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的泌尿外科术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

2018-07-10李秀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泌尿外科输尿管循证

李秀兰

(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 三都 558100)

进行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是泌尿外科术后常见的操作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输尿管内支架管有单J导管和双J导管两种。进行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属于侵入性操作,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甚至可导致其发生血尿、尿路感染、肾区不适及膀胱刺激征等术后并发症,影响其远期预后[1]。因此,对接受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的泌尿外科术后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十分重要。本文以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泌尿外科手术后进行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对这类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泌尿外科手术后进行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9例肾结石患者,有14例肾积水患者,有1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7例、女8例;其年龄为23~75岁,平均年龄为(58.13±10.57)岁。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1例;其年龄为25~73岁,平均年龄为(57.64±10.1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对其进行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及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具体的方法为:1)提出循证问题。由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和护士长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确定血尿、尿路感染、肾区不适及膀胱刺激征是进行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的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2)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临床实证。由该科的护理人员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查询,寻找与上述问题有关的文献进行实证。经查询发现,导管的位置放置不佳、导管移动、留置导管的时间过长、患者的膀胱内形成血凝块、对患者尿道口的清洁及消毒不规范等是导致其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2]。3)实施循证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总结的问题、查找到的临床护理实证和自身的实践经验,为患者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具体的护理方法为: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妥善固定其导管,避免过分牵拉、扭曲其导管,并保持其引流管的通畅。每日为患者进行2次尿道口的清洁与消毒,以免其发生尿路感染。定时为患者更换集尿袋,并观察、记录其尿液的性质、颜色和量。注意使集尿袋的位置低于患者身体的引流处,以免尿液倒流引发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将每日的饮水量保持在2~3 L之间,以保证排尿量。督促患者勤换洗内裤,保持外阴皮肤的清洁。定时询问患者有无腹部胀痛及不适的症状,观察其有无出现血尿,以便及时发现其是否发生导管移位的现象。患者若出现尿频、尿急及尿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为其使用平滑肌松弛剂,以缓解其症状。患者在排尿后若出现无法缓解的腰部胀痛,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检查其导管的引流情况。嘱患者保持饮食的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以预防便秘,避免腹压升高[3]。

1.3 观察指标

治护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疼痛的改善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VAS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的程度越严重。采用该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将调查结果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对比

接受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5.76±0.51)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5.15±0.43)分,二者相比,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57±0.43)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59±0.45)分,二者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较高,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对比

3 讨论

进行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是接受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常用的术后引流法。该方法有利于促进患者吻合口的愈合,预防其发生肾功能损害。不过,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加之对自身病情的担忧,部分患者可出现尿路感染、血尿及膀胱刺激征等术后并发症,影响其康复的效果。因此,对接受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的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循证护理是一种遵循证据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通过查阅权威的文献和资料,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诉求,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与胡静[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接受输尿管内支架管引流的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 王琼,阎淑芹,郭丽娜.循证护理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7(3):306-308.

[2] 汪静娜,余燕.循证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8):38-40.

[3] 张爱慧,孙海莉,赵霞. 循证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106-109.

[4] 胡静.循证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9):89-90.

猜你喜欢

泌尿外科输尿管循证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循证护理》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循证护理》稿约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