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L-6、hs-CRP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2018-07-10蔡松泉蔡小杭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蔡松泉,蔡小杭

(1.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0;2.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3)

脑梗死是指患者的局部脑组织区域出现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其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或缺氧性病变。王燕嬉[1]的研究表明,IL-6的水平、hs-CRP的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它可与脂蛋白结合,产生大量炎症介质,造成患者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痉挛及不稳定斑块脱落,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以及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的内膜,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中最常见的类型。本文主要探讨IL-6、hs-CRP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健康人。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将9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48例,女42例;其年龄为53~71岁,平均年龄为(65.1±4.7)岁。根据pullicino公式,对试验组患者脑梗死病灶的体积进行计算,其梗死病灶的体积<1 cm³为腔隙性脑梗死,其梗死病灶的体积<4 cm³为小梗死灶,其梗死病灶的体积为4~10 cm³为中梗死灶。在试验组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有24例,小梗死灶患者有34例,中梗死灶患者有32例。在对照组的90例健康人中,有男46例,女44例;其年龄为51~70岁,平均年龄为(64.4±5.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2]。2)患者的病情均经颅内CT检查、MRI检查等被确诊为脑梗死。3)患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1)患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心脏疾病或肿瘤疾病。2)患有严重的肝、肾疾病。

1.3 方法

1)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静脉采血。具体的方法是:采集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对其静脉血进行血清分离,并将分离出来的血清放置在-20º的低温冰箱中保存。使用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进行hs-CRP水平的检测。hs-CRP的正常值为0.00~3.00 mg/L。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剂对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进行IL-6水平的检测。IL-6的正常值为0.00~7.00 pg/ml。2)对试验组患者的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体的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告知其将头部后仰并偏向检查侧的对侧。2)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设置为8~12 MHz。3)对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横切面及纵切面的扫描。检测的内容包括IMT、颈动脉内膜斑块的性质、数量、大小及分布的位置。

根据《冠心病超声诊断学》的判定标准,对患者的IMT进行判定。IMT<1.1 mm为正常,IMT为1.1~1.2 mm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1.3 mm为颈动脉内膜存在斑块。在试验组患者中,存在IMT增厚患者有23例,存在颈动脉内膜斑块患者有67例。然后,对存在颈动脉内膜斑块患者进行B超检查。在B超显示下,颈动脉内膜斑块呈低回声患者有39例,颈动脉内膜斑块呈强回声患者有28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IL-6的水平、hs-CRP的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IL-6、hs-CRP水平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IL-6、hs-CRP的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IL-6、hs-CRP水平的比较()

表1 两组研究对象IL-6、hs-CRP水平的比较()

组别 例数 IL-6(pg/ml) hs-CRP(mg/L)试验组 90 17.48±8.16 9.24±2.03对照组 90 1.57±0.75 1.77±0.26 t值 18.4194 24.6268 P值 P<0.05 P<0.05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不同的研究对象其IL-6、hs-CRP水平的比较

在试验组患者中,存在颈动脉内膜斑块患者IL-6、hs-CRP的平均水平均高于存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颈动脉内膜斑块呈低回声患者IL-6、hs-CRP的平均水平均高于颈动脉内膜斑块呈强回声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2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不同的研究对象其IL-6、hs-CRP水平的比较()

表2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不同的研究对象其IL-6、hs-CRP水平的比较()

组别 例数 IL-6(pg/ml)hs-CRP(mg/L)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 23 6.52±2.21 4.60±1.21试验组 颈动脉内膜斑块呈强回声患者 28 13.41±4.32 7.82±3.42颈动脉内膜斑块呈低回声患者 39 18.63±8.24 11.43±2.61

2.3 病灶体积不同的研究对象其IMT的比较

在试验组患者中,中梗死灶组患者IMT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小梗死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病灶体积不同的研究对象其IMT的比较()

表3 病灶体积不同的研究对象其IMT的比较()

组别 例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m)试验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24 1.15±0.21小梗死灶患者 34 1.34±0.31中梗死灶患者 32 1.79±0.49

3 讨论

hs-CRP是一种非抗体性急性期反应蛋白,其在IL-6等细胞因子的诱导下,由肝细胞合成[4]。有研究表明,hs-CRP是一种独立的炎性标记物,其水平和炎症的强度为正相关[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IL-6、hs-CR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且该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越重,其IL-6、hs-CR的水平越高。这说明,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 IL-6与hs-CRP相互诱导,可使患者的血管内皮受到损害,进而导致其颈动脉形成斑块。

综上所述,IL-6、hs-CRP的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患者IL-6、hs-CR的水平越高,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越重,其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几率越大。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其IL-6、hs-CRP的水平越高,其病情越严重。

[1] 王燕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栓前体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2908-2909.

[2] 徐慧敏.急性脑梗死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71-71.

[3] 赵焕,操礼琼,石瑜瑜,等.急性脑梗死与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6):499-502.

[4] 张作念,王志晔,顾伟,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关系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 2016,45(10):1375-1377.

[5] 赵焕.急性脑梗死与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 2013.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