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闽北乡土文化探索语文教学
2018-07-09游木兰
游木兰
摘 要 “乡土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人情风俗、民间传说、谚语俗语等各种文化的统称”,是丰富的生活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有着剪不断的情缘。“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现之一是人文素养,其地域的人文文化正是人文情怀和人文积淀的体现,開发乡土文化课程的目的与提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不谋而合。当然地域不同,乡土文化各不相同,但为我所用的目的却是一致的,即是把乡土文化更好地融入语文教学中,形成本地本校具有特色的语文教学,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乡土文化;语文教学;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241-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地方特点、学校特点、学生特点,努力发挥各地优势。”由此语文教学要结合乡土文化,一定要因地制宜。笔者所在的闽地是典型的山区,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课程开发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受当地地域经济条件的限制,开发利用又有一定的难度,在许多前辈同行的努力下,乡土文化之花已经点缀于语文教育的天地之间,下面根据本地资源的特点及本校教师共同实践的校本教材着重谈谈利用闽北乡土文化实践语文教学的形式、方法及意义。
一、“八山一水一分田”,多种文化齐头行——本土文化资源的特点
南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名,其本地文化更是积淀深厚,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闽越文化的摇篮,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所辖的1区4市5县的建县历史均在千年以上,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资源。古代及仿古建筑历史悠久,其中包含石碑雕刻,古桥古镇,祠堂民居,庙堂遗址等等,南平汉建安初境内便置有4县,后经沿革建制,各乡镇古代建筑多样而且年代久远,一砖一瓦都烙上了历史的印记。如:建阳考亭书院,建瓯朱子文化遗址,建窑遗址,和平古镇,樟湖板古镇群落等,其所辖区市县的历史景点和各乡镇的人文景点多不胜数。民俗文化多样及特产风物丰富,南平温润的气候,青山绿水环绕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使得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山区民俗文化。如武夷柴头会,蜡烛会,樟湖蛇节等,建瓯的挑幡,政和东平镇的跑龙赛等,都极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丰富物产主要有:建瓯锥栗,建阳桔柚,浦城桂花,武夷四宝(东笋、南茶、西鱼、北米)等,当地居民经过长期的生活饮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吃美食文化,如邵武包糍,建瓯板鸭,建阳五香卷,武夷苦槠糕,峡阳桂花糕等。自然景观优美,南平是山水森林城市,闽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近代诗人郭沫若赞其为“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青”。有如武夷山,延平茫荡山,建瓯归宗岩,建瓯万木林,武夷天池等。人文文化艺术景观繁荣,南平地灵人杰,历朝相对安定,所以人才辈出,文化艺术繁荣。如南剑戏、南词戏、四平戏等,乡土诗文(《过剑南双溪楼》、《咏溪源》、《道南书院碑记》、《四贤书院记》等);南平四贤文化;红色文化;以建瓯话为代表的闽北方言等。
南平乡土文化资源可谓遍布各地市县乡镇。亭台楼阁,屋宇庙堂,青山溪流都可能深藏着诸多的知识,各地学校完全可以根据实际实地取材,有经济实惠的优势。但山区环境的相对闭塞又让诸多的文化深埋于历史不为学生所用,因此本地教师更需要用适合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走入闽北乡土文化,走进语文内心。
二、融情于乡土,凝情于课堂——利用乡土文化组织教学的形式与方法
乡土文化既超出课本知识,又可融于课堂,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尤其是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在实施建议中也要求选修课要“侧重于实际应用”,“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由此我们在利用乡土文化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渗透课堂——拓展延伸,巧妙搭桥——联系课内外,见缝插针——开发第二课堂阵地,把乡土文化渗透于课堂知识中,把语文课堂搞活,让生活知识植入学生心里。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程“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目标,我们可以依据课本相关课时,有针对性、分目标地组织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知识,加强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组织语言交流领域的学习
