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学生就业满意度的研究
——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7-11吴立新李晓明
吴立新 李晓明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据相关就业数据统计,通过校园招聘会最后成功就业的学生比例约为20%,主要表现为专业对口率不高、工作稳定性不足、福利保障不够完善等方面。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体现在人力资源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过程中,反映了就业服务质量和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因此,对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问题进行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影响高职学生就业满意度相关因素
1.1 个人因素
就业满意度实质上是就业质量,取决于求职者的期望和实际感知的差异程度,用数学表达式可以归纳为:就业满意度=就业实际感知-就业期望。
因此,就业满意度是相对值。其中就业期望是一种较强的主观感受,在就业实际感知一定的情况下,就业期望越高,减数越高,满意度越低。个人因素导致就业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分为两类:工作相关因素和非工作相关因素[1]。
1) 工作相关因素。笔者通过第三方数据调查公司面向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学院2016届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调查显示,省内就业占89.37%,省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为上海市(5.55%)和浙江省(1.61%),地区的就业实际感知较高,满意度较高。
学院2016届毕业生主要流向的企业性质和主要岗位的统计数据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其他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占比最高(90.30%),其次为“三资”企业(6.70%)和国有企业(2.10%)。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比例最高的为销售、市场、商务、采购、贸易、仓储物流人员,占比为19.21%。企业性质和从事职业岗位的就业实际感知较低,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就业满意度。其中个人因素是导致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图1 就业企业性质分布图
图2 就业主要岗位分布图
2) 非工作相关因素,包括毕业生的人口学特征、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个人和家庭的社会资本、所在高校的特征、求职状况等因素。以学院为例,近两届毕业生升学比例维持在20%左右,部分学生认为专科学历低,升本愿望强烈。还有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希望在就业时能跨行业就业,如部分工科专业的女生,毕业时希望从事金融贸易等工作。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就业信心不足。学院2016届毕业生因为“不想找相关工作,因为个人兴趣”从事不相关工作的比例为31.41%,如图3所示。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吻合度中“很不符合”“比较不符合”和“一般符合”的占比总和超过50%。这种非工作相关因素的实际感知较低,也是导致满意度不高的原因。
图3 2016届毕业生从事专业不相关工作的原因
在就业实际感知一定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是不同的,即不同的毕业生对于同样工作有显著的差异。部分毕业生角色定位不准,不能正视现实,过于注重工资待遇、工作岗位、生活环境等条件,期望值过高,实际感知又无法改变,造成心态变化,导致“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共存[2]。
1.2 企业因素
企业认为招不到满意的学生,是因为学生就业稳定度差,眼高手低。部分企业没有职工宿舍,学生顶岗实习或就业需要自行租房;有的企业没有正规的指导教师;还有部分企业需要上夜班,导致学生离职率相对较高。学院近两届毕业生总体月均收入水平呈上升趋势,与2015届相比,2016届毕业生的月均收入上涨236.38元,薪酬水平上浮7.34%。但部分企业工作时间长,单位小时薪酬不高,影响学生的就业满意度。
1.3 学校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根据调查显示,学院2016届毕业生对创业教育/指导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96.7%;毕业生中有12人选择自主创业,创业率为0.32%,创业率不高。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原因为“受他人邀请进行创业”“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理想”和“对创业充满兴趣、激情”的占比均为41.67%,如图4所示。这说明目前创业意识已经在大学生中深入人心,但创业兴趣高而创业率低,集中反映了在大学生创业中存在障碍,希望学校给予创业帮助。
图4 创业原因分布图
2 提高高职学生就业满意度的途径
2.1 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高职学生必须正视现实,放下身段,积极面对就业形势,降低求职的心理预期,主动到城乡社区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工作;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积极参与国家组织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树立“先锻炼,后发展”的思想,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智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深入基层,扎根基层,通过实践锻炼,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真正达到满意就业。
2.2 积极开展并实施职业规划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刚上大学时便应根据自身所学专业、兴趣爱好以及个人职业理想,同时应考虑社会发展环境因素制订出最佳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职业发展路线,并且将整个职业规划周期阶段化,在每一个短暂的周期内,完成一个目标,同时所设定的目标要能够量化考查,能够依据生涯规划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学校建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档案,明确要求毕业生都必须具有个人发展规划和成长记录档案,以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学生的参考[3]。
2.3 坚持“三结合”,提升就业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1) 就业调研与培养模式创新结合。从解决学生就业的根本——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进一步发挥办学优势,确立“能力本位”的素质教育理念,把增强学生能力作为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教学等方面积极进行大学生能力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创新和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建设和监测管理机制,增强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形成就业与招生的联动发展格局。
2) 就业指导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学校应重视就业指导教育,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探索就业指导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新方法,按照共性与个性结合、系统与重点兼顾、强化过程体验、重在内化提升的教育理念,通过体验→感悟→内化→成长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素质。学校还可开展座谈会和研究会,分析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探讨创业心得体会,交流面试技巧,提供用人信息。并开展就业指导的专项调研,获取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3) 就业工作与校企合作结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学校应以“产业园”“校中厂”和“校企合作联络站”为平台,积极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与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工作。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就业能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2.4 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不同群体就业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等。以创业研究、创业教学和创业活动为支撑,将创业教育、项目体验、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相结合,以特长生工作室、科技项目园、专业创业园、商贸创业街和“双创园”为平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拓宽创业教育途径。
2.5 市场主体管理
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政府应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就业岗位数量的增长率。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等,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他们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及管理,履行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职能,以达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相信在政策的持续完善下,就业质量和收入分配问题必将进一步得到解决。
3 结束语
十九大报告发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动员令”,包括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等。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就业高度重视,社会要逐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薪酬,尤其要大幅度提高大国工匠、技能大师等一批高技能人才的薪酬,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让全社会涌现出更多的邓建军式、宋彪式高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