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针刺推拿联合中药治疗面瘫的效果观察

2018-07-10朱丽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霍州面瘫针刺

朱丽华

(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中医科,山西 霍州 031400)

面瘫又被称为面神经麻痹。此病主要是由患者面部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所致。有学者认为,面瘫的发生与患者存在周围性面神经炎、中枢性面神经炎等因素密切相关。面瘫患者可出现口眼歪斜、闭眼鼓嘴困难等症状,从而可严重影响其面部美观和生活质量[1]。为了分析用中医针刺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笔者对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中医科收治的100例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中医科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面瘫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1)其病情符合面瘫的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1)因肿瘤、颅内出血、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面瘫。2)拒绝接受治疗。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推拿组和针刺推拿-中药组,每组各50例患者。针刺推拿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其年龄为45~60岁。针刺推拿-中药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其年龄为56~7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针刺推拿组患者采用中医针刺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对患者的面部进行消毒,采用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对其进行治疗的穴位,然后采用补泻法对这些穴位进行针刺。在患者发病期间,对其合谷穴、太冲穴、风池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再对其阳白穴、地仓穴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留针30 min/次,2次/d[2]。2)采用一指禅推法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首先对患者的晴明穴、印堂穴、阳白穴、地仓穴、太阳穴等穴位进行往返式推拿,然后对其面部肌肉进行推拿(以患者的皮肤出现潮红为宜),推拿的时间为20~30 min,1次/d。为针刺推拿-中药组患者联用中医针刺推拿疗法和中药疗法进行治疗。进行中医针刺推拿治疗的方法与针刺推拿组相同。进行中药治疗所用的中药方和用法是:当归10 g、川芎10 g、蜈蚣2条、全蝎10 g、甘草10 g、防风10 g、地龙10 g、白附子10 g、菊花15 g、葛根15 g。水煎服,1剂(300 ml)/d,分早晚两次服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治疗的时间和治疗的总有效率。

1.4 疗效评判标准

1)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轻微的龇牙、鼓腮或口倾斜。3)好转: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明显的口眼歪斜。4)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在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与针刺推拿组患者相比,针刺推拿-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d,±s )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d,±s )

6.19组别 例数 治疗的时间 住院的时间针刺推拿组针刺推拿-中药组50 50 17.854.39 10.26±43.13±±3.17 9.76 21.54±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针刺推拿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23例(占46.0%),为显效的患者有12例(占24.0%),为好转的患者有8例(占16.0%),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占14.0%)。针刺推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0%(43/50)。针刺推拿-中药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26例(占52.0%),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占20.0%),为好转的患者有11例(占22.0%),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占6.0%)。针刺推拿-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47/50)。针刺推拿-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推拿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3 讨论

面瘫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面部肌肉群功能障碍性疾病。此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面瘫患者可出现口眼歪斜、闭眼鼓嘴困难等症状,从而可严重影响其面部美观和生活质量[3]。以往临床上常单用中医针刺推拿疗法治疗面瘫,但效果不够理想。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用中医针刺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

有学者指出,对面瘫患者的合谷穴、太冲穴、风池穴等穴位进行针刺能够改善其面部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可起到疏调经气、消炎止痛的作用;在进行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推拿治疗,能够刺激其面部肌肉,缓解其面部肌肉僵硬的症状,并可进一步加快其面部的血液循环。李书娟[5]等研究指出,在进行中医针刺推拿治疗的基础上,根据面瘫患者的病情拟定中药方对其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霍州煤电集团总医院中医科联用中医针刺推拿疗法和中药疗法对50例面瘫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针刺推拿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0%,针刺推拿-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推拿组患者相比,针刺推拿-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

总而言之,用中医针刺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缩短患者治疗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

[1] 曹震,刘小雪.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1):186-188.

[2] 刘茵,郭大畅,任翱翔,等. 不同针灸治法干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临床比较[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7,51(10):62-65.

[3] 郑入文,胡慧. 关于针灸学面瘫病情境教学法设置与实施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医教育,2017,36(5):42-44.

[4] 卢丽. 针药灸结合治疗难治性面瘫疗效分析[J/OL].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9):1-3.

[5] 李书娟,钟建国. 中医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5):151.

猜你喜欢

霍州面瘫针刺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用档案讲好霍州南下干部故事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回望霍州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