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组织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主心骨”
2018-07-11郝炎磊
郝炎磊
《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印发以来,山东省青州市教育局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力和战斗力,以党建为骨架,搭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桥梁,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党组织与镇、街、开发区中心校组成13个 “党建共同体”,城乡学校间教育理念、管理经验、教学资源和教育成果共享,推动城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理顺管理体制,选好“领头雁”
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激发多方面动力,而农村中小学校党组织应在其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但是,本地农村中小学校党建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关系隶属镇、街、开发区党委管理,人事和教育教学由教育系统管理,管党与管人“分离”。管理主体不明确,不同程度造成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党员管理松懈、组织生活缺失等问题,工作中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
青州市在2017年6月召开的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把理顺党建工作体制作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第一要素。经组织部门批准,青州市13个镇、街道、开发区84个基层党组织1866名党员管理整建制划转市教育局党委管理,实现市教育局党委管党管人管业务“三管”统一。
理顺体制以后,青州市对农村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按照组织设置要求,有3名正式党员以上的学校单独建立了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学校就近与其他学校建立了联合党组织,没有党员的学校选派党建指导员,推动尽快建立党组织。该市还探索将党支部(小组)建立在年级组、教研组、学科上,按照学科或者工作责任,组建和调整党支部40个,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党组织建设好了,就要选出“领头雁”组建工作团队。青州市严格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办法,按照“党性强、业务精、管理严、威信高”的标准,积极探索中小学党政领导班子选拔聘用“双向进人、交叉任职”模式,通过笔试面试、政治审核、业绩考核、民意测评等方法,公开选拔党支部书记,书记、校长“一肩挑”比例达100%。同时,完善落实岗位等级确定、考核奖励、工作量考核等激励机制,根据学校党组织规模配备副书记、专兼职党务干部,打造团结和谐、敢于担当、善于攻坚的工作团队。
组建党建共同体,加强底部攻坚
基础设施薄弱、办学条件简陋一直是阻碍农村中小学发展的短板,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外流、生源越来越少的恶性循环。怎样让辖区内学校强的更强、弱的渐强,补齐短板,实现“扬峰填谷”?
在理顺党建工作体制之初,组建共同体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协同优质均衡发展的想法就已在青州市教育局党委萌芽,随着城乡党建共同体实践的不断深入,充分证明这一措施是解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善办学条件,攻克基础薄弱短板。共同体内,条件较好的市直学校帮助改善农村结对学校办学条件。截至目前,城乡党建共同体共建设、提升农村学校党支部活动阵地26处,建设塑胶场地和捐助计算机、电教设备等累计投入资金近200万元。
青州市民办海岱学校与谭坊镇中心校在共建结对仪式上,海岱学校党支部了解到谭坊镇中心校地处青州最东边,部分学校办学规模小、办学经费少、校园环境迟迟得不到改善的情况后,先后投资50多万元,按照“六有”“九上墙”标准,对谭坊初中、小学和郑母初中、小学及宋池学校的党员活动室进行了提升改造,为谭坊初中各办公室铺设地面,为郑母小学建设塑胶操场,铺设草坪。
二是提升内涵发展,攻克党建品牌创建短板。青州市制定了“一校一品”发展战略,将实施“书记引领项目”贯穿党建品牌创建全过程,以项目化推进解决教育与业务“两张皮”问题,解决阻碍学校发展的组织建设、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等问题。各学校党组织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发挥辖区内党建教育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叫得响、品牌硬、有特色的中小学校党建品牌,共同体双方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内涵发展实现了“双赢”。
例如,青州市旗城学校和邵庄镇中心校在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以旗城学校“旗”文化和邵庄小学“齐”文化为切人点,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民族团结、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旗城学校打造了“三联四融”党建工作法,邵庄小学打造了“实施6321项目,推进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度融合”党建品牌。全市共打造了青州一中开发校本资源引领红心向党、师范附小温暖党建、西苑小学“1322”党建工作法、高柳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实施适切教育”等20多个中小学校党建品牌。
三是构建现代教育综合治理体系,攻克学校管理短板。城区市直学校占有区位、经验、人才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管理科学规范。青州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构建中的核心作用,组织农村中小学管理人员到结对共建学校学习依法自主办学,积极推进全市中小学办学理事会、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建设,建成以“四会一章程一核心”为主体的现代学校治理结构,在依法自主办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是组建教研联盟,攻克教学质量短板。根据农村中小学教科研薄弱的突出问题,共同体结对学校通过组织教研联盟实现校际间教研合作。他们利用课程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新编等方式,优化、丰富校本课程。广泛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优质课联合展演等活动,加大课堂观摩、研究力度,交流先进的备课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现了课程资源联合研发、有效课堂合作共建、课改难题集体攻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利用骨干引领、主题研讨、教学互访、学术沙龙等多种方式,促进课改难题联合立项、合作研究,克服单个学校教研力量薄弱、教研思路固化等问题,发挥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提高教研效益,建立了课改难题联合研究、成果共享的教研攻关机制。
抓好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教师。在市教育局党委的指导下,共建双方开展党员名师之间、党员班主任之间、党员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四结对”活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党员名师结对,培育优秀工作团队。依据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能力过硬的党员名师评比标准,全市涌现出实验中学李福军等党员名师32人。在共建活动中,党员名师充分发挥“党员+名師”的辐射带动作用,帮助共建学校培育党员名师,组建名师工作团队,共同开展党建理论研究、教育科研和名师大讲堂活动。
党员班主任结对,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参加共建活动的党员班主任,针对学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拥有一颗爱心、做学生示范表率、抓常规训练、习惯养成和后进生转化“113”学生管理交流等活动。云门书院双语学校优秀党员班主任杨远滨在学生管理中成立了“旭日中队”,他们与庙子小学结对,共同组织研学旅行活动30多项,对学生进行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团结能力、生活能力等技能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爱家爱党爱国、勤奋努力拼搏、诚信合作团结等优秀品质。
党员教师结对,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全市“五大先锋联创”活动中评选出的1061名党员先锋教师主动要求到农村参加支教工作,争做“青蓝工程”带头人,帮助培训培养新人职青年教师,将最新的教研教改成果和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展示给农村教师,激发了全市青年教师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
师生、生生结对,激发教育活力。共建活动中,城区党员教师与农村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为结对贫困学生送书籍、送文具、送生活用品,在学生中组织开展手拉手、同进步、共成长、献爱心等交流活动。例如,青州三中与黄楼中心校共建活动中,围绕青州市中小学三大球比赛进行了多次交流学习,青州三中女篮先后16次到黄楼学校开展足球教学和友谊比赛,共同提高,分别取得初中组女篮第一名和高中组女篮第一名;青州三中足球队到黄楼街道东坝小学男足队进行专业指导5次,该队获青州市小学足球比赛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