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魏特琳日记》的叙事伦理

2018-07-12王成军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名作欣赏 2018年30期
关键词:侵华日军士兵日记

⊙王成军[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明妮·魏特琳(Minnie Vautrin, 1886—1941),中文名华群,美国传教士,江苏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长(代理)、教授。在她的一生中有一件特别值得推崇的事情,就是她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的暴行并且用文字把这一事件记录了下来。明妮·魏特琳女士从1937年8月12日开始,到1940年4月,她几乎每天都坚持写日记,并且每月将这些日记邮寄给美国好友,以便她们了解当时中国的时事。可喜的是魏特琳在美国的好友认为魏特琳的日记颇有史料价值,于是将它们寄给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同学》(The Classmate)杂志上发表出来。更为可喜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特藏室的斯茉莉(Martha Lund Smalley)女士,对魏特琳日记原稿进行了整理编排,并将其制成了缩微胶卷,以提供给历史档案研究学者使用。2000年,在斯茉莉、公丕祥、张连红等诸多学者专家的无私帮助和关心下,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组织了对这本书的翻译工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部富有独特历史档案价值的《魏特琳日记》全译本。也就是说,《魏特琳日记》的内容可以说真实地记载了魏特琳在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前后的日子里她的所见所思所为;她和拉贝等人成立保护区,置生死于不顾,拯救了中国妇女与儿童的生命;她以西方女性的独特视角,敏锐和详细地记录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反人类暴行。

首先,我们不能仅仅把《魏特琳日记》看作一般的日记,而要把《魏特琳日记》视为一部历史见证者的在场实录。也就是说,这部名为日记的著作,既是魏特琳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历史纪录,更是一部可名为“魏特琳史记”的披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恶行径的历史实录。我们之所以强调《魏特琳日记》的信使价值,是因为魏特琳这本日记与一般日记作者的叙事伦理不同。

众所周知,一般日记作者从年轻时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杨正润指出:“在私人文献中,日记是私密性最强的一种,也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写作,是否写、如何写、写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没有外部的压力和干涉。日记不同于书信,书信至少有一个特定的、预知的读者;日记没有读者,或者说,作者自己就是唯一的读者。日记是人类纪念自我的最常见、最普及的形式,集中反映了人类的自恋本能。”这说明一般日记作者总是把自己放在叙述的中心,而魏特琳的叙事策略则不同,她敏锐地感觉到需要用自己的日记来为即将到来的大动荡时代作见证,她是抱着为后人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录的心态来写她的这部日记的:“我的日记是从1937年8月12日开始的。”

事实上,在写给美国朋友的信中,魏特琳追忆了6月20日—8月11日发生的事情。其中她专门记录了“卢沟桥事变”:“我们得到消息,7月7日,一名日本士兵失踪后,在北平南面数英里的地方出现了麻烦。日本兵是如何失踪的?为什么失踪?没人知道详情。自那以后战争扩大了,我们不敢说它将何时结束。”魏特琳忧心忡忡地引用米尔恩的话指出:“‘1914年在萨拉热窝有两个人被打死,对此,欧洲所能做的就是再杀1100万人。’米尔恩的这个结论还不包括战争造成的个人损失、愤怒和疾病引起的死亡、对经济的破坏,以及日益加深的仇恨。中国不想打仗,并且知道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可见,魏特琳从日记写作初始,就秉笔实录,惩恶扬善,为中国人民的受难史做历史实录。

其次,《魏特琳日记》的第二大特征更值得赞美,她明显受到了中国传统叙事的影响,日记叙事客观平实,善恶毕书。尽管魏特琳是学文学的,她获得了美国伊利诺伊州文学学士,但是她没把她的日记当作文学来写,而是突出了这本日记的史学价值。这里,我们举两个例子从中可见魏特琳的纪实理念和春秋笔法。一是1937年12月17日日记,日本兵到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搜查,在中央楼前推门,坚持要求把门打开,当魏特琳说没钥匙时,日本兵“打了我一记耳光,也狠狠地打了李先生,坚持要开门。我指了侧门,把他们带进去。他们在楼上楼下到处看,似乎在找中国士兵,当我们出来时,看到另外两个日本兵绑着我们的三个工人出来。他们说:‘中国士兵。’我说:‘不是士兵,是工人和花匠。’他们确实是工人和花匠。日本兵把他们带到前面,我也跟着去了。当我到前门时,看到一大批中国人被迫跪在路旁,包括陈先生、夏先生以及我们的一些工人在内。一名日军中士及他手下的一些人在那儿。很快,在日军的押送下,程夫人和玛丽也来了。他们问谁是学校的负责人,我说我是,然后他们让我来指认每一个人。不幸的是,有些新人是最近刚雇来帮忙的,其中有一个人看上去像是一个士兵,他被粗暴地带到路的左边,并被仔细地审查。当我来指认工人时,陈先生开口说话,想帮助我,他被日本兵狠狠地揍了一顿,并被带到路的右边,强迫他跪在那里”。日本兵的残暴无理通过魏特琳的平实叙述可窥一斑,但是日本兵真的是来抓中国士兵的吗?魏特琳笔触一转,皮里阳秋:“事后,我们发现了他们的计谋:把负责人捆在前门,由三四个士兵假装审查和搜捕中国士兵,而其他人则在大楼里挑选妇女。”

