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水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2018-07-10邹光荣
邹光荣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肛肠科,重庆 40256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发生于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目前,此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及精神因素均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此病患者的病情可反复发作,其病程漫长,其生活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1]。目前,临床上尚无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特效药物。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用大肠水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肛肠科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38例,女42例;其年龄为22~63岁,平均年龄为(45.1±4.5)岁;其病程为2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为(4.9±0.8)年。将这些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应用柳氮磺吡啶片进行治疗,其用法是:3 g/d,分3~4次口服。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大肠水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是:使患者取左侧卧位,采用大肠水疗仪将20 L的温水(温度为36~39℃)分3~4次缓慢地注入其肠道,进行反复的灌洗。在确认患者的肠道清洗干净后,将我科自制的中药灌肠液灌入其肠道(50 ml/次),并让其平卧40~60 min,以利于药物的吸收。中药灌肠液的处方为:苦参、地榆各15 g,白芨、黄柏、甘草各10 g,明矾3 g,用水煎煮后滤出药液。为患者每周治疗2次,待其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后改为每个月为其治疗6次。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进行肠镜检查的结果评估其疗效,并将其临床疗效分为以下的级别:1)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经肠镜检查显示其肠黏膜正常,其病情在6个月内未复发。2)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肠镜检查显示其肠黏膜有轻微的炎症病变。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进行肠镜检查的结果未得到改善,甚至其病情在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 ×100%[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感染因素等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会反复发作,持续进展,对其进行治疗的难度很高。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和中药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但是,长期服用上述药物会对患者的血液系统及肝、肾等器官造成不良的影响,会使其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进行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的外治法,其安全性较高。在对此病患者进行传统的保留灌肠治疗时,仅能将灌肠器置入其肛门内约10~15 cm,治疗的范围较小,对发生于结肠的病变基本无疗效[3]。
近年来,大肠水疗法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应用。大肠水疗法是指采用大肠水疗仪对患者的肠道进行反复的灌洗,清除其肠道内的宿便及有害的代谢产物,促进其肠道黏膜的愈合。茹金霞等研究发现,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大肠水疗能有效改善其肠道的内环境,促进其肠道黏膜的新陈代谢,调节其肠道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4]。本次研究所用的中药灌肠液由苦参、地榆、白芨、黄柏、甘草、明矾组成。其中,苦参味苦,性寒,可入大肠经、膀胱经,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可治疗热痢及便血等疾病;地榆可入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的功效;白芨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排毒的功效。上述诸药合用可有效促进肠道内溃疡病灶的愈合,并可起到消炎止泻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采用大肠水疗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 商健,侯松涛,周冰,等.结肠水疗加灌注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78例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5,35(1):21-22.
[2] 苏惠红.结肠水疗联合中药灌肠、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6):77-78.
[3] 李莲英,王毅.大肠水疗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0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6,36(3):23.
[4] 茹金霞,赵海静,李荣先,等.大肠水疗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0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6,36(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