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本科专业课全英文教学模式研究与思考
2018-07-09周琼郑刚
周琼 郑刚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机械类本科课程全英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英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课题组合理选择英文原版教材,编写教学大纲,采用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和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教授专业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适应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5-0124-03
随着以德国为代表的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工业4.0时代以及2015年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制造业需要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独立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教育部于2012年印发了《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高[2012]5号),强调要求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1]。
目前,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而缺乏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也是造成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眼光、创新精神、组织管理、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型国际化人才,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综合性较强的重要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无论是讲授还是学习都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内专业课的全英文教学普遍存在目标不明确、师资力量匮乏、缺乏优质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法缺少创新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又会影响全英文教学效果[3]。本文结合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全英文教学要求,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全英文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和教学实践,以期提高全英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应用能力。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授课对象为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掌握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刀具以及机床夹具设计等基本概念和知识。本课程教学遵循满足工科院校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原则,让学生慢慢进入大工业生产系统,了解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产品是如何制造的,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来保证质量,使学生在机械制造工艺方面具有初步的选择能力。如合理选用材料,选择相关加工的工艺方法,制订简单的工艺规程,为将来从事相关生产技术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习其后续专业课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而面向当前企业对具有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需求,该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全英文授课存在的问题
在语言方面,专业课程英语授课过程中,由于授课教师仍是中国教师,而英语也非母语,因此,中国教师的思维仍停留在中式思维方式上,语言表达方式也与国外教师有很大的差距,从而造成学生的理解障碍。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也较大,且很少有机会生活在全英文的语言环境中,对未接触过的专业词汇很难记忆和理解,这也给教师的授课增加了难度。
在授课模式上,目前机械类全英文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较单一,仍是传统的 “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另外,对于机械类课程,学生要能充分理解知识必须辅以实际工程应用,这也是目前的教学模式所缺乏的。除了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主要是课内实验,而目前机械类全英文的实训教材过少[4],缺乏英文技术参数和技术支持很难让实践环节真正做到全英文教学。
三、全英文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全英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的英语语言教育,也不同于通常的专业教育,而是国际思维、国际知识和国际交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5]。全英文专业课的教学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全英文交流环境,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一)全英文教材的选择
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改善学生“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和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6]。对于机械工程专业,国内的教材参差不齐,经典教材较少,而国外的一些优秀专业课程教材无论在内容全面性、新颖性,还是知识的与时俱进和新技术的发展跟踪方面都较国内教材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全英文专业课程在教材上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7]。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全英文课程开设对象为大三学生,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看出,该课程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且关于机床、刀具和工艺的很多理论和概念都比较抽象,因此,选择一本知识脉络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的教材至关重要。根据我校课程团队教师的多方调研和讨论研究,选定由P N Rao编著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Volume 2 Metal Cutting and Machine Tools英文原版教材作為本课程的教材。该系列教材已被国外多所大学选为工程类本科生学习制作技术的专业教科书,能保证专业英语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所用专业、行业标准的国际性。该系列教材的第一卷也被我校课程团队选为“机械制造基础”全英文课程的教材,因此能保证该专业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做到专业知识的循序渐进,并紧跟专业知识前沿。该教材系统的讲述了机床与刀具的结构、分类和加工方法,各种典型表面的加工,工艺设计方法以及家具的设计等基本理论和应用。每个章节的内容都采用图文并茂,理论结合实际应用案例的方式进行讲述,在每章节结束后给出了该章节内容的学习重点和思考题,能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有重点的复习。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文阅读水平,也能使学生全面、有效的掌握专业知识,从而做到知识和能力都与国际接轨。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理论性很强,且有较综合、灵活的实际应用要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难免复杂、枯燥和乏味。虽然教材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在大纲的制订过程中团队老师仍根据该专业学生的特点、英语能力进行合理的取舍,并推荐给学生多本国内外参考书,辅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8]。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教材编写到出版周期较长,新技术和新科技不能及时更新,因此本课程的授课并不拘泥于教材,而在传统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添加最新行业动态等内容,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参考国外高校所采用的“授课—课堂讨论—课后辅导—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本课程的授课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课前预习和讨论