也就是说,魏特琳日记记载侵华日军暴行的有些文字,看似不太血腥和残忍,其实正是这种“于叙事中寓论断”的叙事策略,使其日记富有了独特的历史和美学价值。这一美学特征在1937年12月24日的日记中更有绝妙展示:“12月24日,星期五再过一天就是圣诞节了。十时,我被叫到我的办公室,与日本某师团的一名高级军事顾问会晤,幸好他带了一名翻译,这是日本使馆的一名年长的中国翻译,他要求我们从1万名难民中挑选出一百名妓女。他们认为,如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我们允许他们挑选,在这期间,这位顾问坐在我的办公室里。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找到了二十一人。日本人认为,姑娘们听到这一消息后会躲起来。许多姑娘来问我,日本人会不会从她们中间再挑选另外七十九名?我所能回答的是,如果我能阻止的话,应该不会。”这段文字初看,没有屠杀,没有血腥,没有无理,似乎侵华日军多么文明,多么理智,多么富有人情味。你看师团的高级军事顾问亲自来与魏特琳协商,并且承诺不抓良家妇女,只是要挑选妓女来为日本兵安排合法的去处,人数不够只找到二十一人,似乎也没有再强迫其他人来充数。然而,你若仔细品味赏析《魏特琳日记》的文字,便会发现,这里更可看出侵华日军的杀人不见血的自私本性与征服者的霸蛮嘴脸。难道妓女不是人?没有生命的尊严?华裔作家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就是受《魏特琳日记》中这段文字的影响而创作的。甚至我们可以判断,严歌苓的小说虚构,尽管主题集中,突出了妓女抗日的主旨,其实反而因为主题先行,沦为说教,倒不如魏特琳日记叙述的平实与皮里阳秋的含蓄文字,更能催人深思,痛定思痛,回味久远。当然,日记毕竟是个人心路历程的文字化过程,尽管魏特琳的叙事主旨是外部事件,尤其是记录侵华日军的暴行,但是日记中也写出了她自己的个人史。1940年3月22日日记:“我已经有近三个星期没在日记上写一行字了。为什么呢?原因不止一个,而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已筋疲力尽了。”

最为遗憾的是,由于魏特琳倾心工作,操劳事务,以致心力交瘁,神经衰弱。加之她独身未婚,爱情缺失,而把整个身心都寄托在中国的工作上了。从中国回到美国后,她的居住地人烟稀少,又缺乏亲人的关爱照顾,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对中国大地爱得深沉的美国友人,竟然于1941年5月14日因病自杀身亡,魂归天国,葬在美国密歇根州的雪柏得镇,墓碑上刻着四个中国汉字:金陵永生!因此,从关爱和感恩叙述者的角度来看,我倒觉得我们今天来欣赏《魏特琳日记》这部名作时,不妨也对叙述者魏特琳自己的心理和情感稍加留意阅读,以纪念与安抚这位与中国结缘、拯救了上万中国妇女儿童生命却自己内心孤独无助的美国“活佛”(吴贻芳语)的在天之灵!

我在《事实正义论:论传记文学的叙事伦理》中指出:“传记文学作家在叙事伦理上要进行一次道德承诺:我写的尽管不可能百分之百本真。但我言必有据,绝不歪曲事实。”美国自传理论家比约克伦德也认为,自传(包括日记)既是一种社会历史记录,同时更是一种本质上的道德记录(moral documents),从这个意义上讲,因为《魏特琳日记》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状况,那么它的道德价值与其美学都值得我们重视。

猜你喜欢

侵华日军士兵日记
侵华日军第十八师团南京大屠杀罪责再考证
士兵的高度
论中国抗战诗歌中的侵华日军形象
门牙士兵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侵华日军化学战对作战进程的推进作用
士兵与海豚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