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7-10谢泽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溢泪泪囊吻合术

谢泽辉

(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金堂 610400)

慢性泪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之一,主要由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所致。此病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溢脓、溢泪等,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以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手术的成功率较低。近年来,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过程中,并显现出创伤性小、操作精细、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不会在面部遗留瘢痕、手术的成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快等优点。本次研究进一步分析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在这80例患者中,有男38例、女42例;其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为(42.6±11.1)岁;其病程为1.3~11.6年,平均病程为(6.6±5.4)年;其中单眼发病的患者有32例、双眼发病的患者有8例、并发黏液囊肿的患者有3例、并发泪囊脓肿的患者有5例。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经泪道造影检查被确诊患有慢性泪囊炎。2)出现不同程度的溢泪症状且进行泪道冲洗不通畅。3)患者及其家属均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签署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患有严重的萎缩性鼻炎。2)患有重度鼻中隔偏曲。3)发生泪总管阻塞或副鼻窦炎。

1.2 方法

在本组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在分析其病变的情况后对其施行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方案是:对患者患眼同侧的鼻腔黏膜进行浸润麻醉或表面麻醉,在距离其内眦部5 mm、内眦韧带上方5 mm处做一个20 mm的弧形切口。对眼轮匝肌与皮下组织进行钝性分离,置入泪囊牵开器(不剪断内眦韧带)。用蚊式血管钳捅破泪颌缝处的泪骨骨板,用小咬骨钳扩大骨孔,扩大骨孔的范围下至前后泪嵴勾状突及集合部,上至内眦韧带的下缘,前至泪嵴前2 mm处,形成大小约12 mm×14 mm的骨窗。将骨窗处的骨黏膜切成U型瓣,并将其向前翻转。将探针经下泪点插入泪道,将泪囊壁顶起(使其呈小帽状),用剥离刀将泪囊内壁切成前瓣小、后瓣大的工字形瓣,向下翻转后瓣,并将其平铺在骨窗下界。将明胶海绵置入泪囊鼻腔的吻合口内。间断缝合皮下组织与皮肤切口,对术眼进行包扎[2]。在术后应用呋麻滴鼻液为患者滴鼻。在术后第5天为患者拆线。在术后为本组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广西尤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13234)、庆大霉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1020089)进行泪道冲洗,在第一周内隔日冲洗一次,此后每周冲洗1次,持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分析本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住院的费用、临床疗效及发生术后出血、鼻黏膜损伤、鼻腔泪囊吻合孔黏膜增生等并发症的情况。在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第12个月、第24个月分别观察其病情的复发率。对比分析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其溢泪程度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进行泪液分泌实验Ⅰ(SchirmerⅠ)的情况[2]。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没有再出现溢脓、溢泪等症状,泪道冲洗时没有阻塞。有效:治疗后,患者溢脓、溢泪等症状明显改善,泪道冲洗阻塞较轻。无效:治疗后,患者溢脓、溢泪、泪道阻塞等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其病情甚至在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为(41.2±5.3)min,术中的出血量为(13.8±6.6)ml,住院的时间为(3.5±0.5)d,住院的费用为(1105.4±42.5)元。在本组患者中,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58例(占72.5%),疗效为有效的患者有20例(占25%)、疗效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占2.5%),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78/80)。在进行治疗后,本组患者中发生切口出血的患者有2例、发生鼻黏膜损伤的患者有3例、发生鼻腔泪囊吻合孔黏膜增生的患者有1例,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6/80)。在术后12个月,本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的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2.5%(2/80)。在术后24个月,本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的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5%(4/80)。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溢泪程度评分、BUT及SchirmerⅠ实验指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溢泪程度评分、BUT及SchirmerⅠ实验指标的比较(±s )

表1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溢泪程度评分、BUT及SchirmerⅠ实验指标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溢泪程度评分(分) BUT(s) SchirmerⅠ实验指标(mm/5 min)治疗后 80 2.0±0.5 10.2±1.7 14.3±1.3治疗前 80 3.3±1.9 12.8±1.3 17.3±1.9 t值 5.918 10.866 11.655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慢性泪囊炎是最常见的泪囊病变之一。此病主要是由患者的鼻泪管发生阻塞,致使泪液长期滞留于泪囊内,进而诱发细菌感染所致[4]。慢性泪囊炎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溢泪、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等,在病情严重时可发生角膜感染、匐行性角膜溃疡或眼部贯通伤等并发症,甚至可发生视功能丧失[5]。慢性泪囊炎患者发病的诱因主要为患有沙眼、鼻炎、鼻中隔偏曲、泪道外伤、鼻息肉或下鼻甲肥大等病变。临床实践证实,对此病患者实施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切口大、手术操作复杂、术中的出血量多等缺点,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预后。近年来,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泪囊炎的过程中。在治疗慢性泪囊炎方面,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具有创伤性小、操作精细、术中的出血量少、能彻底清除术区的血凝块及分泌物、术后不会遗留面部瘢痕、手术的成功率高、患者承受的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为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时机与其预后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在此病患者发病3个月后对其施行该手术可有效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在施行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过程中,患者若发生大量的出血(主要因制作骨孔或损伤内眦静脉所致)可使其泪囊鼻腔的吻合口被血凝块阻塞。因此,在对患者施行该手术的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止血措施,如对患者的鼻腔进行适度的填塞、对鼻甲黏膜进行适当的压迫等[6]。对患者施行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成功与否与制作骨孔的位置、大小及术后吻合口的通畅度有密切的关系。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制作的骨孔较小,易被骨痂或肉芽组织封闭或被血凝块阻塞。在对患者施行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时制作的骨孔较大,通畅度更高,形成的新泪道较宽,因此疗效更优[7]。实施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无法处理较小的泪囊。因此,泪囊较小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只能采用泪囊摘除术进行治疗。研究发现,实施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可制作较大的吻合口且术后引流效果理想,因此可有效处理较小的泪囊[8]。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在术后12个月,本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5%。在术后24个月,本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5%。与进行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溢泪程度评分、BUT及SchirmerⅠ实验指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为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性较高。泪囊鼻腔吻合术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首选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时要准确判断其泪囊所在的位置,在切除和分离中鼻道前方黏骨膜时要充分暴露泪骨,并以泪骨之间的连接缝作为标志物进行操作。在将泪囊窝打开后应尽量将其拉大,并保护好泪囊内的舌形瓣。患者的泪囊若较小,可先在其泪囊内注入亚甲蓝液,以明确泪囊的位置。患者鼻甲的前端若过大,在术中会出现鼻腔外侧暴露困难等现象。此时,需先将其中鼻甲前端切除,充分暴露其鼻丘。

[1] 李剑洪.泪囊鼻腔吻合术与激光泪道形成术在临床治疗慢性泪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1):98-101.

[2] 毕树萍.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05):563-564.

[3] 张艳.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5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38-239.

[4] 范美容.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2):28-29.

[5] 谭姣.鼻内腔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结合微瓣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研究[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7,40(3):309-311.

[6] 宾蓉,刘露.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596-597.

[7] 王哲,赵俭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108-109.

[8] 吴华,陈立新.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116-117.

猜你喜欢

溢泪泪囊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老年功能性溢泪的手术治疗*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应用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观察
针刺睛明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溢泪的疗效观察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鼻内镜治疗慢性泪囊炎59例报告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
鼻腔泪囊吻合术后鼻腔吻合口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