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校园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模式探索与研究
2018-07-11李引
李 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00)
1 学生工作模式的发展
传统学生工作模式,是高校管理者为使学生不断成才而采用的以教育和管理为主的一种工作方法,突出和强调的是学生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型的学生工作模式应运而生,其强调为学生自我发展服务,以“关怀多于要求,服务重于管理”的理念,给予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
欧美高校学生管理以学生事务[1]为基础,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经过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四个阶段的发展,现已形成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取向、突出学生个体发展的模式。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借鉴国外学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始采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学生各种事务,借助于信息系统处理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数据,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提供大量有用、易用的智能服务。这些信息系统[2]既是学校获取学生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服务学生的重要方式,也是建立危机预警机制的重要载体。
因此,如何高效、规范、科学地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及时方便地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是新时期学生工作模式研究的主要方向。
2 智慧校园的内涵
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越来越深入,智慧的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智慧型校园建设进入新阶段。智慧校园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借助于多种应用系统将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串联形成智慧化环境。智慧校园建设首先需要大幅提升基础网络性能和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建成高速、稳定、安全的有线和无线网络,无缝隙地覆盖整个校园。其次建设的侧重点要从原有的纯“应用驱动”转变为“应用、数据双驱动”,奠定数据基础。最为重要的是,智慧校园的建设宗旨是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提供最为适宜的服务,以满足不同个性师生的不同需求。
3 构建基于智慧校园的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
1)建设背景及目标。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高校推广建设“一站式”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的通知》的要求,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建设要从最大程度方便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便捷、专业、高效、共享为服务宗旨,建立健全高校以生为本、文化育人的学生工作平台。
通过对智慧校园体系的系统性进行研究,依照“大平台、小应用”的思路,构建基于智慧校园的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需要整合与集中单点的、零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与服务应用,将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以及重新串联,形成面向学生具有生命周期的、统一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并最终实现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2)建设内容。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是以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全过程为依据,综合学校各部门对学生管理的需求,实现学生综合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它涵盖所有学生相关业务,如招生、学籍、教学、资助、思政文化、就业、离校、后勤、社会服务等。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使类似迎新、离校这种跨职能部门学生工作的业务整合一体化,而且可以实现从计划制订、事务处理到学生服务、监督与分析的一体化。
①信息标准建设。为满足学校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便于统一领导,需要建立一个符合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符合学校实际、能够规范学校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比如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学生信息子集,如表1所示。
表1 关于学生的数据子集内容展示
②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大平台、小应用”的思路将智慧校园中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总体规划分解成若干功能模块,并厘清各功能模块之间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关系。按照轻重缓急、基础优先的原则,既整体又均衡地推动建设各二级学院、各部门领导与员工以及全体学生进度。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面向各二级学院、各部门领导和员工以及全体学生,提供可以覆盖学生生活、学习等全方位的服务。具体包括招生、迎新、学生工作、宿舍、团委、离校、就业等多个服务应用。同时,按照最新的服务生态体系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资助等重新构建到面向学生综合服务的门户平台内,依靠完整的服务前台交互与后台管理功能,支撑服务效率与水平的提升,监控和优化服务质量。
③其他业务系统集成建设。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要积极有效地无缝对接教育部招生录取系统、教务系统、财务系统、后勤系统,保证与校内其他应用系统的高效接入和顺畅的用户体验,完成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同时提供标准接口、服务治理、服务交换功能,实现从“数据集成、门户集成”向“服务集成”的转变。
④流程优化建设。通过梳理、完善、优化各类业务流程,形成全面覆盖学生工作及服务的流程中心,为学生、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提供高品质的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利用智能提醒信息高效完成业务办理,尽可能让学生花最短的时间,用最便捷的方式获取最清晰的办事流程。
平台内采用可视化的流程引擎,自定义流程、设置节点、配置人员等。常用的流程包含请假申请、退休学申请、退宿申请、寒暑假留宿申请、在校生证明、学籍证明、心理预约、社团、证件补办等。
以学生休学申请为例,如图1所示,依据事务详情可了解到办理指南、办理对象、办理事务等内容,后期还可以对事务的办理发表评论及满意度评价。完成休学申请表的填写,进入办理状态后,系统依据已定义好的流程自动流转,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的界面查看到进程,例如绿色代表已完成阶段,红色代表正在进行的阶段,点击进去还可以查看具体的审批记录,包含用户名、所属部门、所在节点、送达时间、完成时间、时限、意见等。
图1 学生休学申请事务流程
⑤综合分析建设。平台要具有强大的统计报表分析功能,比如“迎新”模块,要具有常用的迎新报表展现和可配置的报表功能,统计新生的报到情况,常用报表有完成报到、完成办理、未完成报到、未完成办理的人数和占比统计。并可通过配置按院系、专业、班级、省份、考生类别、政治面貌、性别等统计迎新情况。
4 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中的对策分析
1)制度保障及内控体系。为确保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按计划有效地实施以及合理使用资金,需要在平台建设期间提供全面科学的制度保障。这需要厘清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梳理学校层面的人事、财务、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将设计的程序与制度匹配,形成适用范围明确、作业程序规范的学校内控体系。
2)学生服务与发展标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生涯、职业生涯、个人发展等要素,按照学习目标、职业目标、素质目标、个人发展目标四个方面建立学生发展标准。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服务标准,依托智慧校园平台,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3)信息化手段全面应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将信息化技术[4]植入智慧校园的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
①推进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搭建。围绕学生的需求,利用移动终端[5]开展移动式和碎片化服务,搭建微信公众号与企业号,设置服务模块,让学生在便捷的校园中生活。
②强化监督机制。对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流程环节进行电子监察,对办理情况进行测评,对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满意度评价,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服务细节,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学生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作为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活动等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只侧重行政管理,忽视了面向学生的服务内容。因此,构建基于智慧校园的学生一体化管理与服务平台,既可满足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的低成本与高效率要求,又能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多公共信息,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享受到学校所提供的高效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