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细节化护理的效果
2018-07-10陈彩霞
陈彩霞
(清远市人民医院儿内科,广东 清远 511500)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罹患此病是导致幼儿住院接受治疗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是由小儿支气管黏膜上纤毛的运动功能较差、支气管的管腔较狭窄、黏液的分泌量较少、肺弹力组织的发育较差及感染病原菌等因素所致[1]。此病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气促、肺部有位置固定的细湿啰音等[2]。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祛痰药等药物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本次研究主要观察对接受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细节化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清远市人民医院儿内科接受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3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A组与B组。在A组150例患儿中,有男89例,女61例,其年龄为1~13岁,平均年龄为(6.10±3.10)岁。在B组150例患儿中,有男90例,女60例,其年龄为1~12岁,平均年龄为(6.08±3.09)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进行抗感染、降温等常规治疗,根据其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支气管扩张药、祛痰药对其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同时对其进行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儿进行细节化护理,护理方案是:1)将患儿病房内的温度保持在22℃左右,将其病房内的湿度控制在55%左右。2)为患儿家属讲解对患儿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意义,以获得其全面的配合。对发生哭闹的患儿进行安抚,采取讲故事、讲笑话、做游戏及发放奖励物品等方法与其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3)根据患儿的年龄为其选择合适的雾化器面罩,仔细检查雾化器的各部件,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消毒,并严格遵医嘱为其准备相关的药物。在彻底洗净双手后对患儿实施相关的护理操作。清除患儿口鼻腔内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并酌情为其吸痰。使患儿取舒适的体位,最好使其取半坐卧位或坐位。让患儿(或其家属)手持雾化器,紧闭口唇,用口完全含住雾化器的吸嘴,用持雾化器的手堵住雾化器的开放端口,同时深吸气,在吸入药雾后屏气1~2 s。4)小儿喉组织的发育尚不完全,其喉腔与鼻毛对药雾的缓冲作用较差。因此,在刚开始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应保持较小的雾量,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渐增加雾量,以免其发生气管痉挛、憋气及呼吸困难等情况。5)在为患儿采用小雾量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1 min后,根据其年龄适当调整雾量,并注意观察其神情的变化情况。6)在对患儿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后为其叩背(以促进其排痰),协助其漱口,并帮助其擦净口鼻周围的水汽,以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进行治疗的时间、发生不良反应、护理意外的情况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越高[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及护理意外情况的比较
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护理意外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及护理意外情况的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的时间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治疗的时间较短,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的时间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s )
表2 两组患儿治疗的时间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治疗的时间(d)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分)A 组 150 7.19±1.78 83.12±3.56 B 组 150 5.01±0.36 90.10±2.05 t值 14.7020 20.8097 P值 0.000 0.000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在病情较重时可发生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为此病患儿应用祛痰药等药物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不仅可促进其气道内药物的吸收,还可使其吸入适量的氧气,改善其胸闷、气促等症状[4]。在对此病患儿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以保障其临床疗效。研究发现,对接受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细节化护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其气道内分泌物的排出,缩短其疗程[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细节化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能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及护理意外的发生率,缩短其治疗时间,并可提高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 陈雪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儿科的应用和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6):71-72.
[2] 涂学琴.氧气雾化吸入辅治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应用和护理[J].医药前沿,2011,1(24):17-18.
[3] 张乐乐.氧气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应用中的护理[J].饮食保健,2017,4(13):157.
[4] 王瑞红.氧气雾化吸入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1):77-78.
[5] 李亚萍.小儿肺炎氧气雾化的治疗及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6):38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