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构建
2018-07-09赵小红
赵小红
摘 要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运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认识;合作学习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5-0133-01
一、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与之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含义:①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②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它既有生生之间的互助,也有师生之间的互助;③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的目标,既有传统教学意义上的学术目标,也有含有学生合作交往技能目标;④合作学习是以各个小组在达至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改变了传统教学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⑤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①合作学习能激发学习积极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搭建舞台,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合作学习就给了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舞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活了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提醒、指点、鼓励,使思路豁然开朗。②合作学习能培养集体意识:班级不等于班集体,作为一个班集体,就一定要有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合作学习就能培养集体意识。合作学习至少两人,一般四人,有时更多。他们要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就必须分工明确,团结一致。③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而这些不同的思维火花聚在一起时,就会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④合作学习有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有效交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而合作学习方式的实现,使学生成了课堂上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二、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基本理念,教师只有認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的组合上要注意层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活动。这里的学习小组宜采用异质小组,各小组成员在性别、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小组成员在4—6人,男女学生各一半为宜,学生成绩、能力等要基本成比例。这样就能给小组营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的氛围。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纪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纪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纪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三)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要注意多样性、适时、适量和确定性
合作学习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质量。一个好的合作学习形式应当是多样化的。首先,可以是课内合作学习,也可以是课外合作学习。其次,可以是规范合作,也可以是简约合作。这里的规范合作就是小组成员相对固定,主要是用在讨论的问题难度大、争论的焦点突出等方面。简约合作就是不规范合作,合作的人数根据合作完成的内容确定,可以是二人或三人,甚至是十来个学生。第三,可以是长期合作,也可以是短期合作,这里的长、短期合作是就一项合作而言的。长期合作需要一周或几周时间,如进行一次语文社会调查活动。而短期合作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如讨论一个小问题。
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能。因此,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相当谨慎,过多过难、太少太易都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只有把内容确定得恰如其分,才能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听得懂、中等生有事做。最好的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先让学生预习自学,写出自学材料,让教师心中有数,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作学习的内容。
(四)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个性,才能够打下走向社会为自己独立工作或与别人合作的基础。这些个性有很多独立的成分,因此,要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五)及时进行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取得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如学习能力上,情感态度方面,学生的合作技能方面等等,然后每个小组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总之,通过合作学习使独立、自私的学生表现出合作、互助等积极的性格特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不是旁观者、局外人。教师应该统观各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并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当发现合作小组的学习流于形式时,教师要给予引导,提出要求;当合作小组的学习出现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当合作小组的学习出现思维火花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增加学习成员合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