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班级团体辅导在医学院校心理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探索

2018-07-12吴桐曾丽蓉何锡嘉娄琴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健康

吴桐 曾丽蓉 何锡嘉 娄琴

[摘 要]文章在团体辅导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新生班级团体辅导及其效果进行了探索,通过对不同专业40名学生课后反馈的分析发现,班级团体辅导能在适应学习环境、培养团队意识、改善自我认知、提升交往技能及正确对待生命方面给新生提供帮助,是开展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将此教学方式与医学专业特点相结合,开展脱敏训练、抗压训练及特殊场景应对训练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可在现有班级团体辅导的经验上探索其可行途径。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健康;新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8)06-0060-04

通过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培养较好的自我心理觉察和调适能力。在已有的研究中可知,了解大学新生心理情况的途径是多样化的。第一,心理普查。这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基本情况的重要途径,便于及时的筛查出心理危机干预的潜在工作对象,在工作中可以“先行一步”。第二,将心理普查与投射测验相结合。交叉比对两者结果,更进一步对学生的潜意识层面进行评估,提高普查的信度和效度[1]。但是,由于采用自陈式问卷和统一施测的形式,心理普查的主观性和时效性受到了诸多质疑,学生在参与测量时的状态并不具备完全的代表性。并且,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处理等问题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在帮助那些有类似问题和困扰的人时,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因此,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新生团体辅导活动,是了解其心理情况的又一途径,也是帮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获得心理成长的重要方式。

一、新生班级团体辅导的应用实践

(一)班级团体辅导应用的背景

团体辅导最早尝试运用于临床治疗,将同一类型的患者聚集起来共同讨论如何应对病痛,互相帮助和扶持。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被发掘后,通过不断地实践检验和发展完善,被广泛地应用于帮助提高和完善正常人[2]。班级团体辅导的核心作用在于预防并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3]。其基本特征为:辅导对象是班级,辅导方式是有主题的、团体成员普遍参与的集体活动,辅导目标是促进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完善,缓解心理问题。

在医学院校中,新生班级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医学生具有大学生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因专业的特殊性而具有其自身特点:学习时间长、课程压力大、学习内容复杂等问题的存在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为此,我们在广西医科大学2017级新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团体辅导课的次数增加到3次,授课团队以心理教师为主、班主任(辅导员)为辅,团体辅导课的主题依据开展的时间和新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有所侧重。

(二)班级团体辅导应用的方法

1.实施对象:2017级新生班级。

2.內容设计:三次主题团体辅导,每次均设计3~4个活动单元,具体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二、新生班级团体辅导应用的效果

3次团体辅导结束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人文社工专业等不同专业的40名学生的课程反馈作编码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在具体的描述语句中体现了在对自我、对沟通、对生命、对集体等多个方面的更为明确的态度。

三、新生班级团体辅导应用的深入思考

在以上分析中可知,班级团体辅导对新生在自我认识、沟通交往、适应能力以及对待生命的态度上起到了积极引导作用,对解决大学生中较为常见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该方法充分利用团体的资源,让每一个成员在活动中能够较为充分地观察他人,探索自我,在互动中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整。对于医学生来说,繁重的学习任务、激烈的竞争压力和特殊的学习内容让他们需要具备更为强大的心理素质。有研究认为,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的干预必须通过教育来完成,要改变以病理心理为基础的观念,向以生命成长为主要价值取向转变[4]。在医学院校的新生团体辅导中可以尝试更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全方位地帮助医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缓解不良情绪,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

(一)新生班级团体辅导与脱敏训练

系统脱敏训练主要是引导求助者缓慢的进入到导致自己产生焦虑或恐惧情绪的情景,用心理放松训练来对抗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恐惧或焦虑的目的。通过对医学专业学生的观察和咨询记录可以了解到,晕血或在直接面对人体时产生恐惧、焦虑,从而引发一系列身心反映的个案并不少,可以尝试将脱敏训练应用于缓解这类问题。为保证效果,可以按照引起焦虑或恐惧场景的不同,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每组6~8名同学。首先要创造轻松的氛围,借助虚拟场景技术,让具有同一类型情绪问题的学生置身于能够引起焦虑或恐惧的虚拟场景中,按照程度不同从低到高逐渐呈现刺激,配合放松训练使来访者全身放松来对抗焦虑直至消除焦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组中同学们的问题是具有同质性的,也可以借助这一团体,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更好利用配合式的放松训练、互帮互助来缓解焦虑。

(二)新生班级团体辅导与抗压训练

医学生的多重压力首先是来自学业,由于担心不能够达到学习目标或不能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而导致的考前焦虑现象较为普遍;其次是来自就业,医学专业的独特性决定了学生就业方向较为特殊且单一,目前的就业形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医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医学生需要系统的抗压训练来锻炼这一方面的能力。对于新生来说,如何帮助他们在考前焦虑和职业规划焦虑出现时能够缓解紧张情绪,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在新生班级团体辅导中加入“抗压训练”,利用团体的力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借助朋辈交际促进学生之间信息流动,互相交流应对压力的方法,尤其是在备考期间,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压力。

(三)新生班级团体辅导与特殊场景应对训练

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要面临诸多的特殊场景,需要学习在面对患有传染疾病的患者、在紧急救助等情况下如何调整情绪。可在新生班级团体辅导中有采取模拟场景的形式,增强医学生在面临特殊场景时的心理素质,采取分组演示模拟场景的教学方法:一是广泛征集医学生可能面临的特殊场景,将其扩展成为独立的、可模拟的场景,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进行演示,学生互相观摩提问;二是要在引导学生分享讨论时侧重于心理、情绪问题的解决;三是教师要适时的总结,让学生有切实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张燕.房树人投射测验在新生心理普查中的应用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10(5).

[2]戬焕启.班级团体辅导影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实验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

[3]陈正学,欧阳晶晶.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和娟,杨玲枝.俞世伟.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团体辅导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