语文其实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语言的学习伴随学生的一生,如果能够在课堂内外组织学生利用乡土文化进行语言交流的教学,就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
很多学生对乡土文化是熟悉而陌生的,学生虽然每天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却对本地域的文化不甚了解。比如我们的学生对学习语言规律缺乏兴趣,并不了解闽北方言的奇妙,如能够适当讲解当地方言特点,组织搜集方言谚语,进行点拨式的交流学习,学生不仅会发现语言的奥妙,而且能了解到各地的乡镇文化,从而热爱上交际用语,热爱上语文,热爱上中华文化。
在必修课“梳理探究”模块中,笔者教授学生《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时,先适当引入闽地方词语,让学生发现地方语言的奇妙,再学习新词新语就会事半功倍。比如普通话讲“母鸡”,闽北话为“鸡母”,“客人”则讲“人客”,学生会发觉闽北话的词语构词法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网络流行的一个词汇“酱紫”,就是闽北方言“这样子”的来源,学生又发现其语言发音也有长短区别。尤其当引入这个网络词汇时学生的热情高涨,课堂气氛顿时活跃,学生对了解中国语言词汇文化有了极高的兴趣,然后当我再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当地方言谚语和自主对比学习新词新语时,他们就显得积极主动,这样搭桥的目的是联系课堂,但又能够延伸至课外,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点滴时间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由此他们不仅提高了语言学习兴趣发现了语言的美妙及语文的无处不在,而且掌握了比较学习的方法,进一步增强了语文学习思维。
2.组织作文应用领域的学习
课标要求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要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很多学生缺乏生活经历,或者缺乏观察生活的热情,其作文显然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可以利用乡土文化丰富我们的作文教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作文教学可以在课堂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课余块状的时间进行学习,不管是观察物产风物,还是走访游记,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笔者所在的学校校本教材《延平山水文化》组织教学中就有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来形成教学成果,其写作来源非常丰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延平的当地风俗,如樟湖蛇节,既利用了第二课堂时间放映视频《台湾脚逛大陆之樟湖蛇节》进行了解,也有当地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讲解,学生极感兴趣,回去利用周末时间对风俗特产进行搜罗记录,查阅文献,由此一大堆的写作素材就在笔底。而在经过引导学生假期时间进行山水观察(延平茫荡山、溪源庵中岩瀑布(东南第一瀑布)、石佛山)后学生带着感情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他们对真情实感的写作有了很深的印象,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实践运用能力在不断的提升。
3.组织欣赏评价领域的学习
学会鉴赏是课程目的之一。但是单单从课本中看一些诗词文章,是不能够形成很强的语文鉴赏能力的,老师满堂灌也无法帮助那些对语文缺乏兴趣的学生提升语文鉴赏能力。借助乡土文化组织鉴赏评价学习恰恰能够起到很好的推波效应。
乡土文化中的古代建筑,人文文化艺术都是很好的审美范本,在《延平山水文化》教学中,通过实地考察双溪楼、峡阳古镇民居,摄影作品展出樟湖板古镇群落,来欣赏古民居的雕刻建筑艺术;通过组织学习当地的乡土诗歌,甚至用地方方言朗诵诗歌,其后让学生通过查阅当地县志,欣赏文人骚客对本地文化的审美评价,欣赏相关的鉴赏文章等,让学生动脑动笔形成独立的鉴赏小品文。学生不再限制于规规矩矩的课本中,自然学习热情大增,从而积极主动探讨和交流,再通过教师助讲,使他们有明显的鉴赏概念,不知不觉在踏遍乡土中提升了自我的欣赏评价能力,从而帮助提高语文的诗词鉴赏、阅读评价能力。
当然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每个资源都利用。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依就近的原则进行,先利用本县市的资源进行教学探究实践,然后由近及远辐射,带动学生自主发现资源,探究学习乡土文化。如本校的校本教材,就先由延平文化开始,在实践过程中再带动学生对自己及其他乡镇文化的认识。
通过以上领域的学习,有目的、有意识的让学生亲近乡土,把乡土知识融于课堂,把语文课堂搬到课外,实现课内外的融合,从而实现生活无处不语文,语文时时刻刻在身边的境地。闽北山区学子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不知不觉积淀了更深厚的文化知识,提高了审美情趣,提升了人文素养。
当然“实践出真知”,累积才是硬道理,不管是哪种知识都需要亲身的实践吸收才能更符合自我的需求,语文教育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广大教育者,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才能“海阔凭鱼跃”,只有不断实践才能“天高任鳥飞”,才能让乡土文化情定于语文教学,从而真正开拓语文教育的另一片天空,让广大的学子自由翱翔于其中。
参考文献:
[1]章铁英.乡土文化,让语文教学更精彩[J].语文学刊,2011(8).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