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7-10赖城灵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五苓散四君子汤腹围

赖城灵

(福建省宁化县中医院肝病科,福建 宁化 365400)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晚期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腹胀、黄疸、纳少、乏力、面浮肢肿、面色晦暗、食欲下降等。约有7.5%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其病情会进展为顽固性腹水。发生顽固性腹水的患者较易发生肝功能失代偿、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发生死亡[1]。近年来,中医药疗法在治疗肝硬化腹水中显现出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采用四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福建省宁化县中医院肝病科收治的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设计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组40例患者中,有男24例,女16例;其年龄为36~82岁,平均年龄为(51.78±8.63)岁;其病程为1.5~7年,平均病程为(2.98±1.14)年;其中有轻度腹水患者17例,中度腹水患者15例,重度腹水患者8例。在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男26例,女14例;其年龄为38~79岁,平均年龄为(52.03±7.45)岁;其病程为2~6年,平均病程为(3.05±0.72)年;其中有轻度腹水患者18例,中度腹水患者16例,重度腹水患者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保肝(应用维生素B、维生素C、肌酐等药物)、补充血浆和白蛋白、保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利尿(应用氨苯蝶啶、速尿、安体舒通等药物)、营养支持等常规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应用四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进行治疗,其处方为:白茯苓、薏苡仁各30 g,太子参、泽泻、炒白术、猪苓、车前子、大腹皮各15 g,桂枝、冬瓜皮各10 g,丹皮8 g,甘草6 g,水煎服,1剂/d,分两次服用,早晚各服一次。若患者有尿黄、口苦等郁热内盛的表现可在此方中加入滑石、郁金、菌陈、虎杖各15 g。若患者有腹胀纳呆的表现可在此方中加入炒麦芽、鸡内金各15 g。若患者的病程较长且出现血瘀的表现可在此方中加入泽兰、赤芍、丹参各15 g。若患者有口干咽燥、腰膝酸软的表现可在此方中加入地黄、枸杞各15 g,山萸肉、熟地各10 g。在对两组患者进行2 w的治疗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并观察在进行治疗前后其腹围、24 h排尿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患者的腹水消失,腹围减小,体重下降,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的腹水明显减少,腹围缩小,体重有所下降,其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经治疗,患者未达到上述的标准,其病情未得到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5878,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腹围、24h排尿量的比较

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围较小,24 h排尿量较多(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腹围较小,其24 h排尿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的水平均较低,其ALB的水平较高(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血清ALT、AST的水平均较低,其ALB的水平较高(P<0.05)。详情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腹围、24 h排尿量的比较(±s )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腹围、24 h排尿量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腹围(cm)24 h排尿量(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88.16±8.03 72.86±4.36 1203.52±139.88 2581.63±170.52对照组 40 87.95±9.24 80.52±3.81 1202.67±136.04 2160.84±158.26 t值 0.1085 8.367 0.0276 11.4394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肝功能指标的比较(n=40,±s )

表3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肝功能指标的比较(n=40,±s )

组别 ALT(U/L) AST(U/L) ALB(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97.52±26.44 41.08±9.72 98.06±30.65 45.17±12.74 16.89±4.63 34.61±6.25对照组 96.83±27.17 60.85±13.96 99.12±33.04 65.35±15.86 17.16±5.02 29.84±5.07 t值 0.1151 7.3505 0.1488 6.2738 0.2501 3.748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的诱因主要包括发生病毒性感染、酒精中毒、营养障碍、循环和代谢障碍、胆汁淤积、血吸虫病等[2]。此病的病理机制较复杂,但与患者体内抗利尿激素的水平上升、醛固酮增多、肝淋巴液的水平增高、发生低蛋白血症、门静脉压力过高及外周小动脉扩张等有关[3]。在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法主要是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为肝硬化腹水患者使用前列地尔、奥曲肽、血管升压素、辅酶、抗病毒药、保肝药、利尿剂等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虽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起效迅速,但易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而且在停药后其病情易复发。手术疗法主要适用于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腹水患者。

本研究探讨了采用四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在四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方中,白茯苓、薏苡仁可利水渗湿、和胃健脾、通利小便,配伍太子参可补肺益气;炒白术可温脾补肾;泽泻、猪苓、车前子、冬瓜皮可利水渗湿;大腹皮可消肿、降逆气;桂枝可温阳化气;丹皮可活血化瘀;甘草可宽中理气、调和诸药。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利水行湿、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四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方具有降低ALT的活性、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及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的再生等作用。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采用四君子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能显著缩小患者的腹围,增加其排尿量,降低其ALT、AST的水平,提高其ALB的水平,改善其肝功能。

[1] 邵宗利,陈翰明,李木子,等.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中国疗养医学,2014,23(5):397-398.

[2] 刘茵,龙富立,张荣臻,等. 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配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80例[J]. 广西中医药,2017,40(2):15-17.

[3] 刘书芳. 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J]. 北方药学,2016,13(11):112-113.

猜你喜欢

五苓散四君子汤腹围
足三里穴位植线联合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Potential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Clearing Heat and Dampness in Treat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效果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在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中的应用
五苓散治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