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07-1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鼻窦炎鼻腔关怀

熊 芬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 眼耳鼻咽喉科, 湖北 武汉, 430063)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患者可出现脓涕、头痛、鼻塞等临床表现,严重者还会出现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慢性鼻窦炎的病程长,发病率较高,鼻窦生理解剖部位复杂,一般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病情发作时可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学习[1-2]。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中常规治疗方法,鼻内镜为常用术式[3]。但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围术期可出现多种病情变化,因此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鼻黏膜的恢复发挥着重要作用[4]。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是近年来高度提倡的护理干预方式,广泛应用在临床中许多领域[5]。本研究将人文关怀基础上的优质护理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90例,均具有脓涕、鼻塞、头痛等临床变现,其中15例出现嗅觉障碍, 8例出现耳鸣症状。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 年龄14~57岁,平均(37.51±6.48)岁; 病程8个月~25年,平均(6.32±2.11)年。对照组男17例,女28例,年龄17~48岁,平均(36.42±6.55)岁; 病程7个月~21年,平均(6.14±2.36)年。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为药物治疗无效,均有手术指征,术前2周均未行抗生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所有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无其他上呼吸道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其主要包括鼻内镜术前相关准备工作、详细了解患者慢性鼻窦炎病史资料、细心指导患者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向患者耐心讲解术中相关注意事项,保持环境舒适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质是指人性化服务,保障患者应有权利,尊重患者情感表达,保护患者隐私,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 健康宣教: 向患者耐心讲解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指导患者熟练掌握日常护理方式,如正确清理鼻腔、咳嗽控制等; 将鼻腔护理方式做成图片给予出院患者,方便患者院外按照图片正确护理。嘱患者术后采用半卧位休息,以促进鼻腔内分泌物排除和减少出血; ② 心理干预: 经常到病房床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对于鼻内镜手术的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术后需要进行鼻腔填塞、换药、鼻腔清洗等护理工作,会有明显疼痛,患者极易出现烦躁、焦虑情绪,要与患者多交流沟通,查房时向患者分享一些术后康复好、预后佳的事例,告知保持情绪放松的必要性; ③ 生活护理: 嘱患者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要注意防寒保暖,确保患者充分休息。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减少刺激性异味,放置一些起到安抚作用的绿色植物; ④ 术后异常情况护理: 责任护士定时到病房观察患者情况,例如出现少量出血情况,可及时擦除或对鼻部进行适当冷敷,若出现大量出血,及时告知医生,由医生给予患者相应治疗; 床头安置呼叫铃,告知患者若有任何异常状况,按铃通知; ⑤ 随访观察: 需加强患者术后随访工作,跟踪患者病情预后进展。制作个人预后档案,定期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对患者院外护理进行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手术后护理的疗效进行观察,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 患者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通过内镜检查各个窦口开放良好,且窦腔黏膜无脓性分泌物; 好转: 患者仅有轻度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通过内镜检查窦腔黏膜有轻微水肿,存在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 患者存在较重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通过内镜检查窦腔黏膜存在粘连,窦口狭窄,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同时观察患者手术后有无严重出血、眼睑水肿、鼻腔结痂、术腔粘连闭塞等并发症的发生,若出现任一种可视为有并发症发生,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患者手术后的鼻腔鼻窦康复情况,并将鼻黏膜恢复时间作为另一项观察指标,鼻黏膜水肿消退、无渗血渗液、表面光滑可视为鼻黏膜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术后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术后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对比, *P<0.05。

2.3 2组术后鼻黏膜平均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鼻黏膜平均恢复时间为(10.17±3.04) d, 对照组为(14.35±2.17) d。观察组患者鼻黏膜平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术后进行优质护理可加快鼻黏膜恢复,提高疾病愈合。

3 讨 论

慢性鼻窦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不仅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外,还会出现双侧鼻腔的狭窄、形态不规则等,传统手术方法由于无法窥觊全貌,受视野限制较大,治疗效果不佳[6]。目前临床中应用广泛的鼻内镜手术由于其手术创口小,术后并发症少,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青睐,成为了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主要方法[7]。现代医学除注重疾病转归、预后、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外,也越来越关注患者心理感受、生理健康,最终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患者情绪、心理等因素在对疾病的转归中发挥一定作用,现代医学提倡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所以在临床护理中,以注重患者心理感受为主,尽量减轻疼痛,缓解焦虑不安等情绪[8]。

常规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有深刻认识,帮助患者提高术后治疗依从性,督促患者定期服药、敷药、复查,但并不能降低患者心理障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未降低,疾病复发也会消磨掉患者对术后疾病康复的积极心理[9]。而优质护理通过术后健康宣教,可使患者及家属在日常护理中避免不必要错误,一方面可以使患者短时间内适应手术后鼻腔鼻窦改变,另一方面可避免错过术后愈合最佳时间。通过心理干预,可使患者保持愉快心情,及时调整情绪,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术后康复的积极性,对预后产生极大信心,有益于术后伤口愈合; 通过生活护理,可以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疼痛控制,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分散注意力,保持呼吸通畅; 对于术后异常情况,可及时发现手术后伤口愈合过程的突发情况,明显提高术后疗效,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机会[10-11]。

本研究对2组患者术后进行不同护理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67%, 提示术后实施以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有益于术后愈合,可使患者对术后康复抱有极大信心,有益于术后伤口愈合,提高治愈效果,这与韩洁[12]的研究结果类似。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后焦虑不安等情绪,在护理过程中能够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故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这与陈莉等[13]研究相符合。观察组患者鼻黏膜平均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正确的护理方式,更多的术后教育和言语关怀,可使患者避免不良习惯,完善鼻腔的清洁工作,保持愉快心情,对术后鼻黏膜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故有益于预后。

目前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最直接有效方法,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特点,但康复效果不理想事件时有发生,受到预后较差,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并发症的影响,患者易产生不良情绪。现代医学要求越来越高,常规护理模式有众多局限性,所以优质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可知,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为主的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鼻黏膜恢复,有益于术后患者康复,对术后护理模式有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鼻窦炎鼻腔关怀
鼻腔需要冲洗吗?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