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的次序及方法

2018-07-12冉光奇

水能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

冉光奇

【摘要】本文就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的次序及方法展开研究,以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对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施工效果检查阶段的具体施工次序及方法進行了详细介绍与分析,以期为解决水利灌浆工程施工中的相关难题,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排水施工

1、工程概况

某水利工程中的一个施工段,起点位置地层为0-3 m的混合土层,其中包括堆积碎石与河床卵石;终点位置地层表面有0-5 m的坡积碎石、混凝土与块石。施工需要穿过地层岩,包括粉砂岩、砂质页岩、砂质泥岩、石英砂岩等,岩层的产状相对平缓,基岩有0-6 m为强风化带。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多在施工支洞上部位置。针对此种施工实际,必须对工程进行回填灌浆处理。

2、水利工程灌浆施工工序及方法

2.1 施工前准备

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重点在于选好施工设备。

1)施工所需高速与低速浆液搅拌机,能够保证施工期间,可以连续、均匀的拌制浆液。根据本次工程的施工需求,计划选用ZJA-400高速制浆机、JJS-1000低速制浆机。

2)根据施工需求,应确保灌浆泵的容许工作压力,在其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以上,同时还应保证灌浆泵的排量与稳定性能,均符合相关施工标准,计划采用“黑旋风”灌浆泵。

3)灌浆管路要能够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同时保证装液流动畅通,对此,施工前准备阶段,应在灌浆泵与灌浆孔的位置,安装压力表,从而对相关压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4)选择灌浆塞时,应重点对比其膨胀性与耐压性能,确保灌浆塞的使用期间,能够在最大灌浆压力下可靠封闭灌浆孔段,且易于装卸。

2.2 施工阶段

1)钻孔与冲洗。严格遵循施工图纸,在开孔孔位进行钻孔;在钻孔完成后、灌浆前,应对灌浆孔进行全面的裂隙冲洗,并选择灌浆孔总数的1%进行压水试验。需要注意的是,冲洗水压应为灌浆压力的80%,当压力超过1 MPa时,建议冲洗水压也为1 MPa。

2)制浆。本次施工过程中,采用的425#抗硫酸盐水泥作为灌浆浆液,其通过80 mm的方孔筛后,余量应在2%以下;拌浆采用高速搅拌机,并调整装转速为1400 r/min;水泥浆液经高速搅拌机搅拌完成后,应继续经筛放入低速搅拌机。浆液浓度为6个比级的重量比:3:1、2:1、1:1、0.8:1、0.6:1、0.5:1,重量比的基础上,可进一步通过计算确定与各比级相应的浆液配合比。对于制浆过程中的水灰比应进行严格控制,以土层性质、实验数据为参考依据,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有效修正。此次工程的回填灌浆浆液水灰比为0.5:1,固结灌浆浆液水灰比为3:1、2:1、1:1、0.5:1,均能实现预期施工目标。

3)回填灌浆。当衬砌混凝土的固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即可进行回填灌浆施工;可采用直接钻孔法在素混凝土衬砌中布置回填灌浆孔,若在钢筋混凝土衬砌中布置回填灌浆孔,则应先在预埋管中钻孔,逐渐让孔深入岩石10 cm,完成钻孔之后,应测记混凝土厚度与空腔尺寸。在回填灌浆施工过程中,如果在于围岩塌陷或超挖严重的现象,必须及时制定特殊灌浆措施,并由监理人审批。回填灌浆应按照划分的灌浆区段分序加密进行,一般分两序,第一序灌奇数排,第二序灌偶数排;灌浆过程中,压力由小到大;其中一序孔的回填灌浆浆液,可采用水灰比为0.5:1的水泥浆,二序孔可灌注水灰比为1:1或0.5:1两个不同比级的水泥浆。对于空隙较大的部分,应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回填关灌注,且应注意浆液当中的砂子粒径应在1.5 mm以下。在设计灌浆压力之下,灌浆孔应停止吸浆,同时延灌约10 min左右,即可完成灌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灌浆中断,应尽量及早恢复灌浆;一旦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则需要先清洗灌浆孔至原孔深,再恢复灌浆。

4)封孔处理。在设计灌浆压力之下进行回填灌浆,当每分钟的单位吸浆量等于或小于0.4 L后,延续灌浆约30 min左右完成灌浆,然后即可对其进行封孔处理。此次工程施工期间,封孔处理采用的是压力灌浆封孔法,也就是保持需要进行封孔的孔段的灌浆压力,并将射浆管下入距孔底0.5 m左右的位置,并采用水灰比为0.5:1的浓水泥浆,利用泥浆泵与孔内的稀浆与水进行置换,直至灌浆孔口反出浓浆,即可安装止浆塞,最后依旧采用0.5:1的浓浆完成压力灌浆封孔。

5)支洞施工。施工支洞施工,首先需要利用挖掘机开挖明槽段,并将挖出的石渣运送到制定堆放地点;然后需要进行进洞口段防护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隧洞开挖与临时支护,在开挖隧洞的过程中,如果含有大量的坚硬岩石,则可采用钻爆法完成施工;最后进行混凝土衬砌,完成支洞施工。

6)排水施工。排水施工主要利用的工具为排污泵,借助施工场地中的倒坡,可不使用抽水设施完成排水工作;若是对混凝土衬砌结构中,渗水量较大的部位进行排水,可采用风钻进行钻孔,孔径55 mm、孔深3 m,在孔中埋入D50PVC管,可先将渗漏水集中排出,再利用排污泵抽出洞外。

2.3 施工效果检查

在每个单元工程的灌浆全部完成之后,监理工程师应着手布设检查孔,检查孔数量应在灌浆孔总数的5%以上。在整体灌浆施工结束3-7d左右后,对回填灌浆孔进行单孔注浆试验,在规定灌浆压力之下,若在最初的10 min出现注浆量大于10 L的情况,则说明需要对灌浆孔进行适当补强;对于固结灌浆孔,采用单点法常规水压试验,检查其透水率值是否在3 Lu以上,若大于3 Lu,则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水利工程灌浆施工的次序及方法,有利于推动水利灌浆工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通过相关分析,严格遵循水利灌浆施工次序,能够保证工序衔接的有效性,提升灌浆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以不同地段的实际地质状况与施工条件为依据,采用适合的施工方法,当发生漏水等问题时,应及时查明源头与原因,从而尽快给予有效解决,为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佟艳辉.关于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11):106-108.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水利工程招投标的特点与投标策略
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