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2018-07-10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手术室护士

周 敏

(四川省遂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 遂宁 629000)

手术室是各医院为患者提供手术和紧急抢救的主要场所。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但是,由于手术室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故易发生各种护理风险事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完善,各医院对手术室医疗服务工作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表明,在妇产科手术室的实际护理工作中应用安全护理模式,能够大大地降低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研究结果的有效性,笔者的团队对在四川省遂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妇科手术的140例妇科疾病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四川省遂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妇科手术的280例妇科疾病患者。将这2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3~38岁,平均年龄为(28.64±2.1)岁;其中进行子宫肌瘤剥离术的患者有63例,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有37例,进行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有40例。对照组护士的年龄为23~48岁,平均年龄为(30.3±2.15)岁;其工作时间为3~14年,平均工作时间为(9.8±4.9)年。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9.15±3.2)岁;其中进行子宫肌瘤剥离术的患者有62例,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有40例,进行宫外孕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有38例。观察组护士的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29.8±2.3)岁;其工作时间为2~13年,平均工作时间为(10.2±45.3)年。两组患者及护士的基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妇科手术,同时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1)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迅速为其建立静脉通路,并协助麻醉师对其进行麻醉。2)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手术医师的操作进行护理配合。3)在手术结束后,护士协助手术医师为患者缝合手术切口。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护士主动与手术医师进行沟通,与其共同商讨进行手术配合的方法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2)护士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地讲解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术后恢复的情况,并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详细地为其讲解进行手术的过程及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对其存在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以使其放松心情。3)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能够承受住手术。4)根据患者进行手术的种类及麻醉方式铺好麻醉床,并准备好术后监护的用具及急救物品。5)按照手术的要求摆放患者的体位,如使用约束带对进行侧立式手术的患者进行体位固定,以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6)对患者进行消毒备皮。以顺毛、短刮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剃毛备皮,备皮的范围是从剑突下至两侧大腿上的1/3处及外阴部及其两侧至腋中线。备皮完毕后,用温水洗净、擦干患者的术区,然后对其术区的皮肤进行消毒,并为其铺好手术巾。对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在为其备皮的同时对其进行阴道准备。7)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并对其穿刺的部位进行适当的固定。按照护理记录书写规范记录患者进行穿刺的时间和日期。8)全方位地检查手术中需要使用的器械,并调节好手术室内的光源,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2]。9)术前,为患者安置导尿管,并保持引流的通畅。10)术中,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认真记录监测结果。11)在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入麻醉恢复室,并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实时观察[3]。12)待患者的情况稳定后,将其安全地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分、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1)护理质量评分的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技能、护理服务态度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等评分。2)护理不安全事件包括:护理纠纷、器械核对错误、输液配液错误和漏记出入量等。3)使用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

组别 例数 对护理操作技能的评分对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与患者沟通能力的评分对照组 140 75.45±3.56 74.12±2.47 84.39±2.41观察组 140 95.46±3.89 92.89±2.92 96.78±3.49 P值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器械核对错误、输液配液错误和漏记出入量的发生率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更高(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科室中最主要的技术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是医院整体医疗工作质量的一个主要方面[4]。由于手术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较多,故易发生各种护理不安全事件。因此,在手术室实施安全护理模式,对提高各种手术的安全性及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护理模式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使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采用安全护理模式对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优势在于:1)能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护理,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保障。2)此护理模式规范了护理工作的流程,使护士能够更加系统、规范地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从而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5]。3)通过护士与患者的密切交流,可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更高,其护理纠纷、器械核对错误、输液配液错误和漏记出入量的发生率均更低。这说明,对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1] 符静.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3(2):181-182.

[2] 肖斌艳.安全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8):2877-2878.

[3] 李梅平.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2):105-106.

[4] 黄丽庄.妇产科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预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2318-2319.

[5] 李慧贤.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科门诊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6(10):144+152.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手术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食品安全事件的价格冲击效应
公交车公共安全事件调查
2013卡巴斯基三大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