑问,而部分教师却没有做到对家长进行正面讲解,导致亲师双方矛盾逐渐升级。因此,家长的经济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幼儿教育的配合度。

4.园所级别和家长受教育程度在观念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表明,不同园所级别在观念行为差异显著。而这种差异产生的内因在于教师专业系统结构的不完善;外因在于园方过于固守传统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没有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另外,家长受教育程度也会严重影响自身对孩子的教育观念,通常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家长,越容易和教师在幼儿观念上存在偏颇,他们往往更重视幼儿对知识的认识,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诸多研究表明,97%的家长认为与教师的矛盾更多的体现在幼儿的教育观念上,90%的教师认为与家长的矛盾也是关于育儿观念上[2]。因此,园所与家长教育观念是否协调一致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儿童的命运与成人的觉醒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3]。

5.教师学历在专业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由数据可知,教师的学历越高,专业水平层次就越高,产生的矛盾就越少;反之亦然。通常学历较高的教师,他们具有较强的交流能力和信息分辨能力,更能够用共情和同理心来调解各种矛盾。学历较低的教师专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匮乏、自我评价不全面、对问题的理解缺乏合理性。而出现这些原因一方面由于新教师缺乏专业的工作经验,导致事情的发生;另一方面教师遇到矛盾采取不当的处理方式,会使问题激化。因此,对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园方在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外,也应关注教师的亲师矛盾经验的积累并对其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并且注重对教师反思、角色转换、多元引控等方式[4]。

四、家园关系中“亲师矛盾”的有效消解策略

亲师关系在沟通信任、教育观念等方面尚存在诸多矛盾,一旦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不外乎是彼此的“输-赢”[5]。因此,本研究针对亲师矛盾的特点,寻找科学的有效消解策略,已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一)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建立亲师和谐关系

幼儿是家长和教师之间沟通的纽带,家长和教师和谐关系的培养需建立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之上。家长只有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关心,才能够推心置腹的和教师进行互动。其一,家长和教师应该在幼儿身心发展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充实自己的知识量,以便能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如果单靠家长或者教师某一方的智力、经验、情感和态度支持,双方有可能形成一定的等级关系。其二,家长和教师一定在实现话语权平等的基础之上建立亲师和谐关系。彼此在交流互动中都要掌握恰当的沟通技能。虽然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量普遍高于家长,但并不能代表其在沟通技巧上也高于家长[6]。其三,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不能仅局限在狭窄的谈话范围,双方还要注意敞开“心扉”,秉着接纳对方的态度来倾听与述说。因此,双方的交流方式是建立平等、和谐亲师关系的关键。

(二)建立幼儿园常态化的反馈、评价机制

幼儿园建设反馈、评价机制是平衡亲师矛盾的有效砝码。一所幼儿园的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上,园所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更迭也是幼儿园管理的根本之道。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的幼儿园管理制度中,都已经建立了规范、完善的反馈、评价机制,为家园合作等活动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上保障。一旦发生亲师矛盾,家长和教师都可通过这一机制,来表达各自的意见与问题。园所管理人员作为评价者,可及时收集事件相关信息,理清问题焦点与发展的始末,根据本幼儿园反馈、评价机制规定,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这种反馈评价机制,有利于家长和教师及时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避免双方因不能及时沟通而造成矛盾的激化[7]。因此,建立幼儿园常态化的评价反馈机制,便于家长和教师通过规范化的流程来表明自身的意见及建议,以此做出多维度调整,化解亲师矛盾之症。

(三)客观判断社会媒体的舆论导向

随着我国社会大众传媒的普及与发展,使得当代的社会媒体进入了一个“疯狂传媒”时代。除了电视和报纸,还有许多社会媒体,他们既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潜移默化的给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带来一些消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会影响儿童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判断,一方面,儿童的思维方式单一,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尚未达到成熟,极易把外界所看、所听、所闻的事物混淆,近而影响对事物认识的真实度。如幼儿教师和家长不愿让孩子观看动画片而引起彼此的不愉快。另一方面,大多时候社会媒体人为了提高关注度或者点击率而故意“扭曲”或者“夸大”幼儿园发生的真实内容,家长和教师在网络媒体的虚拟的现实中,媒体的负向功能如信息的庸俗化等逐一的进入成人的思维方式,影响家长和教师对客观现实的判断[8]。因此,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我们需要正视和应对媒体偏见,秉持“理性、公平、宽容”的态度来判断事实,遏制大众媒体所显现同类事件的再度出现。

猜你喜欢

人口学园所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利用园所周边资源开展园本活动的思与行
构建园所课程文化建设与课程游戏化的新思路
易富贤学者
幼儿园园所文化之浅析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学特征空间分布地域性的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