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10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一中学黄晓娟
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一中学 黄晓娟
问题导学法虽然与传统“填鸭式”教学一样以学案为载体,但在教学中,其强调教师在引出问题后,由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以及学习资源等对问题进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可见问题导学法在应用中,改变了传统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使课堂以多元互动的形式展开,这对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体验性与参与性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问题导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例题,向学生传达解题的思路、过程,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也可以达到培养数学思维的效果,但必须以学生可以紧跟教师解题过程,并对教师解题过程中的依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反应为前提。而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化差异,数学知识储备量不同,课堂反应不一,导致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例题讲解实现数学思维的培养。而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将问题的探究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对探究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调整,这无形中达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实际效果。
2.问题导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
问题导学法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知识的探究者,学生需要在明确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挖掘身边的可用资源对问题进行探究,寻求正确的答案,这无形中会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例如,在传统教学法讲授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会直接硬性要求学生记住定理内容。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课堂中应用,教师需要先引入图中所示的两个图形,组织学生通过图形,探究a、b、c三边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先对图形进行观察,确认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然后动手对可能反应三边关系的方向进行计算或字母标示,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明显的提升,参与体验过程,对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
3.问题导学法有利于和谐数学课堂的构建。
在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师以绝对的管理者角色参与其中,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记忆、练习即可,这在无形中会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明显的划分,不利于和谐数学课堂的构建。而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将数学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教师也开始对学生的观点、态度认可和尊重,这无形中为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创造了条件,使课堂上实现多元互动成为可能。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问题导学法在教学中应用,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严格按照导学过程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1.合理地设计问题。
问题导学法,顾名思义问题是引导学习过程的部分,问题的设计直接决定了导学的方向与效果,教师应尽可能结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三方面进行,在确定问题方向后,合理的融入趣味性、体验性较强的元素或情境,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应有意识地对问题的层次性进行划分,使学生在难度递增的问题下或逐步引导的问题作用下,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探究。
2.导入问题并明确学习目标。
数学教师在导入设计的问题时,应认识到问题的直接提出可能不能较好地吸引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此时应结合问题,对其进行情境设计或趣味性设计,使学生可以在兴趣的推动下,更加主动地探究。另外,在导入问题后,教师应明确地向学生传达所要探究的对象,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探究。
3.组织合作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教学中如果将过多的时间应用于问题探究中,就会导致其他环节的时间安排过于紧凑,甚至使问题导入的课堂总结和针对性训练难以完成,所以在保证探究质量的前提下,要有效地缩减探究时间,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学生探究中大方向的正确性,本人认为结合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选择性提问,是较有效的引导合作探究过程的手段。
4.探究总结。
探究总结是问题导学法探究结论升华的阶段,因为学生在探究中虽然有明确的方向,且具有直观的体验,在探究中会获取一定的结果,但并不能保证学生的探究结果就是正确且全面的。此时,教师结合学生在探究中的表现,以及学生探究中获取的答案,进行总结,指出探究中值得赞誉的地方以及应完善的方面,并将正确的答案结合学生的探究结果提出。
5.落实达标测试。
数学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探究中所得出的答案,虽然可能是正确的,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在得出正确答案后,就有能力对其进行实际应用,所以在问题导学法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探究的问题与结果等,设计课堂检测试题与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并结合检测结果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强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问题导学法在数学课堂中应用,虽然对教学效果优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对具体应用过程要求较高,教师要达到应用的预期效果,必须严格地按照标准的过程进行。可见,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问题导学法,必须以教师准确的掌握问题导学法理论并能够对课堂进行较好的组织与管理为前提,否则可能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造成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这应受到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