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自主学习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探索
2018-07-10廖亚平
廖亚平
【摘 要】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成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重要的教育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关系到高中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甚至关系到中考的成败。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期望能够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数学;教学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1-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能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调查表明,近90%的学生作预习的基本方式只是简单看一下教材,了解一下基本知识,这说明中学生以具备基本的预习意识,然而采取的预习方法并不正确。因此,教师应当有针对的对学生的预习行为进行引导,使学生养成正确的预习习惯。针对学生课前预习,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以下三点。
首先要求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及要求:使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及要达到的要求,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
其次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应指导学生“三读”课本。粗读:第一遍整体浏览课本内容,了解有哪些知识点,教材的结构如何;细读:第二遍把书读厚,边读边思考,仔细推敲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题;精读:第三遍把书读薄,在重点、难点和疑点上下工夫,深入钻研[3]。
最后鼓励学生完成基本练习:这部分预习检测题以课本的例题的同类型基础题为主。通过练习,初步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即初步运用知识的情况,使学生明确哪些知识、概念理解有困难,并反馈给教师,作为二次备课的依据;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但知识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通过预习,学生会具有收获知识的成就感[4-5]。
例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之前,我给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一元”和“二次”分别是什么意思?
②方程中的“X”和“Y”分别代表什么?可否用其他字母替代?
③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
这几个问题,有的能从课本上找到答案,有的则需要自己的理解与思考。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并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思维,促使其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从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这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将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效果将会得到提高。
二、课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指的是能够从多个角度对给定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指导,尝试从多个角度来探索结果,以实现对问题的有效解决。这种思维强调的是打破固有思维的限制,注重思维的多变性。
很多中学生会受到以往经验思维的限制,形成定势思维。故此,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应当给予肯定和支持,并且给予鼓励。比如在对有理数加减进行计算时,要求学生能够以尽量简化的方法来计算:-9-9-9-5-9=( )。有个学生提出可以利用-9×4-5这种方法来进行计算。这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方法是十分创新的,能够看到学生的思维也是十分活跃的,他能够看到并不是实际存在的-9,而是假设在-5的位置上存在着-9,此时题目就可以对应进行转换,即可得到假设题目-9×5。随后将思维转向了论证方面,能够得出在题目中(-9+4)是真实存在的-5。在这种思维下,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对此教师应当鼓励。
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同时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各部分知识的渗透是有帮助的,而且也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学水平也将得到逐步提高。而且还可以通过一图多画、以及一题多用等方法来实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培养。当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充分享受到解答数学题的乐趣和成就感,会对数学产生更强的兴趣,就更加强化了自主学习的动机,形成良性发展。
三、课后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课后上进行合适的竞赛,是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的。而且在竞赛环境下,初中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具有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是希望能够获得成功,得到表扬的,在这种心理下,学生兴趣被大大调动,而且能够更好的克服困难。
比赛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等。可以是班级分成小组进行比赛,也可以是男女进行比赛,或者是个人赛等等,通过比赛使得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更加突出,因此,学生们会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热情。
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将面临高中、大学等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而随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将更高,因此在初中阶段釆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所需。
自主学习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主动学习数学的氛围,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数学的过程,真正实现了从“学会”到“会学”,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甜甜.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 (08): 66.
[2] 丁凡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有感[J]. 新课程(下), 2012, (06): 184.
[3]高爱红.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 中学教學参考, 2014, (29): 36.
[4] 陈建.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数学大世界(下旬), 2016, (07): 13.
[5]郭文娟, 刘洁玲. 核心素养框架构建: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 2017, (03): 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