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8-07-10河南省确山县留庄镇中心学校董书伟
河南省确山县留庄镇中心学校 董书伟
自从实行课改以来,我们一直在推崇小组合作,许多教师为了跟上课改的脚步,也为了当改革的实践者,尝试使用小组合作,我也是其中的一位,在张里山小学担任数学老师期间,我一直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我尝到了小组合作的甜头,也了解到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在这里,我对农村一些小学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认识及如何进行小组合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求与大家共勉。
一、农村小学教师对小组合作认识上的误区
大部分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认识不到位。一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几个同学讨论讨论,事实上,这样的小组合作只是为了追求形式。听过一些教师的课,课堂上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他们也会使用小组合作,课讲到中间,插入一个问题,然后教师会说:“我们各小组相互讨论讨论。”几个同学便噼里啪啦一阵挪板凳,刚稳定下来,还没真正进入问题,教师便开始提问了。几分钟时间,小组合作的环节就算完成了。而事实上,由于时间短学生根本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另外各小组由于没有一个组织者,讨论显得杂乱无章,有的学生甚至在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小组合作的认识不到位,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的意义,真正的小组合作不仅有个体独立自主的学习,也有群体之间的互相讨论、交流(比如,我们在学习每一课之前都会板书预习提示,预习提示的内容首先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后,在与组内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确定正确答案后再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老师予以纠正);既有课堂上的合作交流,也有课下的组长组织监督学习(老师布置任务后,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可能完不成预习要求,这时候组长会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预习提示没完成的以及完成的不好的休想出去玩,组长会一直监督直到你完成,不然会扣分,因为他们组内也有很完善的制度);既有学习上的合作,也有其他方面的合作;既有小组内部的合作,也有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二、我认为小组合作教学法应这样做
第一步分组。首先,选定一个成绩优异、有组织能力的学生任组长。然后我根据考试成绩和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排名,按好、中、差搭配分配到各组,这样就达到各小组的力量均衡,为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奠定基础。在此我还要谈一谈小组的规模,我们农村小学每班36人左右,为了方便评价,我认为6人左右为一小组较为合适。
第二步,教师要对组长进行培训,指导组长如何组织本组成员去探索、交流、合作。比如,在解决问题时,我告诉组长要分解任务,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在组织组员讨论问题时,我交给组长一个笔记本,把每个人的发言记录下来,有的同学不动脑筋,老重复别人的话,我就告诉他让这些同学先发言……当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有很多问题,这都需要教师多思考、多指导。
第三步,告知学生小组评价的细则及奖励的办法,以便引进竞争机制。引进竞争机制,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以小组评价为主,让每个同学的表现与小组成绩联系起来,一课一小结,一单元一总结,对小组成绩进行排名,并对冠军组给予奖励。这样,每个组员都会为自己的小组而努力,都不愿意因自己的表现不好而连累小组,甚至受到其他成员的责备。这种竞争,确切地说是小组合作,既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根据我的观察与了解,“小组评价”是小组合作能力真正实施并达到最佳效果的关键。另外,小组评价还应把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的氛围好坏,个别学生的突出表现作为小组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四步,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大致分为:呈现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即兴问答——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呈现问题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两个环节就是学生学,即教师把要学习、要讨论研究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题,问题要有层次性、有探究的价值,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由组长带领本组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因为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和即兴问答就是教师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解决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延伸就是作业布置,作业设计要结合实际,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样的小组合作,我发现开启了学生的心灵自由,他们完全在一种自主的、阳光的心态中快乐的学习。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做不了课改的领跑者,但是我们可以做课改的探究者,让我们在课改中大胆迈步,让小组合作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