在该课程的第一次课上,授课老师会将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发给学生,让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和授课进度有全面的把握。
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的规范解释非常重要,而机械专业词汇和普通词汇翻译有很大的不同,例如“spring”通常可翻译为“春天”,而在该课程中是“弹簧”的意思,“thread”通常可以说是“线”,而该课程中为“螺纹”,类似的专业词汇还有很多。因此,一方面在每一次课程开始前我们会将课程内容PPT、讲义、涉及的关键词、专业术语及翻译等放到公共邮箱或者平台网站上,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改善学生“听不懂”的状况。另一方面,以2~3人一组为单位,选定与课程相关的某一主题或案例让学生进行课后讨论,查阅资料,整理思路,准备5~10分钟的presentation,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并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2.多样化的授课形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全英文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模式。课堂教学中所有口语、PPT课件和板书均为纯英文,以满足全英语授课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全英文的学习环境。全英语多媒体课件是全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设计多媒体课件,收集大量资料,使用实例图和动画、视频,图文并茂地展示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各种机械加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课后录制英语微课程分享给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及英文授课的兴趣,为后续全英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由于本课程的实际应用性较强,可增加相关课内实践环节,让学生实际接触和操作机床、刀具和夹具,并进行简单的零件工艺设计、夹具的设计等,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同时,针对课内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可鼓励其进行课后提问,以弄清楚因语言能力问题而没及时听懂或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3.互动教学
在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文教学中,大多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介绍金属切削、机床、夹具和工艺等知识内容,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这种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学模式[9]往往使学生被动接受,忽略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形象构思和独立设计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的模式,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由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向解决问题的方向主动积极思考。例如,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以“汽车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加工”为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针对不同材料和精度要求,给出具体平面、曲面、内孔和外圆表面等加工工艺方案,以及机床和刀具的选择,并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经济考量等因素,让学生对课题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同时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和沟通能力。
通过前期多门全英文课程的教学经验可知,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特别注意与学生互动,一直保持对学生的了解,并一直让学生保持紧随课堂进度。课堂上要随时注意学生的了解程度,鼓励、欣赏学生,了解学生的一些本能举动,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1)老师应能理解、预见学生在全英语课堂中的一些本能举动。尤其当参加全英语教学的学生对英语不是很精通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这些举动。(2)消除学生的不自信和恐惧感。不自信或恐惧感是语言和专业知识学习的一个巨大障碍。使用鼓励的眼神传递一些表示欢迎、鼓励的信息。(3)使用身体语言或视觉冲击增强课堂的趣味性。(4)适当增加等待时间。建议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点时适当留些时间,让学生对新的“输入”进行处理并形成大脑可以接受的信息。
(三)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以往机械工程类课程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不仅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10]。因此,需要适度增加课内实验,增加学生对机器、零件的感性认识。本课程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设置了机床刚度测量、精度误差统计分析等实验环节。
然而只有课内实验并不足以保证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的先进性,也不能适应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更不能保证所培养出的人才符合企业的需求。因此,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考虑“校企合作”的全英文授课模式,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开设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环节,编写全英文实践指导书,校企业共同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国际学术活动,让学生能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同时能及时掌握国际先进制造领域发展的新动态,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四、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英文授课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全英文专业课程授课,使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并能提高英语应用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和互动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查阅外文资料的能力、英文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岚,余志成,郑今欢,等. 全英文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轻化工程专业染整方向纺织贸易与检测模块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50-353.
[2] 陈坚,张亚梅.本科材料学专业基础课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材料热力学为例[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155-157.
[3] 李文娟. 专业课全英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建议[J]. 外语研究,2013(8):358-359.
[4] 任燕,湯何胜. 国际化全英文授课模式探析——“以电工电子”全英文教学为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34):1-2.
[5] 丁建香. “高分子材料及应用”全英文授课的探索[J].化工时刊,2015(1):49-50.
[6] 谷立建,刘芳,何美凤,李翔,等.《专业英语》课程与全英文教学之比较 ——以材料类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123-126, 129.
[7] 金蓉,张宇,黄德生,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全英文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3(24):76-79.
[8] 余冉, 杨安康. “以学生为中心“的全英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以《环境微生物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7(4):8-9,12.
[9] 王元元,李靖,黎阳,等. 基于CDIO理念的《半导体材料》全英文课程教学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 (16):21.
[10] 李伟,刘辉. “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全英文教学方法探讨与创新[J].高教学刊,2016 (18):24-25.
[责任编辑:钟 岚]